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季 小海歸拿什麼敲開職場大門
參與“職場體驗系列公益沙龍”的嘉賓和學員合影
活動嘉賓馮嬌
求職路上,你是否遭遇過“大公司不想要,小企業不敢要”的尷尬?
一年一度的“金三銀四”招聘季已經到來,面對名校畢業的大海歸和國內學生的擠壓,文憑並不出眾的小海歸們是否做好了充分的准備?
3月12日,由歐美同學會海歸人才網、中國留學人才發展基金會-留學人才服務中心、誠通人力資源有限公司、北京群策裡管理顧問有限公司共同舉辦的“職場體驗系列公益沙龍”在北京舉辦。從參會學長和專家的分享與分析中,我們或許能找到小海歸求職的秘籍。
“回國除了中國胃能適應,其他方面都水土不服”
幾個月前,剛拿下英國杜倫大學教育學專業碩士學位的Amanda認為,自己未來的職業生涯將是一片坦途。“為了得到這張文憑,我付出了太多太多。我想,現在是時候讓自己放鬆一下了,畢竟工作后就不會有那麼多時間休息了。”她告訴《青年參考》記者。
如今,Amanda已回國8個月了。與之前的興奮和期待不同,現在的她心中充滿疑慮和焦灼——通過國內求職網站海投出的上百份簡歷大多石沉大海,為數不多的幾封回復,留給她的也隻有拒絕。
這個原本自信、樂觀的女孩開始變得沮喪。“我一直覺得自己無論在專業上還是學歷上都不輸別人,沒想到在求職時屢屢吃癟。幾次面試無果的經歷讓我感到挫敗,對未來也很迷茫。選擇回國就業是不是錯了?我開始懷疑自己當初的決定。”
像Amanda這樣在求職中感到迷茫的小海歸如今越來越多。來自教育部的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度,中國出國留學人員總數為48.38萬人,其中自費留學43.16萬人,海歸人數達38.24萬。對隨機抽取的三千多個海歸樣本的調查結果顯示,有35%以上的人存在就業困難,40%覺得自己的職業方向出了錯。
在3月12日舉辦的“職場體驗系列公益沙龍”上,活動嘉賓、Hello海歸網求職負責人馮嬌表示,“迷茫”正成為一批小海歸求職時的關鍵詞。
“現在的小海歸在求職方面心態普遍不好,多數人感到‘很受傷’。”她對《青年參考》記者說,“三四年的海外留學生活,讓海歸們在思維模式等方面發生了改變。回國之后除了自己的中國胃還算適應,其他各方面都出現水土不服。很多小海歸在求職中感到失落、無所適從。讓人不安的是,這種現象正變得愈發普遍。”
海歸求職不順,源於企業HR沒眼光?
Amanda認為在求職中遇到的最大問題是,面試官對自己的學歷不認可。“很多面試官會把杜倫和牛津劍橋作比較,讓我覺得特別郁悶。我逐漸意識到,在這些面試官眼裡,除了牛津劍橋,其他學校都是三流的。我取得的學歷在他們眼裡根本沒有價值。”
對於Amanda的苦惱,馮嬌感同身受。“海歸在職場有挫敗感,與一些國內企業HR太‘外行’不無關系。他們對海外教育情況並不了解,對國外學校的排名、各個專業的排名根本沒有調查,除了幾所頂尖名校外,壓根不清楚其他學校的實力。”她告訴《青年參考》記者,“一些專業性較強的職位,哪怕是哈佛數學系的學生,也比其他學校專業對口的畢業生勝算大,這就是赤裸裸的現實。事實上,正是這種對專業好但學校名氣欠佳的學生不屑一顧的態度,讓小海歸在求職路上屢屢受挫。”
對於上述觀點,沙龍嘉賓、擁有15年HR工作經驗的老海歸Kim部分認同。他指出,這是國內企業發展的必經階段,海歸要學會理解適應,而非一味抱怨。“從國內現在的就業環境看,創業公司很多,就業機會也大多來自它們。這些公司的運營、管理模式不見得很規范,HR也不一定專業,但這並不表示他們的未來會很差。舉個例子,某家如今人盡皆知的電商網站曾經也很不規范,當時HR用人不會提前做背景調查,一拍腦袋,加一兩倍的工資就挖人。但這只是短期現象,公司成熟了自然不會這樣。”
Kim表示,雖然有些國內公司在用人制度上存在問題,但HR是否專業,求職的海歸是看不出來的。因此,對海歸來說最重要的是想好自己未來的發展方向,找到喜歡的行業並為之努力,而不是在HR身上挑毛病。
“我面試過的很多海歸,對自己的未來特別茫然,毫無規劃。這些人盲目找工作,自然容易被人挑來挑去。”Kim告訴《青年參考》記者,“事實上,將求職失敗歸咎於HR並不妥當,海歸應該在求職前為自己設定職業規劃,考慮清楚自己的發展方向。想象一下,面試時連招聘崗位的工作內容都不知道的人,如何讓HR為他們做匹配?”
海歸高不成低不就,職場競爭力不足?
非名校畢業的Wind認為,自己這樣的小海歸在國內求職面臨重重困難。“小海歸在國內人才市場上特別不受待見,我們既不像國內的畢業生那麼接地氣,又不像名校的大海歸那麼‘高大上’,在面試官眼裡壓根沒有優勢。”他告訴《青年參考》記者。
對此,Kim一針見血地指出,海歸這種自怨自艾的表現更多源於“想象”,而非事實。“每個畢業生都會面臨從學校走入社會的轉型,也會面對適應公司體制、與同事相處等問題。這個時候不要把困難歸咎於海歸的標簽,而是要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馮嬌為小海歸鳴不平:“在我看來,認為海歸眼高手低是比較武斷的判斷。大多數海歸在國外受到的教育很不錯,但他們(在求職遭遇否定時)不會跳出來為自己辯解。”
“據我們了解,如今的海歸和人們的固有印象不一樣,他們對薪金的要求不高,在4000∼6000元之間,但被拒絕的概率相當高。事實上,回國半年以上的海歸,隻有約50%找到了工作。半年沒有工作,不僅是經濟損失,也對求職者的心態造成不利影響,他們最后隻好草草找個不那麼喜歡的工作來做。”
在Kim看來,海歸應聘時應該放下思想包袱,抓住機會凸顯自己的優勢。“我接觸的海歸大致分為兩類,第一類並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他們有濃重的海外生活情結,更關注生活環境、公司品牌以及硬件條件,常被人形容為‘高不成低不就’﹔第二類海歸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也會沉浸下來從基礎開始做起,海外求學經歷讓他們的學習能力更強,能主動找方法、資源進修。想要在職場獲得成功,就要驅動自己成為第二類人。”
小海歸怎樣發現自己的優勢
在Kim看來,海歸大可不必為求職過於煩惱,“企業HR面試時對海歸背景其實並不看重,他們更關心的是你的學歷、經歷是否與招聘崗位匹配。仔細想來,海歸其實具有很多優勢——他們的抗壓性更突出,自理自立能力也更強,再加上外語、專業優勢等,隻要找對方向,未來的發展道路不會窄。”
他告訴《青年參考》記者:“面試時,HR最看重的是兩個方面,第一是求職者的穩定性——能不能踏實工作﹔第二是你的專業基礎能力,是不是‘科班出身’。大多數HR先入為主地認為海歸的英文不錯,因此這樣的人才更加受到外企的歡迎,畢竟他們在企業文化、語言方面的適應性更強。”
Kim給出了兩大求職建議,供小海歸們參考:
第一,求職應該從外資公司或比較成熟的企業入手。充分了解對方的招聘需求、職位需求,然后有針對性地加強這方面的個人經歷介紹。在面試中要表達出對這個職位的強烈意願,表現出你看好這個職位,看好這個平台。如果面試官問你未來想做什麼,答案如果是沒想好,那自然不會獲得機會。
第二,簡歷上的工作經驗不必寫太多,否則會讓人覺得你在吹牛。最好把相關職業履歷稍微提一下,再把相應的教育背景強化一下,這樣更利於你用簡歷爭取到面試機會。
此外,Kim強調,簡歷中的照片也是重要的細節。“很多學生喜歡用照片展現自己的性格或生活,事實上,那些抱著狗、在外旅行的照片對找工作毫無益處。照片也好,簡歷也好,一定要簡潔大方,突出自己的‘專業性’。”
馮嬌表示,求職前進行職業測評、求職培訓,會非常有幫助,因為這會“讓你的努力更有目標”。“另一個有效的途徑是找到目標企業的員工,去和他們溝通,了解企業內部的信息,這樣更有利於你有的放矢。”她告訴《青年參考》記者,“在用人機制方面,外企相對比較完善,所有流程都是標准化的,對海歸來說可能更能適應,也容易准備。至於國企和初創企業,如果你不了解內部信息,就隻能去碰碰運氣。”(賈曉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