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獎勵在校生買房 政策是否用錯地方?

2016年03月31日09:09 | 來源:新快報
小字號
原標題:獎勵在校生買房 政策是否用錯地方?

沈陽市政府網日前發布規定,沈陽支持高校、中等職業學校在校生、新畢業生購房。將給予他們契稅全額補貼政策。對畢業未超過5年的高校、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在沈購買商品住房的,給予住房公積金政策支持,對高校、中等職業學校在校生購買商品住房的,給予每平方米200元的獎勵。

沈陽市為了化解商品房庫存壓力,真的是蠻拼的!表面上看,這樣的激勵政策可以減少商品房庫存壓力,也可以為在校生和新畢業生購房減負。但是政府出台政策激勵買房不能違背社會公平,傷害百姓的感情,演變成“超國民待遇”。

從本質上講,財政資金應該為公共事務服務,為廣大納稅人辦事。完善公共服務項目,增加公共服務品質、數量,提高公共服務品質,體恤弱勢群體,才是公共財政的正解。政府拿財政資金補貼在校生和新畢業生買房,對其他購房人並不公平,對不買房或買不起房的人造成歧視。有錢人以在校和新畢業子女的名義買房,享受減免契稅和獲取補貼的優惠待遇,其他人的安居尊嚴又何處安放?政府慷財政之慨,針對特定群體發放購房補貼,違背了社會財富的二次分配原則。

換個角度說,地方政府如此激勵買房也未必能化解樓市庫存壓力。在校生沒有經濟收入,新畢業生積蓄也很少,如果沒有經濟殷實的爹媽支持,他們拿什麼購房?相對於動輒成百上千萬的大宗住房消費而言,減免契稅和每平方米200元的購房補貼也是杯水車薪。如果房價不合理,與民眾的實際收入水平相差太大,不僅在校生和新畢業生囊中羞澀,工作多年的老職工恐怕也無錢買房。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本來就沒有隻漲不跌的樓市。在樓市供過於求、充滿庫存壓力的當下,政府督促開發商還原房價成本,降價促銷,才是樓市化庫存的關鍵。如果地方政府不在打破賣地財政思維,建設好保障房,引導開發商剔除暴利空間,尊重公眾住房消費知情權,推動樓市理性回歸等方面下工夫,恐怕這樣的化庫存激勵政策事倍功半,還會遭到公眾的堅決反對。

總而言之,政府選擇性出台購房補貼政策,既存在濫用財政資金的問題,也難逃托市嫌疑。對此,不僅地方政府要檢視相關購房補貼政策的合法性合理性,思考公共政策如何引導社會公平與房地產市場秩序,中央有關部門也要介入調查,及時糾正違規行為,並啟動問責程序。通過完善監督問責機制,加大地方政府違規成本,督促地方政府扎緊公共錢袋,呵護房地產市場的健康肌理。(葉祝頤)

(責編:王藝錠、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