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廈大一博導發公開信質疑“不交錢不能招博士生”

2016年02月26日08:27 | 來源:中國青年報
小字號

因為批評廈門大學“博導不交錢就不能招博士生、博士生課程少於5人就不能開課”的政策,廈門大學人文學院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王諾這幾天在網上備受關注。

截至發稿,這封2月23日晚發表於微博的公開信已有71萬次閱讀。廈大人文學院副院長李曉紅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既然老師提出這方面意見,學校非常重視,會有進一步討論,最后拿出一個妥當的辦法。”王諾則婉拒了記者採訪。此前,他在信中稱自己因反對前述政策而被停止博士生招生資格。

部分師生反映有博導因費用問題減少帶博

王諾在公開信中稱,廈門大學要求“所有博導必須提交一大筆研究經費供博士生使用,不交錢就不許招生”。他認為,如果是博導的研究課題需由博士生幫助或“打工”的理工科和部分社會科學學科,該政策有合理性﹔但放在完全無需博士生協助、博導對博士生隻有付出沒有索取的多數人文學科,則並不合理。

2015年7月,廈大研究生院官網發布《關於啟動2015年度2014級、2015級博士研究生導師配套經費收取工作的通知》,要求博士生導師按照相關標准繳納導師配套經費。

通知顯示,博導可以採取全程繳交或分3年逐年繳交的方式,完成學校所規定的博士生的配套經費,並劃轉至學校研究生獎助學金專用賬戶。

這筆經費因專業而有所不同。對於文史哲藝博士生,博導為每名學生繳納3年的配套經費,共2.9萬元,經管法教類是4.5萬元/人,數學(一級學科)4.5萬元/人,理工醫(不含數學一級學科)為7.7萬元/人。

在該校人文學院另一名教授邱滿看來,盡管人文學科需繳納的經費最低,但依舊不合理。上海一名教育學者也透露,普通的自然科學課題經費動輒幾十萬元,而人文學科即使申請到一個國家重點社科基金也不超過20萬元,級別更低的項目最多隻有1萬多元,“這樣一來,如果以課題經費為來源對博士生資助,確實存在問題”。

廈門大學某學院博士生導師李立(化名)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前述政策施行后,博導要從課題經費中上交一部分作為博士培養費用,還要再從課題經費中撥出一部分錢,給學生做勞務費。他說:“有個年輕的博導本來很有精力招學生,但因為交錢問題不想多招,隻能招1個,勉強維持博導的身份,學科發展也受影響。”

李立說,以往申報課題的時候,隻設計了交通經費、住宿經費、勞務費等項目,沒有設計博士培養經費,但學校還是劃走了。

該校人文學院一名博士生透露,這兩年,有的導師因為費用問題而放棄帶博,而一些很想讀博的學生就主動提出自己交這份錢,“最后搞得導師也很為難”。

對於這些看法,李曉紅表示,博士招生要把導師個人意願和學校規定結合起來,一些博導對學校相關規定有時並不十分清楚。

記者注意到,該校2014年推行前述政策時,曾提出如果導師存在科研經費助研津貼額度不足支付導師配套經費的情況,導師可向社科處、科技處提出調整相應科研項目經費預算的申請。但從王諾的公開信來看,這一做法后來並未完全覆蓋所有導師。

除此之外,從2014級博士研究生開始,廈大的每個一級學科博士點可以有兩個學生不由博導交錢。

廈大人文學院一位博士生龔霏(化名)表示,廈大對博士生的補貼確實豐厚,學費會以一定形式返還,除去校級獎學金、國家獎學金,博士生每月還能領到2500元補助。至於這部分補貼有多少來自導師,她稱並不知情。

“5人以上才可開課”被指博士課程本科化

王諾批評的另一個政策,是“強制要求所有博士生課程選課人數必須在五人以上,人數不夠就取消開課”。他稱,很多人文專業每年隻能招一兩個博士生,該政策完全無視學院實際情況,即使每個年級的同專業所有博士生都選課,也難以達到5人。

他還提出,為了滿足人數要求,一些開課的博導隻能降低課程難度和專業高精尖程度,以便吸引其他專業的博士生和碩士生甚至本科生選課,或者由多名教授合開一門介紹多學科發展的通識性、基礎性、知識性課程,“每人隨便講一兩次,誰都不負責任,徹底地把博士課程本科化”。

人文學院博士生龔霏也感受到了這一點。她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近年來學校壓縮合並了不少課程,一些專業課變成了由多名老師合上。博導專門給學生上的小班課越來越少,她們經常與研究生同班上課。

“王諾老師的學術研究很前沿。”王諾的一名學生表示,不止在廈大人文學院,就是放在省外,王諾在生態文學領域的研究都頗有水准。“王老師對學生要求挺高,他曾因為看中的學生分數不夠,考上的學生又不滿意,干脆一年不帶博士生。”

記者在中國知網檢索發現,知網收錄的王諾論文近40篇,其中下載量逾千的文章7篇,《生態批評:發展與淵源》一文被下載4442次,引用354次。

王諾在公開信中表示,他拒絕為湊足選課人數而降低課程難度,不惜勸學生退課也要把博士課程開成“與國際同行最新研究水准持平的創造性課程”。

“現在,一方面減少必修課,增加全校性選修,另一方面,人數過少的課程不讓開。”邱滿對此也十分著急,他擔心這種博士教育培養的學生將隻有“知識表面的認識”,長久的危害是,博士生成為不深入的“博”士,而不是某一領域有深入研究的博士。

多名受訪師生推測,現在要求少於5人不能開課,可能是出於教室、教師等教學資源方面的考慮。

有學者稱公開信暴露導師自主權欠落實

在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看來,這封公開信反映出一些大學在培養博士生領域並未完全落實好導師自主權的通病,這些爭議由來已久。

記者注意到,2009年,教育部辦公廳發布《關於進一步做好研究生培養機制改革試點工作的通知》,提出要進一步強化和完善導師負責制,要求指導教師應按照學校有關規定,以其科學研究工作為依托,或通過爭取學校設立的專項資金,為所招收培養的研究生提供資助。”

熊丙奇表示,出台這個政策的目的,是讓導師一定要有課題,否則無法與學生共同研究。

2007年起,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等十余所高校進行了研究生培養機制改革。至今,導師為其所招博士生提供助研經費的政策已在諸多高校施行,如中國礦業大學研究生院規定,導師需向2014級、2015級非定向博士生劃撥助研經費,工科專業的經費標准為1萬元/人,其他專業5000元/人。

華東政法大學更低一些,該校《博士研究生培養機制改革方案(試行)》顯示,博士生導師每年招收博士研究生兩人以上(含本數),導師須為第二名額的博士研究生提供2400元配套經費﹔為第三名額的博士研究生提供4800元的配套經費。

邱滿說,這類政策不合乎人文學科教師項目的實際情況,更不合學科特質,“人文學科強調師生之間的關系,而不是老板與雇員”。熊丙奇表示,部分高校已對博士生培養費做了內部調整,比如理工科老師可以給學生提供經費,社會人文學科則依靠學校出資,或建立基本的人文社科基金。有的報考人數少、經費有限的緊缺學科,還可以由國家承擔費用。

他還認為,博士生課程不能硬性規定學生下限,因為博士生規模比較小,導師的指導是個性化而非規模化。

在熊丙奇看來,如果學術委員會等機構充分聽取教授意見,可以避免不少爭議,但政策背后可能受政績思維影響,比如,“學校要求導師資助博士,前提是導師手裡有課題、有經費,導師不斷申請課題和經費,就可以反向支撐學校的政績”。

人文學院中文系一名教授透露,對於王諾公開信事件,“學院正在處理此事,希望能有兩全其美的解決方法。”他推測,“校方也許擔心其他博導效法,影響可能會比較大。”

(責編:王藝錠、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