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新工科建設:為未來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撐

2017年04月10日09:06 | 來源:人民網-教育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北京4月10日電 (記者 郝孟佳)“大學也許應該強制性地讓學生拿出一到兩個學期的時間,完全泡在實踐中。”日前,在由天津大學主辦的“工科優勢高校新工科建設研討會”上,清華大學副校長楊斌兼教務長呼吁,要改變工科人才培養不接地氣的現狀,隻有靠 “產業高手進入校園課堂,學生走入產業真刀真槍”。

會上,來自60余所高校和單位的200余名代表圍繞“新工科建設:願景與行動”主題,就工程教育改革的挑戰、機遇與路徑進行深入研討,希望在新工科建設共識的基礎上,形成新工科建設的行動計劃。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張大良指出,建設發展新工科,要著眼高等教育改革發展全局,把握高校人才培養工作的新形勢新任務。今天的中國高等教育已經站在了由大到強的新的歷史起點上,新工科建設要植根這一時代背景,聚焦國家發展戰略,支撐服務發展動能轉換、產業轉型升級。

張大良說,中國經濟發展面臨動能轉換、方式轉變、結構調整的繁重任務,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和新模式蓬勃興起。工程教育與產業發展緊密聯系、相互支撐,新產業的發展要靠工程教育提供人才支撐,特別是應對未來新技術和新產業國際競爭的挑戰,必須主動布局工程科技人才培養,提升工程教育支撐服務產業發展的能力。

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學校長鐘登華認為,新工科的特征是戰略型、創新性、系統化、開放式。新工科的內涵是以應對變化、塑造未來為建設理念,以繼承與創新、交叉與融合、協調與共享為主要途徑,培養多元化、創新型卓越工程人才,為未來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撐。

楊斌建議,高校更多地從深化教育改革的角度去理解新工科,新工科並非既有工科之外新增加的部分,更重要的是如何使現存的工科“新起來”,否則,優勢工科以往的優勢也可能成為創新人才培養的負擔。

楊斌認為,新工科並非應激性地上很多新的交叉專業,特別是不該一招生就進到這些專業中﹔大學更應該看重出口的畢業生是否有持續學習快速上手的本領, “毛坯態”的畢業生和“腳手架”式的知識,更有后勁。新工科的交叉,也並非是工科內部的,人文、設計、醫學、商科,都會是新工科的積極參與者。大學怎麼設適應新工科的新專業,要落實“校本管理”,教育部備個案做個統計就好。

據悉,“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指南近期將會發布,各類高校將會按照不同的情況進行有關的申請、研究與實施工作。

(責編:郝孟佳、林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