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選擇“學區房”不等於為孩子選擇未來

鐘焦平
2017年03月31日08:40 | 來源:中國教育報
小字號
原標題:選擇“學區房”不等於為孩子選擇未來

一些城市“學區房”價格不斷上漲,“學區房”越來越成為教育競爭的符號。有的城市“學區房”價格,已經炒到了令人不可思議的程度。為了上個所謂好一點的學校,就肯花上千萬元買個破舊不堪的小房子,已不是什麼稀罕事。想為孩子選個好學校可以理解,但“學區房”熱到這個程度,其中包含的對教育尤其是基礎教育功能的認識,卻未必完全正確,有不少值得反思的地方。

“學區房”熱無限夸大了學校之間的差距,帶給人們的是不必要的教育恐慌。現在一部分家長有一種偏激的看法,就是學校與學校之間的差距,哪怕是很小的差距,也必然決定著以后孩子之間的差距,所以如果不能按自己設定的標准選擇學校,就意味著給了子女失敗的教育,意味著孩子以后會事事不如人。按照這個路徑,好像隻要是按自己的標准選擇了學校,就決定了孩子的未來,就可以萬事大吉了。把教育選擇簡化並等同於學校的選擇,把學校選擇再簡化並等同於對孩子未來的選擇,這是對教育尤其是基礎教育功能的一個認識誤區。

不否認學校之間存在差距,家長想上好點的學校也很正常,但“學區房”熱確立的教育選擇標准,其實是一種變相的學校教育“萬能論”。現在不少家長總認為孩子的前途完全取決於擇校,而忽視了影響孩子成長的其他因素,比如家庭環境、孩子個人的努力程度,以及學校和孩子之間的匹配與契合等。教育是一個內涵豐富的概念,不僅僅指學校教育。在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學校教育只是教育生活的一部分,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等,對人的影響並不比學校小。忽視了諸多可能影響孩子成長的關鍵環節,把孩子成長的責任毫無保留地全部寄望於學校教育,這是對學校教育功能的無限放大。其實從更大的背景看,教育對人的發展固然非常重要,但對人一生發展也隻能起部分作用,一個人的性格、興趣、好奇心和行為習慣等,都在決定著人生未來的廣度。

“學區房”熱凸顯了加快義務教育均衡的緊迫性,正是因為這些年來各地不斷推進教育均衡,才為緩解擇校熱創造了基礎條件。當下,如果說區域和城鄉之間的差距還比較大,教育均衡的任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這是事實。但對這些年區域內教育均衡取得的進步卻不能視而不見,特別是在城市尤其是中心城市,學校之間雖有差距,但落差恐怕也沒有想象得那麼大。應該認識到,教育均衡永遠都隻能是相對均衡,對學校之間任何微小的差距都不能接受,這種認識既不切實際,也很難說是理性的態度。“學區房”熱的確反映了教育不均衡的現狀,按這個解釋,要徹底退燒,隻有到了教育資源分配絕對均衡那一天才行。事實上,理想化的絕對均衡狀態可能永遠也不會出現。

眼下“學區房”熱代表的選擇標准,似乎被演繹成了一種普遍的教育選擇標准,正在扭曲著教育健康發展的社會環境。反過來,它增加了教育均衡的難度,已經成為一些地方推進教育均衡的現實阻力,這一點很值得關注。不否認教育不均衡給人們帶來的焦慮,也不否認教育不均衡是“學區房”熱的現實原因,但天價“學區房”提醒我們,對教育功能的認識亟須回歸常識,對孩子健康成長的認識也亟須回歸常識。

選擇了“學區房”不等於為孩子選擇了未來。教育是開放性極強的社會事業,人人都可能置身其中,公眾對教育更為科學和理性的認識,是教育健康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條件。

(責編:李雅坤(實習生)、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