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出國學音樂怎樣才靠譜

駱孟成
2017年03月02日07:53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原標題:出國學音樂怎樣才靠譜

“我想親身體驗更好的音樂氛圍,也想更近距離地感受音樂帶給人的強烈震撼,所以我選擇了氛圍良好的外國音樂學院。”一位剛出國的學習音樂的學子說道。

背著樂器出國

琴房裡常常隻有我

“我帶著用了十年的長笛出國了。”郭儒說,“我覺得帶著心愛的樂器心裡才更踏實。”

2015年,郭儒申請並考上了美國茱莉亞音樂學院,就讀音樂系。郭儒說:“到國外學音樂,我感覺到的是不同的音樂環境。很多國家熱愛音樂的學生匯聚到一起,共通交流,這種機遇和氛圍是很難得的。”相比在國內,郭儒一個人在家練習不同,在美國有更多的機會和其他同學切磋。郭儒說:“很多同學的基本功非常扎實,能演奏出不同風格的感覺來。我能感受到學院音樂環境的多元和包容。”

在茱莉亞音樂學院學習期間,郭儒結識了很多朋友。除了音樂環境的多元和包容,讓郭儒驚奇的是,有些看似毫不相關的樂器組合在一起能發出非常曼妙的聲音。在同學舉行的小型聚會中,郭儒也能融入進去,用自己的樂器配合同學們演奏一場小型音樂會。

“大多數時間,琴房裡隻有我一個人。”曾就讀於新加坡國立大學楊秀桃音樂學院的李亞迪說,“我學習的是大號,聲音大,幾乎就是震天響。基本功的訓練就得一步一步來,隻有踏踏實實才能得到回報。”李亞迪表示,雖然國外有很多機會可以共同練習,但是最主要的還是自己在琴房練習。

在高中階段,李亞迪半天上文化課,半天練習吹大號。李亞迪說:“可能因為這個緣故,出國后我還是保持著一個人練習的習慣。”

音樂雖無國界

語言卻是一道坎

王利津(化名)現就讀於美國德州理工大學,攻讀音樂理論碩士學位。“在很多情況下,語言成了學音樂的學生最大的‘攔路虎’。”王利津說,“過不了語言關,在國外念音樂有時候也會面臨尷尬的局面。”

這種感受並不是隻有王利津才有,很多在海外學習音樂的學生都有這種感受。張笛在法國攻讀音樂理論碩士學位,剛去法國著實讓她有點不適應。“起初都是連猜帶蒙地大概能聽懂對方在講什麼。剛去學校的一個月就不斷地出現尷尬的局面,我甚至都不知道她們的笑點在哪裡。最開始那幾天都想找個地縫鑽進去,‘鑽’回家去。”張笛笑著說,“我們一起出國學音樂的同學起初都是這種反應,但是后來就會好很多。一旦過了語言這個難關,在國外學音樂的生活就都是享受了。”

“音樂是沒有國界的。”郭儒說,“很早就聽說過這句話。在國外學習的日子裡,每天都有這種感覺。”王利津則強調,在國外學音樂,表演的機會比較多。相比國內,國外學校更加注重演奏整體的效果。

享受音樂生活

帶回多元化學習法

李亞迪說,在新加坡國立大學楊秀桃音樂學院的幾年時間裡,開闊了眼界。在一段時間裡,李亞迪都很享受在新加坡學習生活的時光。在李亞迪的朋友圈裡,楊秀桃音樂學院成了出現次數最多的地方。

王利津在美國期間參加了多次音樂會和音樂節。他說:“主要是增長了見識。很享受國外的音樂環境。回國后,我想把多元化發展的上課方法‘嫁接’到國內。”現在,王利津已經回到北京,在一家音樂輔導機構工作。個性化的音樂輔導給學生帶來了不一樣的感受。

王利津說:“很多從國外回來的學生都在國內一些音樂輔導機構工作,他們也會將國外的教學方法帶回國內。”在國外的幾年學習讓李亞迪感觸頗深:“回到國內工作的許多學生,不知不覺也將國外這種‘對症下藥’個性化的教育方式帶回國內。包括中央音樂學院在內的許多國內高校也把這種方式運用到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這使得國內的學生也能享受到和國外一樣的教學方式。”

(責編:孫競、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