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本網原創

曲終人散 與詩詞的相遇為何總是“久別重逢”

2017年02月17日13:26 | 來源:人民網-教育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北京2月17日電(孫競)丁酉新春伊始,《中國詩詞大會》著實讓這個春節又熱鬧了一番。選手們吟誦的或婉約或奔放的詩詞歌賦“忽如一夜春風來”,喚醒了人們內心深處埋藏已久的詩意情懷。數據顯示,第二季《中國詩詞大會》總決賽收視率佔比超過12.3%,為同時段第一。微博上,“中國詩詞大會”的話題閱讀量突破了1億次。

絢麗的詩詞舞台已經掩上大幕,它掀起的詩詞熱潮又會持續多久?這場群英會,真的如春風化雨般激發起人們重讀古典詩詞的熱情?還是再次成為了新媒體時代轉瞬即逝的一次文化消費?實用主義盛行的今天,傳統文化教育又將如何走出“應試化思維”的藩籬?這場“詩詞熱”的余溫漸漸散去,但它給我們帶來的思忖卻剛剛開始。

一場“電視秀”燃起的古詩詞熱潮

這已經不是第一次由電視節目引領的傳統文化熱潮。從《百家講壇》的風靡,到近幾年的《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中國成語大會》《中國謎語大會》,被網友稱為“綜藝界的一股清流”的文化類節目進入大眾視野,讓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大放異彩,“圈粉”了很多“90后”甚至“00后”的觀眾。

國家語委副主任、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管理司司長姚喜雙表示,詩歌與傳媒、文化與科技的有機結合,為傳統文化搭起了一個最大的、最接地氣兒的課堂。

中國傳媒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方毅華認為,詩詞是幾千年來中華文化在語言文字上的精華濃縮,《中國詩詞大會》通過大眾傳媒找到了新的切入點和突破口,使“關關雎鳩,在河之洲”這樣純真質朴的詩文通過電視節目的方式與后工業時代的生活接軌,是一個了不起的創新。

《中國詩詞大會》的成功,不僅在於娛樂化的包裝和扣人心弦的環節設置,更在於這樣一次重溫,為人們找尋到文化情感上的共鳴。正如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姜朝暉博士在接受人民網記者採訪時說,詩詞大會的火爆折射了當前人們對傳統文化核心價值的認同與回歸。

無論是“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豪邁,還是“雁字回頭,月滿西樓”的飄逸,在這些“熟悉的陌生題”中,我們一方面有感於中華詩詞千百年來積澱的人世情懷,另一方面也在反思,與詩詞的相遇為何總是“久別重逢”?

應試思維凸顯古詩詞教育尷尬

橫跨漢字聽寫、成語、詩詞三大比賽的“最強擂主”彭敏,這一次在“三連冠”的道路被阻,在總決賽最后的比拼中敗給了來自復旦大學附屬中學的武亦姝,屈居亞軍。名不見經傳的16歲高中女生奪魁,令不少專家和學者感到意外。她在“飛花令”環節中氣定神閑、不慌不忙地吟誦出“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更是驚艷全場。節目的點評嘉賓之一,中央民族大學副教授蒙曼評價武亦姝:詩歌的真善美是滲透到她心裡去的。武亦姝的謙遜不是裝出來的,而是有詩意在她心中。

同樣在詩詞大會上震驚四座的,還有13歲的初中生侯尤雯和16歲的姜聞頁。同樣是參賽選手的北大博士陳更不由地感嘆:“宣父猶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輕年少。” 幾位中學生的出彩表現,無疑給了人們一個驚喜,也引發了對當下傳統文化教育的更多期待。

然而,復旦附中語文教研組長、特級教師黃榮華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卻直截了當地說:“武亦姝只是個例,她的成功更多取決於自己長期以來的內在渴求,與外界關聯不大。”作為武亦姝的老師,黃榮華對古詩詞等傳統文化與應試教育的沖突表達出極大的擔憂。

《文匯報》幾年前的一篇報道顯示,在上海的一次中學古詩文教學研討會中,黃榮華等多位滬上名師紛紛感慨,中小學語文教育長期以來受應試思維影響,已經形成了一套“自給自足”的考試知識,用於授課、考試、編寫各種教學指導書,甚至影響到教材編寫。這一沉疴表現在閱讀教學中,就是罔顧文本個性,用“現成”的“考試知識”來解讀文本,這在古代詩文的教學中表現得尤為突出。

縱觀2016年各省市高考試卷,在滿分150分語文科目中,涉及古詩詞的分值僅6-8分。在不少學生和家長的眼中,去背誦大綱裡所有的詩詞篇目去爭這6-8分,倒不如多做幾道理化題目來得“經濟實惠”。

姜朝暉認為,應試為主要價值取向的學習,一是學生很少有時間去學這些“無用之學”,二是即便應試有一定內容涉及,大都出於考試目的,停留在機械記憶層面,學生很難讓詩詞文化入心,因此很難去感受詩詞文化之美。

在升學壓力不斷加大的情況下,很多老師固守著“考什麼就教什麼”“怎麼容易拿分怎麼教”,應試思維模式導致了古詩文被淪為“語言材料”,背離了其作為“文學”和“文化”的本質。在學生武亦姝摘取冠軍之后,黃榮華仍舊在努力發聲:讓古詩文的教學離開“應試化”的教育模式,讓傳統文化在課堂上釋放出真正的魅力。

腹有詩書 方能寵辱不驚

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觀點,而詩詞修養就是美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所謂“文化化人 藝術養心”,古典詩詞,不僅具有文字美、音韻美、意境美,還包含著中國傳統的審美價值體系。我們在詩歌的代代吟誦中鍛造著民族性格,在詩詞的表情達意中汲取著處世經驗,在詩詞的熏陶中使生命個體具備藝術的鑒賞力和創造力。

作為多年研究基礎教育的學者,姜朝暉說,古代詩詞文化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體現和集大成,詩詞背后的美學意蘊對孩子感知美、欣賞美、創造美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有助於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增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感。

《中國詩詞大會》火了,書店裡的《唐詩三百首》被搶購一空。在家長的追捧下,學生們在接受這種“看似無用”的教育時,到底有多少人能夠體會到它的韻味?也許,40歲的白茹雲,體會得會更深。這位來自河北的普通農村婦女,正在與死神爭奪生命,而在背后支撐她的,正是來自傳統文化、古典詩詞浸入骨髓的力量﹔詩詞大會舞台上的剎那芳華,遠遠遮掩不住她內心的光芒。

在復旦大學附屬中學的開學典禮上,武亦姝發言說,人生的詩意隱藏在生活的每一個角落裡,等待人們去發現,為人們涵養一顆詩心。三四歲始習古詩文,五六歲熱情逐增,爾后十幾年熱情依舊。在詩詞的浸染下,16歲的武亦姝內心平和,沉靜。在《中國詩詞大會》結束后,她和家人拒絕了所有採訪。

而這樣的“腹有詩書氣自華”該如何在應試夾縫中培育?姜朝暉也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加強青少年傳統文化教育,要放到文化自信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個高度去認識﹔學校教學要改變應試取向,通過文化社、興趣組等社團形式,開展朗誦、欣賞、創作等方式,激發學生對古代詩詞的興趣﹔媒體輿論積極宣傳引導,全社會要營造良好的傳統文化學習氛圍。”

(責編:郝孟佳、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