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泛濫的培訓會何時休

張學炬
2017年03月27日09:22 | 來源:中國青年報
小字號
原標題:泛濫的培訓會何時休

  開學才一個多月的時間,本地的教育主管部門已經舉辦了好幾次大規模的培訓會了,大多都是針對學校新上的硬件、軟件展開的,目的就是想提升基層教師信息化的使用能力。初衷是好的,但效果卻不理想。參與教師紛紛吐槽,質疑聲、抱怨聲也不絕於耳。

  前幾次培訓會都是主辦方把教師集中在一個大禮堂裡,培訓工程師在台上一邊講解一邊演示,雖然很賣力,但很多電子軟件僅僅靠演示是遠遠不夠的。沒有具體的實踐操作,不少畫面一閃而過,很少有人能記得住。特別是對於起點比較低的農村學校的教師來說,不啻於是“聽天書”。在教師們的一再要求下,培訓方把培訓地點集中在某學校的微機室裡,但機少人多,好多教師共用一台電腦,再加上人聲嘈雜,效果也比以前好不到哪裡去。所以反對的聲浪並沒有因此降低。

  也難怪教師們抵觸。如今基層學校的師資十分緊張,特別是女教師扎堆生育在個別學校還很嚴重。每一位教師大都身兼數職,一名教師外出,很多人都跟著受累,也打亂了正常的教育教學進程。常常是相關部門一聲令下,教師們就不得不集合去城裡開會,而且,好多時候會議的地點都安排在城郊偏遠地區,為基層教師增添了數不盡的麻煩。

  好多會議都是採用“大一統”滿堂灌的方式進行,不管教師們的起點如何,都採用“統一上菜”的方式,又怎能讓人吃得舒心、安心、貼心呢?而且,如此雞肋般的會議不參加還不行,每次會議點3次名,不到的要進行通報。其實,舉辦者為啥不認真反思一下:好的會議又何須強制呢?

  因此,筆者認為,有必要改變培訓的方式,讓培訓供給講實效、接地氣。

  培訓應分門別類,針對不同的教師群體採用不同的授課方式。應劃片進行,最好是服務上門,因“材”施教。這些硬件和軟件都是學校花錢購置的,商家理應像對待市民購物一樣,把服務做到位。

  培訓會應做到“集中”和“分散”相結合,讓資源真正能擁抱教學,而不能出現“兩張皮”現象。有些硬件和軟件投放到學校后,適當集中起來開安全常識培訓會也未嘗不可,比如,提醒廣大師生注意安全,說說軟件的使用方法,但決不能止步於此。還要進一步講講如何讓這些軟件和教育教學結合起來,這才是學校購買教學資源的目的,不是為了看電視、聽廣播——教師們會操作硬件,但不知道如何制作課件,致使“它們”隻能在教室裡孤獨地停放。用不了多長時間,教材一換,很多舊的軟件就被淘汰了,又走馬燈似的換成新的一批,造成資源的大量浪費。

  培訓是提高教師專業化水平的重要手段和措施,但泛濫的培訓還是不要搞了,以免讓教師們勞神費力,而得不到任何實效。

(責編:郝孟佳、林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