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自由談

教育不要被專家和輿論所裹挾

2016年03月02日07:29 | 來源:中國青年報
小字號
原標題:教育不要被專家和輿論所裹挾

  在教育治理上,我們必須認清問題的核心與本質,自己所處的社會治理環境與文化,在借鑒別人時,也必須厘清根本思路與邊界條件,而不是盲目套用其辦法。不能屈服於一些理論正確與道義正確,屈服於輿論與“專家”的狂轟濫炸,被裹挾誤導。

  日前,教育部發文,明確2016年義務教育招生入學要“科學劃片”。多校劃片,是對執行多年的嚴格按戶籍學區入學政策的明顯回調,有人感嘆:學區房白買了﹔更多家長抱怨:這是又一輪的折騰。

  學區房這個詞在近5年的中國異常火爆,價格飛漲,這些都源於多年前對擇校治理上的一個基本政策:堅決取締各種測試、考試等以成績選擇的渠道,嚴格按戶籍、學區入學,以確保公平。

  嚴格按學生所在戶籍與學區入學的結果,造成了學區房暴漲的尷尬局面。表面上不許擇校,不讓用錢、用權擇校,但用房擇校,其實也就是用錢擇校,顯然並不公平,甚至強化階層的劃分,帶來房地產市場的扭曲。

  如今,政策再次轉身,我不熟悉其出台的背景,但擇校治理政策顯然是在學習以美國為主的西方國家。這也是最近幾年教育治理上的一個誤區,需要深刻反省。

  美國在擇校的治理上,思路很清晰,如果對教育有較高期望與要求,就自己花錢去選擇。第一選擇是上私立學校,因為最好的中小學都是私立學校。退而求其次,就是通過買學區房,選擇一個優質的公辦學校。這就是學區房這個詞的來源。其擇校治理思路有這樣幾個前提:第一、最好的學校,是私立中小學,有選擇余地﹔第二,因為社會保障制度和文化因素等等,有擇校需求的,是相對少數人,其意願也不那麼強烈瘋狂。

  這兩點,在我們這裡顯然都不存在。我們最好的中小學仍然是公辦的﹔我們有擇校需求的家長與家庭,遠遠高於美國人,幾乎是全民擇校。照搬這一治理政策的結果,就是把家長都擠到了學區房這個渠道上,用錢買房“公開”擇校。

  在擇校的治理上,我們還有一個錯誤的思路與理念:因為教育資源不均衡,才有這麼多人擇校。因此,最根本的解決辦法就是資源均衡,把學校都辦得一樣好,就沒有擇校的矛盾了。

  這顯然是一個偽命題。把學校都辦成一樣好的學校,是根本沒有可能的,這不僅在理論上存在問題,在實際中也不現實。學區房這個詞來自美國,美國如此發達了,公辦學校之間還是不均衡,學區房的房價高企,為什麼?

  我們如果到美國、加拿大華人聚集的城市看看,到那些著名的公辦學校周圍看看,主要是誰在買學區房,誰在推高學區房的價格。再看看舊金山公辦學校周邊遍布的輔導班,我們就明白,擇校與文化的關系是多麼重要:中國人到美國也在瘋狂擇校,不僅是在中國。這恐怕是我們在治理擇校時首先要考慮的一個現實因素,也是最大的困難。

  教育治理是一個復雜的問題,不僅涉及整個社會的治理體系、社會制度、教育理念,還涉及很多隱性的東西,如文化。中國人對子女教育的重視,無以復加,到了一個極致,這是其他任何一個國家與民族都沒有的,更加劇了中國教育治理的復雜性。因此,在中國的教育治理上,絕不能也不應該輕易照搬別人的做法,比如擇校。在民辦中小學教育還不發達的情況下,在如此瘋狂強烈的擇校沖動下,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教育治理思路,可能並不適合中國社會。

  因此,我對此次多校劃片政策的調整叫好。我們必須立足自己的國情,文化,探索自己的擇校治理、教育治理之路,還必須面對全民擇校這個現實,以尋求更大的突破。

  在擇校等教育治理上,我們需要解決的核心是機會均等,至少給多種機會,而不能只是錢的均等。這其中有一條可能就是成績篩選,也是最現實的一條道路,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吻合中國文化的解決之道。目前的教育現實,其實也印証了這一點。中小學負擔的重災區為什麼是小學?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取消了小升初考試,學校為了招到好學生,以各種名目變相測試,為了上名校,家長孩子不得不去上各種“坑”班、特長班,參加各種競賽,結果導致負擔大幅度增加。初中升高中是公開考試,高中考大學是公開考試,這把考試的尺子是明確的,也隻有一個,負擔反而大幅度降低。我們去看看“學而思”這類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也清晰地反映了這一點。其收入的核心是來自小學培訓,而不是中考、高考。

  總之,在教育治理上,我們一方面必須認清問題的核心與本質,自己所處的社會治理環境與文化,在借鑒別人時,也必須厘清根本思路與邊界條件,而不是盲目套用其辦法。在這個過程中,教育部門更需要有勇氣與擔當,不能屈服於一些理論正確與道義正確,屈服於輿論與“專家”的狂轟濫炸,被裹挾誤導。

  教育是一個專業問題,教育治理更是區別於專業研究,是一個管理問題。即便你是教育專家,也未必懂得教育治理、教育管理。但是在當下的中國,我們很多名人專家喜歡以自己的感受與個案談教育,批判教育,對教育進行指導,甚至語不驚人死不休。而這些名人大家的言論,往往會因為其社會影響,而不斷放大,形成輿論壓力,進而誤導教育的治理。我們一定要清楚,專家、院士、名人,是在某個限定領域的專家權威,不是什麼都懂。教育決策部門與具體的管理人員,一定要實事求是,頂住這些壓力,走出中國特色的教育之路。家長和專家們,也需要給改革最大的寬容與支持,這樣才能讓教育治理不再來回“打擺子”!(陳志文)

(責編:賀迎春、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