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留學生手繪漫畫走紅網絡 在異國尋找家鄉味道

2016年03月31日08:48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原標題:在異國尋找家鄉味道

近日,一組由美國留學生楊辰歆手繪的《不要等時光也老去》漫畫走紅網絡。該漫畫描繪了祖輩間的日常生活,濃濃親情戳中無數網友的淚點。在國內時,學子的父母長輩會為自己料理好一切﹔但是,到了國外,學子的衣食住行都要靠自己解決。身處異國他鄉,海外學子的飲食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現狀呢?

眾裡尋“家”肴

“剛到加拿大時,我有點不適應,尤其是在飲食方面。后來,我發現學校附近的中餐館挺多的,也有很多中國超市。”3月25日,劉筱接受了筆者的採訪。今年已經是劉筱在加拿大達爾豪斯大學求學的第二個年頭了。

“其實,我自己偶爾也做飯,但是不好吃。雖然飯館裡的飯菜比自己平時做的好吃,但還是感覺和家裡做的不一樣。”劉筱說這話時接連向筆者發來了好幾張她和朋友在中餐館吃飯的照片。

“在外吃飯貴”是海外學子普遍達成的共識,很多留學生都表示很難接受中餐廳昂貴的價錢。同時,國外的飲食結構與國內差別很大,超市裡面賣的菜少肉多。留學生為了方便實惠,有時會將超市賣的半成品直接帶回家加熱后食用。

“我現在吃飯都是自己解決。我在手機裡下載了一個菜譜軟件,吃飯的問題基本就不發愁了。我的手藝不能說好,但畢竟還算湊合。起碼我覺得至少比老外強多了。”衣靖旸邊說邊向筆者展示手機裡下載的菜譜軟件。

2014年12月,衣靖旸遠赴新西蘭奧塔哥大學求學,所在寄宿家庭的生活習慣與他的生活習慣有著極大的差異。在“將就”兩個月之后,衣靖旸選擇從寄宿家庭裡搬出,獨自居住。“我搬出來之后,飲食條件得到了很大改善。我還經常邀請我的外國朋友一起聚餐呢。”

從當初“含淚”研究各種菜肴的做法,到后來“笑著”烹飪出各種中外佳肴,衣靖旸隻用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可能我有做菜的天賦吧。不過剛開始學做菜時,我也鬧了不少笑話。第一次做肉末粉條時,粉條沒熟透。當時是我的朋友先嘗的,結果倆人都說好吃。”衣靖旸發過來一連串“笑哭”的表情。

“味”是故鄉景

加拿大的高稅收眾所周知。目前,王宇琦在加拿大聖克萊爾學院就讀,她所在的安大略省隻一項消費稅就高達13%。不過,生活中需要的一些必需品,比如牛奶、雞蛋都是免稅的。“逛超市時我都盡量買那些免稅的商品。回家后,我會嘗試用做中餐的方法去處理這些菜。出國前就掌握的做飯技能終於在加拿大‘發光發熱’了。”王宇琦很自豪地說。

海外學子獨自在異鄉生活,最現實的問題就是“吃”。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體諒父母的艱辛”和“珍惜自己擁有的一切”,是他們在獨立生活的過程中發自內心的感悟。

呂方舟在2013年夏天遠赴加拿大聖凱瑟琳市深造。“以前在家的時候,總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現在每每去超市購物的時候總會在意一下蔬菜是不是又漲價了,這盒肉是不是夠新鮮……每到這時我才能體會到父母平時為我准備一日三餐的不易。每次看到家鄉的菜,都會回憶起故鄉的景色,這個時候也尤其想家。”呂方舟說著嘆了一口氣。(楊瑩瑩 文/圖)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6年03月31日 第 11 版)

(責編:郝孟佳、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