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景海鵬陳冬做客上海交大勵志講壇 講述“飛天”故事

2017年04月19日15:09 | 來源:人民網-教育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北京4月19日電(記者熊旭 實習生鐘鑫)昨日,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英雄航天員景海鵬、陳冬在上海交通大學做客勵志講壇,同交大學子分享航天員的成長經歷。

談到航天事業,景海鵬和陳冬都不由地流露出自豪的情緒,陳冬首先分享了他如何成長為中國第二批男航天員中首個飛天者的故事。

1997年,陳冬通過飛行員選拔,成為一名光榮的飛行學員。走進軍校,穿上軍裝,陳冬很開心,因為他第一個夢想實現了。可是,初入軍營的他因為體能不過關、被子疊不好,進入了“攻關隊”。

“被子疊不好,需要跪在地上用胳膊肘去壓,我就這麼一整天跪著,等到晚上,胳膊、膝蓋都磨掉皮了﹔體能不過關,每次跑操時我就在腿上綁沙袋,比別人多跑一圈。”嚴酷的軍營磨礪了陳冬的意志,被子慢慢疊成了豆腐塊,體能考核達到了優秀,他也慢慢從地方上的一個普通青年成長為一名優秀的軍人。

從飛行員成長時期的入選“攻關隊”到因楊利偉而堅定的航天夢,再到克服重重困難后成為航天員,陳冬學會了在艱辛中尋找樂趣——苦和累都會成為財富。“為了我熱愛的航天事業,所有的付出、努力、苦和累,用一個字來表達我的心情,就是‘值’”,陳冬說。

“爽不爽?”

“哇!很漂亮!”

陳冬為交大師生作報告時,現場還原了這段曾廣泛流傳的艙內“私房話”。2016年10月17日神舟十一號發射后,整流罩剛打開,景海鵬和陳冬在航天艙內進行了上述對話,沒想到這段對話后來在地球上成了“網紅”。11月18日,兩人搭乘“神舟十一號”順利返回,圓滿完成航天任務。

“人生有許多33天,而這33天像我人生中的一顆恆星,是最難忘一段時光!”在這一過程中,祖國是他們的強心針。

作為我國唯一一位三次進入太空的航天員,景海鵬圓滿完成了神舟七號、神州九號和神舟十一號的載人航天任務。

2016年10月17日,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飛行任務的第八天,也就是10月24日,是景海鵬的五十歲生日。有學生問他:“在太空中過五十歲生日,有什麼特別的感受?”景海鵬說:“在‘天上’這麼多人給我過生日,非常感動。太空上時間非常寶貴,我不想因為自己的生日耽誤時間,但沒想到10月24日吃完晚飯,陳冬准備了生日蛋糕,全國各地的朋友、戰友也都用視頻為我發來了生日祝福。收到大家的祝福,看到這麼多人關注、關心航天事業,我非常激動,向大家表示感謝。”

當學生問及“三入太空”的心情時,景海鵬坦言:“能夠三次到太空,我覺得自己是幸運的。這三次經歷,一次比一次底氣足,這不僅是我一個人的變化,也是所有航天員的變化,因為我們信任我們國家的航天團隊,對所有專家的智慧非常有信心。”

“我們的心態更加淡定,內心更加堅定,做人做事的標准比飛天之前更高,也對所有為國家航天事業默默奉獻的工作者更加感恩”,而面對家人,景海鵬表示:“當兵32年,對家人比較愧疚。我的大部分時間都在飛行,沒有時間陪伴家人。我想每一次載人航天任務的成功都離不開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更離不開背后奮斗攻堅的科技工作者和一代又一代航天員的汗水和努力。千言萬語,隻有一句‘感恩’,我們的軍功章裡也有他們的一份。”

當天下午,景海鵬和陳冬還參觀了上海交通大學錢學森圖書館。他們回顧了以“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為代表的老一輩航空航天人的奮斗經歷和典型事跡,被前輩們奮斗一生、奉獻一生的精神所激勵,並寄語青年學子,向錢老學習,為祖國航天事業不懈奮斗。

(責編:鐘鑫(實習生)、申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