吉大校長寄語畢業生:把低頭的時間用來抬頭看路

2017年大學校長在畢業典禮上的講話
吉林大學校長 李元元
親愛的2017屆畢業生同學們,尊敬的各位老師、校友代表和來賓們:
大家上午好!
時光如梭,歲月如歌,又是一年畢業季,又是一朝離別時,今天又將有8333名本科生、7450名研究生以及來自51個國家和地區的228名留學生即將離開母校的懷抱。在此,我代表學校、代表楊振斌書記和各位校領導、代表全校教職員工,為你們圓滿完成學業順利畢業喝彩!為你們即將踏上遠大征程開啟嶄新篇章壯行!同學們,衷心地祝賀你們!
離別的日子,總有難以述盡的不舍情懷。還記得四年前在開學典禮上,我以《沐吉大書香悟成才之道》為題,與你們一同品味母校、共勉成長。那時的你們求知若渴,如萌芽般等待陽光雨露的滋養。轉眼間,你們已由懵懂青澀到學有小成,在勵志圖強的成才道路上留下了一串扎實有力的腳印。
這條路記錄著你我共同的珍貴回憶。還記得你們初入校門時,對一切充滿好奇的可愛模樣﹔還記得你們在M∙M小組會上學習討論習近平總書記“五四”講話,當談到當代青年的使命和擔當時的熱烈激昂﹔還記得李克強總理來校視察時,你們像“追星”一般群情沸騰,放飛創新創業夢想﹔還記得70周年校慶晚會上,你們深情吟唱著“一日歸屬吉大,一生念念不忘”﹔還記得每一次“校長有約”,我們敞開心扉,共同為學校的改革發展建言獻策﹔還記得每一年春節前夕,學校領導看望留校的你們,親手給每個同學送上賀年紅包時的歡呼雀躍。這些年,我走遍了校園的每個角落,見過你們在新設的學生辦事大廳享受一站式服務的舒心,見過你們在現代化圖書館中沐浴書香的愜意,見過你們在學生食堂“減鹽低脂”窗口選擇可口菜品的愉悅,見過你們攜三五好友逛清晏雙湖、賞南嶺杏花的酣暢,也見過你們在朋友圈晒學校人性化舉措時的自豪,我們的校園也被羨慕者稱為“別人家的學校”。當然,我也經歷過在新民校區現場辦公,處置學9、學10公寓因房屋老化洗手間外牆突然毀壞而讓你們緊急轉移住宿﹔處理過你們對個別食堂檔口的衛生投訴,督促有關部門及時採取措施保障同學們的飲食安全。時光雖已流逝,這些情形已成昨天記憶,但你們的一顰一笑卻始終定格在我的腦海中,久久難以忘卻。因為,我們曾與你們並肩走過這樣一條成長之路。
這條路承載著你我共同的努力拼搏。這些年,學校始終關注著你們的成長,改革發展的步伐從未停歇……你們感受著“一校六園兩湖”的恢弘氣魄,細嗅著圖書館“萬卷盈四壁”的清幽書香,惦念著“八九不離十”的高校排名,分享著“哲學大師”孫正聿教授的思想盛宴,夸耀著“女神院士”於吉紅教授的學術成就。從世界綜合排名大幅提升,ESI全球前1%的學科由7個增加到11個,學校“雙一流”建設捷報頻傳,進展喜人﹔從多次成功鑽取南極冰蓋最高點冰心,到陸域可燃冰冷鑽熱採關鍵技術填補國內空白﹔從10部著作入選《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到連續兩年十余位教授入選長江學者獎勵計劃﹔從首次舉辦中國“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到獲批全國創新創業示范基地……你們不斷見証著吉大的光輝與榮耀,汲取著吉大賦予的精神和力量。你們當中有獲得“創青春”全國金獎的“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劉皓帆,有逆風飛翔、玉汝於成的“自強自立大學生標兵”李學勛,有閃耀在2017札幌亞冬會上的冰雪精靈李子君,有發表30余篇論文和專利的“十佳班級”唐敖慶計算機班,有“挑戰杯”金獎總數全國第一的冠軍團隊,有國際生物分子設計大賽金獎的核心成員,也有得到李克強總理回信勉勵的白求恩志願者……我們看著你們一路追尋理想,一路收獲成長,一路續寫輝煌,你們都是我們的驕傲,都是吉大的驕傲,未來注定也將成為祖國的驕傲。
這條路彰顯著吉大精神的源遠流長。去年9月,我們有幸與50余萬校友共同慶賀學校七十華誕。70年來,學校英才輩出、桃李滿天下,在厚重的歷史畫卷中記載著無數功勛卓著的國家脊梁。上個月,黨中央國務院共發布兩封賀電,都與“吉大人”息息相關。第一封是C919首飛成功,這標志著我國步入世界少數幾個能自主研發大型飛機的國家之列,而負責研發的中國商飛公司的總經理賀東風就是我校校友。第二封是南海可燃冰試採成功,這標志著我國成為世界首個在海域可燃冰試採中獲得連續穩定產氣的國家,該項目的總指揮、廣州海洋調查局局長葉建良也是我校校友。無數“吉大人”在為國家和民族躬身前行、默默付出,有的甚至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今年1月,著名地球物理學家、我們敬愛的黃大年教授因病逝世。8年前,他放棄海外高薪工作和優越的生活條件,回到母校,成為東北地區引進的第一位“千人計劃”專家,多年來,他刻苦鑽研、勇於創新,鞠躬盡瘁、無私奉獻,在地球物理國際前沿科技領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填補了多項國內技術空白。5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做出重要指示,號召我們要以黃大年同志為榜樣,學習他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愛國情懷,學習他教書育人、敢為人先的敬業精神,學習他淡泊名利、甘於奉獻的高尚情操,把愛國之情、報國之志融入祖國改革發展的偉大事業之中、融入人民創造歷史的偉大奮斗之中,從自己做起,從本職崗位做起,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智慧和力量。這是對黃大年教授以赤子之心立志報國的生動詮釋,深刻闡明了“大年精神”的豐富內涵,是一代又一代“吉大人”之於國家、之於民族的精神稟賦。心有大我,就不會囿於小我﹔至誠報國,就會選擇奉獻擔當。我們要汲取“大年精神”的磅礡力量,將愛國之情、報國之志、強國之行統一起來,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做愛國主義的堅守者和傳播者,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追夢者和筑夢者,彰顯“吉大人”應有的使命擔當,把個人夢想融入到實現中國夢的壯闊篇章之中。
這條路昭示著立業安邦的光輝未來。未來是未知的旅程,預測未來的最好辦法就是創造未來。如果你決定投身國家科研事業,請記得要堅持科學態度,堅守科學道德,求真守正,耐得住寂寞,經得起誘惑,努力做出創新的成果﹔如果你決定奔赴基層,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請記得要像當年上山下鄉的習近平同志那樣,扎根大地、融入群眾,以人民的名義履職盡責﹔如果你決定涌入到創新創業大潮中,請記得要保持敢為人先、攻堅克難的創業精神和“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創造力,為建設創新型國家獻智出力﹔如果你已拿到滿意的工作Offer,請記得要注重知行合一、愛崗敬業,在不同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業績﹔如果你決定出國深造,請記得要在多元文化中博採眾長,正確認識中國特色和國際比較,記住我們敬愛的黃大年教授的叮囑:“一定要出去,出去一定要回來﹔一定要出息,出息一定要報國”。
同學們,你們在吉大求學的這幾年,國內外形勢正發生著深刻的變化。世界科技進步日新月異,新一輪科技革命蓄勢待發,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與人工智能深度融合,深刻改變著人類的思維、生產、生活和學習方式,新能源、新材料、新制造、空天、海洋、深地、生命與健康等新科技層出不窮,我們正迎來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綜合改革不斷推進,轉型升級加快步伐,“創新創業”大潮興起,“一帶一路”舉世矚目,“亞投行”彰顯中國擔當,“朋友圈”貫通世界各地,中國聲音愈發強勁。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第一個百年目標即將達成,這將是實現中國夢的一個重要裡程碑。夢想之路從無坦途,行百裡者半九十。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有信念、有夢想、有奮斗、有奉獻的人生,才是有意義的人生。當代青年建功立業的舞台空前廣闊、夢想成真的前景空前光明,希望大家努力在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實踐中創造自己的精彩人生。”現在,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你們將成為這個偉大歷史進程的親歷者和參與者,必將大有可為,也必將大有作為。希望在若干年后,在中國的登月、登火星、空間站、 大飛機、新型戰機、航空發動機、深海勘探、可燃冰開採、智慧海洋、新型航母、深地鑽探、頁岩油頁岩氣開發、雲計算、大數據應用、互聯網醫療、智能制造、智能汽車、生命健康、現代農業、國家與社會治理、法律經濟金融、教育科技、國防建設等等領域,都能有一批包括你們在內的吉大人脫穎而出,成為中堅力量乃至領軍人物,成為共和國的脊梁,續寫吉大人的光榮和輝煌!
同學們,你們即將踏上破繭為蝶的成才之路,去追尋屬於自己的詩和遠方。母校深深地熱愛著你們,堅信著你們,守護著你們。臨別之際,請允許我再送給你們三句囑托:
第一句:以篤學之心與時代同行
有一位古希臘哲學家曾說過,這個世界唯一不變的是改變。在這場與同齡人賽跑的“馬拉鬆”上,想要與時代同行不掉隊,就要增強知識更新的緊迫感,堅持終生學習。既要孜孜不倦,博覽群書,又要心無旁騖,擇其精要﹔既要向書本學、向專家權威學,又要向實踐學、向人民群眾學。要學會適時“歸零”,思想上“從零開始”,實踐中“從零做起”,把每邁出的一步都當作萬裡長征的“第一步”,把每一次成功都視為新的起點,時刻保持對新事物的渴望,善於把握歷史和時代的發展方向,努力成為新知識的創造者、新技術的發明者、新領域的開拓者。
第二句:以誠敬之心與他人相處
在智能信息時代,兩人面對面,卻互相聊微信、刷圈子,成為了很多人生活的常態,人與人內心的距離也漸行漸遠。希望你們少做低頭族,把“低頭”的時間用來抬頭看路,用來了解和關心他人,用來充盈和完善自己。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十余載寒窗苦讀,相信你們都具備獨闖江湖的能力,但唯有學會與人溝通、與人相處,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才能讓“指頭”變成“拳頭”。要學會兼容並蓄,尊敬他人,善待他人,不爭一時的你高我低,在合作與交流中碰撞出智慧和友誼,在競爭與協作中展現高風和亮節,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社會的認可,實現互惠互贏、共同進步。
第三句:以淡泊之心雕琢自己
“精致的利己主義者”把燈紅酒綠看作生活寫意、把唯利是圖當作人生追求,卻不知真正的幸福往往源自淳朴。生活,因簡約而優雅﹔人生,因淡泊而從容。成長的道路上,無論順境逆境,無論得意失意,都要抵得住困難和挫折,經得起考驗和誘惑,處優而不養尊、受挫而不短志。你們人人都是一塊玉,要想大有作為,就要經風雨、見世面、長才干,邁穩步子、夯實根基、久久為功,不斷以真善美雕琢自己、認知自己、完美自己,保持純朴的情感,養成高潔的情操,努力成為一個高尚的人。
同學們,浪花與海岸的分離,是為了下一次相遇,回贈更大的力量﹔你們與母校的別離,是為了下一次歸來,成就更好的自己。這裡,我想用一首小詩來表達母校和我對你們深深的愛:
有一種愛,純粹,像白山環繞黑水﹔
有一種愛,深邃,像皓月映照清輝﹔
有一種愛,芳菲,像清湖守著蓮蕊﹔
有一種愛,靜美,像蝴蝶擁抱薔薇。
同學們,今后的人生路上,有鮮花、歡笑和掌聲,也有曲折、坎坷和荒涼,請記得,無論將來你們人在何方、身處何境,母校永遠是你們避風遮雨的港灣,永遠是你們的精神家園。同學們,出發吧!願你們迎來美好的明天,願你們翱翔高飛、鵬程萬裡,願你們始終擁有快樂和健康!
謝謝大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