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農場經理人、酒店試睡員、網約車司機……

新時代裡那些新職業

李  婕
2017年05月11日07:50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原標題:新時代裡那些新職業

小職業折射大時代。經濟快速發展,生活日新月異,一批新興職業也相伴而生。旅游體驗師、寵物美容師、農場經理人、網絡直播……越來越多新興工種服務著不斷升級的市場需求,也成就人們多元的職業選擇。互聯網蓬勃發展、新舊動能轉換,老手藝“風水”輪轉,中國人正擁抱精彩紛呈的新職業。

互聯網帶來新職業

小潘是一名旅游“發燒友”,從銀裝素裹到碧海藍天,他的足跡遍布全國,各類酒店住過不少。然而一次不愉快的住宿經歷,讓他走上了酒店試睡師的道路。

某旅游網站2009年曾公開招募6名專職試睡員,“隻需要住酒店就能拿萬元月薪”的推介語一度引發網友追捧。到2014年底,兼職試睡員發展到4700余名,小潘就是其中一員。酒店服務、硬件設施、餐飲、周邊環境、交通條件……圖文並茂的酒店點評成了他出行的必備任務。

這份看起來新奇有嘉的職業,正是目前中國新興職業的代表。職場社交平台linked-in(領英)統計數據顯示,10年前,大數據架構師、數據科學家、段子手、雲服務專家、微電影策劃、私人旅行策劃師這些職業還不存在,現在卻變成了很多企業爭相招聘的當紅“工種”。據不完全統計,中國目前有職業2000余種。

新興職業多數具有明顯的互聯網屬性。快遞員、網約車司機、在線客服、數據分析師、傳媒策劃師、游戲動漫設計師、酒店試睡員等正是在互聯網的帶動下出現的。

“這些新職業是隨著新的社會需求、商業運行方式等的涌現而產生的。”中國勞動學會副會長蘇海南在接受本報採訪時表示,新興職業有一些新特征,例如,勞動時間不固定﹔勞動關系更加多樣化,包括勞動關系、勞務關系、合作關系等﹔其勞動產出更適應消費者的特定需求,其提供的產品或服務更便捷、更具備個性化特征等。

新動能孕育新機會

職業變遷素來存在。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編制的2015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就比1999年第一版減少547個職業,其中新增職業347個、取消職業894個。

而在當下新舊動能轉換的中國社會,職業變遷速度更快、規模更大了。

據國家信息中心分享經濟研究中心、中國互聯網協會分享經濟工作委員聯合發布的《中國分享經濟發展報告2017》,2016年中國分享經濟市場交易額約達3.5萬億元,比上年增加一倍多﹔參與提供服務者約6000萬人,比上年增加1000萬人﹔參與分享經濟活動總人數已超過6億人。

在分享經濟模式下,大量人力、廠房、設備、資金等閑置生產力被激活。人們可以依照自己的興趣、技能、時間等資源,以自雇型勞動者身份靈活就業。例如,超過26%的優步司機此前是下崗失業者。

報告指出,到2020年分享經濟提供服務者人數有望超過1億人,其中全職參與人員約2000萬人。分享經濟將增加大量靈活就業崗位。

蘇海南認為,“新職業就是在‘互聯網+’、信息技術等經濟新動能的背景下產生的。我們既要順應也要引領新動能的產生、發展和變化。既要依托新動能順勢擴大就業,滿足市場新需求,緩解就業壓力並調整就業結構﹔也要規避新職業勞動者合法權益受損的情況,及時處理勞資關系、勞動者與消費者之間關系不協調等問題。”

老手藝迎來“又一春”

有新的職業出現,也有職業“搖身一變”。

十幾年前遍布街頭的自行車修理匠,曾被認為是已經被淘汰的職業之一。而在西安某共享單車維修點,單車維修工每天8小時忙個不停。共享單車變“火”了,修車師傅也成了“香餑餑”。腳蹬子踩壞、鏈條斷裂、車輪變形、車胎報廢……除了自行車修理匠,別人還真的沒辦法。

如今的修車師傅,有的被各大共享單車公司招致麾下,甚至參與技術革新,有了廣闊的用武之地。而以前不被看好的剃頭匠、修筆匠、鐵匠、皮匠、裁縫、篾匠等手工藝人,“精耕細作”,甚至變身成了私人訂制的“俏師傅”。

其實,關於老手藝究竟留不留的爭論一直存在。回首過去,糧油票証管理員、物資供應員、電影放映員、鉛字工、尋呼台傳呼員、釘馬掌匠等已經成為不同時代人們各自的回憶。審視當下,以“無人駕駛”“農用機器人”“機器倉管員”等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術正在嶄露頭角,逐步取代基礎的勞力工作。

但是,“看待老手藝仍要用兩分法。”蘇海南說,一方面,有的職業可替代性強,終究會萎縮消失,要使這些領域從業者盡快轉換職業,掌握新的技能,在勞動市場上重新找到自己的就業位置﹔另一方面,對還葆有市場需求的某些老手藝要保持傳承,尤其是對其中有新需求的,更要鞏固、發展和創新,絕不輕易放棄。使老手藝也能迎來“又一春”。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7年05月11日 第 03 版)

(責編:郝孟佳、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