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讓“第三本教育護照”護航創業之旅

李蹊
2017年03月29日07:34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讓“第三本教育護照”護航創業之旅

  【環球教育評說】

  2017年3月25日是歐盟成立60周年的紀念日,歐盟20多個成員國在意大利羅馬舉行了慶典。歐盟由於其“人類文明史上一次偉大創舉和實驗”的性質,有許多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各方面的經驗可以總結和研究。歐洲教育一體化推進多年,雖然實現最初的設計目標尚需時日,但其理念和經驗仍然值得各國學習,比如歐盟職業教育中的創業教育,對於當前各國方興未艾的創業教育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歐盟職業教育與培訓中的創業教育始於2000年的“裡斯本戰略”,該戰略將經濟發展和就業作為兩大關注點,旨在幫助歐洲青年掌握企業運營知識、專門技術和增加創業技能,推動勞動力市場創新與就業模式的變革。

  全球經濟低迷使得青年(15至25周歲)失業率居高不下,重災區之一的歐洲平均青年失業率嚴重時達到22%以上。但是,歐盟核心成員德國的青年失業率卻保持在8%以下,德國完善的職業教育體系在促進青年就業中功不可沒。因此歐盟認為在職業教育中開展創業教育,可以幫助年輕人進行自主創業,同時增加就業機會,有效破解失業難題。歐盟調查顯示,“裡斯本戰略”實行之后,到2013年,近20%接受創業教育的學生最終選擇自主創業,比普通人群高3∼5倍。

  創業教育是培養人的創業意識、創業思維、創業技能等各種創業綜合素質,並最終使被教育者具有一定創業能力的教育。創業教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稱為教育的“第三本護照”,被賦予了與學術教育、職業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

  從世界經濟發展形勢看,創業型經濟已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模式,它以靈敏的適應性,通過有效整合與挖掘各種資源,在無序中把握潛在的成功機會。全球各國都在大力加強創業教育,相對於普通高等教育來講,創業教育的前景更令人期待。普通高等教育由於其更注重學術和“范式”,與經濟生活距離較遠,畢業生會出現結構性就業困難,這是許多國家當前高等教育面臨的困境。

  職業教育正好相反,職業教育是與經濟產業聯系最密切、作用最直接的教育類型,天然對產業和市場具有靈敏性。專業教育的靈活性和對市場變化的靈敏度,加上學生對未來職業相對明確的特點,使得這個群體在創新創業方面更加活躍。因此在職業教育領域開展創新教育更加容易取得效果。

  盡管歐盟職業教育中的創新教育在師資、質量、企業參與積極性以及體系完善等方面還有很多需要提高的地方,但是它的思路和嘗試,特別是德國等職業教育相對完善國家的經驗值得研究。我國職業教育中的創業教育相對起步較晚,目前大多停留在就業指導層面,課程也是介紹創業知識較多,不夠細,不夠實,缺乏高質量的、實踐性的創業課程。從創業教育到創業,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政府、教育、企業共同努力。近幾年我國的扶持政策、資金和社會風險投資對學生創業的支持力度不斷加大,因此,提高創業教育質量、整合資源建立適合創業教育發展需求的支持體系成為當前職業教育的一大命題,唯其如此,才能鼓勵全社會利益相關者參與進來,形成良性發展的創業教育和創新創業支持環境。

(責編:魏艷、趙竹青)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