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小升初”怎麼考:面談過三關 人機面談或成新趨勢

2016年02月22日09:24 | 來源:新快報
小字號
原標題:單人面談群體面談,還有人機面談! 這不是找工作,這只是“小升初”

  ■學生在老師的指引下,准備開始進行人機面談。 新快報記者 沈逸雲/攝

  “小升初”要怎麼考?模擬面談過三關,家長感慨壓力大

  從今日起,廣州各大中小學、幼兒園開學了,寒假正式結束。當大部分學生還在想如何收心時,“小升初”、中高考的學生已經早早進入“備戰”狀態。

  昨日,來自廣州8個區的18名六年級學生參加由卓越教育舉辦的“小升初名校挑戰賽——2016年小升初模擬面談嘉年華”體驗活動,現場模擬“小升初”的面談,每名學生進行單人面談、群體面談和人機面談三大環節。部分家長在“觀戰”后表示,原來現在的孩子要承受這麼大的壓力。

  ■新快報記者 沈逸雲 通訊員 余敏健

  面談過三關 人機面談或成新趨勢

  2014年,廣州外國語學校的“小升初”由筆試改為“推薦+面談”。2015年,廣州民辦學校“小升初”取消筆試,改為面談。在國家要求中小學生減負的導向下,廣州“小升初”採取面談這一方式已成趨勢,但仍有不少學生家長摸不著頭腦,不清楚面談有哪些環節與內容。

  新快報記者在現場了解到,參賽的18名學生被分為3組,依次進行單人面談、群體面談、人際面談3個環節。在單人面談中,兩個考官對一個學生。學生在抽簽后,首先進行1分鐘的中文或英文的自我介紹,並在30秒內回答考官提出的相關提問。此后,進入“快問快答”環節,學生需在一定的時間內,看屏幕問題口頭回答3道智力因素題,題目涉及邏輯推理、時事熱點等。

  在群體面談中,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在25分鐘內討論、演示並總結“摔倒了,該不該扶”這一漫畫。而在新穎的人機面談中,學生則需在15至20分鐘內完成50道題目,內容包含語數英學科知識(英語含聽力)及百科知識。在這3個環節當中,學生都需嚴格按照要求脫離紙筆。同時,每個環節都有錄像,學生家長可在觀摩室觀看孩子的表現。

  “面談形式不外乎就是這三個了。”卓越教育考試研究院小升初團隊校長黃小紅表示,這次模擬面談的形式與題庫都是基於前兩年廣州市各校面談的情況。群面將重點考查學生的合作意識與領導、協調能力,像廣雅實驗、中大附中等學校便曾通過這一形式來“精中選精”。而人機面談是在降低題目難度的同時,增加題目涉及的廣度。

  “有些名校可能有四五千人報名面談,語數英老師全部面完可能得花上一個月。”黃小紅透露,現階段民校面談的時間短、報名人數多,且結果不能快速出爐,人機面談在一定程度上能解決這些“窘境”。一旦採用,可讓更多孩子有機會嘗試,並提高招生效率,促進公平性與保密性。

  “我覺得人機面談的英語題比奧數還難”

  “小升初”面談的題目有哪些?新快報記者了解到,題目並不“刁鑽”,但涉及面較廣。比如,開放性問題包括“人們常說,每個孩子都是一本書,你認為自己是什麼書?”、“談談你對‘拾金不昧獎10%’的看法”;也有邏輯推理題“LIVED is to DEVIL as 6323 is to____”;更有包羅萬象的百科題“有‘江城’之稱的城市是哪一座?”等等。

  “我覺得人機面談的英語題比奧數還難。”白雲區景泰小學六年級學生田果告訴新快報記者,自己的“弱項”是數學,但在人機面談中反而比較有把握,“因為英語聽力不是一邊聽一邊做題,而是整個閱讀題聽完后,才能看到相關的題目,我沒有紙筆,隻能靠腦子記住一些關鍵詞來作答”。

  記者在現場看到,有的孩子在單面環節中過於緊張,沒審清楚題目,當被問及“你認為自己是一本什麼書”時,侃侃而談自己為什麼最喜歡《水滸傳》。有的孩子不適應群面的規則,沉默許久后問組員“那我要干嘛?”也有部分孩子吃了近視不戴眼鏡的虧,瞇著眼睛盯著屏幕好半天,面露難色。

  在家長觀摩室中,家長們對孩子們的表現忍俊不禁的同時,也為他們偷捏冷汗。“我一直在想,如果是我當年面對這些題目,我會怎麼回答,壓力該有多大。”家長鐘兆華表示,面談相較於筆試,雖然能展現每個孩子的個性,但時間太短,無法做到客觀、全面。找工作面試時,多個考官對一個面試者,大人尚感覺壓力頗大,更何況是讓小學六年級學生,“到現場才感受到原來現在孩子要承受的壓力竟這麼大”。

  面談難靠“沖刺” 不少學生五年級就報班

  “我一個月的寒假,才休息了一周。”來自海珠區紅棉小學六年級的鄭同學告訴新快報記者,自己是從六年級才開始准備“小升初”的,班內38個人有20多人在校外報“小升初”的輔導班。而自己除了在輔導機構上課外,平常在家裡也會讓爸媽當考官,每天練習。“我還背了古詩詞、名人名言。”鄭同學說,這是為了應對面談中的提問環節。

  “我們班的家長都很重視‘小升初’,44個同學約有30多個報班。”學生田果坦言,自己善於與人溝通,因此更喜歡面談這一形式,但周圍的同學還是習慣筆試。

  卓越教育小學產品市場負責人張潔嫻透露,自從廣州“小升初”改了規則,報名參加“小升初”課程更加熱門,近兩年人數上升了20%。“因為面談不僅是看表達,更看知識的基礎與廣度、邏輯思維等。”張潔嫻表示,面談很難靠“沖刺”,不少家長學生從五年級便開始報班,進行培訓。

  “小升初”面談 能准備的部分要出彩

  小貼士

  “小升初”的正式面談還剩幾個月,打算報考民校的六年級學生要如何准備?黃小紅支招,准備工作要從以下三方面入手。

  首先,由於不知道面談會考到哪些方面的東西,因此對於語數英的知識,學生需要系統、全面地復習,但不需要深鑽或過於超前。

  “學生應該在面談能夠准備的環節做到更棒。”黃小紅舉例,基本上每所學校都會讓學生進行自我介紹,那麼學生要准備好三個版本——中文、英文、古文,“此前有個別學校便要求用古文”。與此同時,自我介紹要有較高的立意,一般人都隻會簡單地介紹自己的學校、愛好、家庭成員,但出彩的、拿高分的自我介紹,要麼形式有創意,要麼內容有立意。

  “學生面談的差距往往不在學科知識的掌握,而是回答的深度。”黃小紅解釋,像此前有道題目是“你會用哪個科目形容自己”,大部分學生是哪個科目擅長,就回答哪個科目,以分數好壞作為聯系。但有個學生回答的是繪畫,原因是“畫畫能帶來極大的愉悅,且希望我的人生是由自己來描繪”,“這樣的答案就會立刻在眾多回答中跳出來,拿到高分”。

  此外,黃小紅表示,在群面過程中,學生既要爭取做領導者,又要學會虛心禮讓。“隨時隨地都是考場。”她表示,有時候面談也會看學生的禮節是否到位。

  假期學校不補課 高三學生回校自習

  相關新聞

  早在寒假剛開始不久時,教育部門便三令五申,假期間禁止有償補課。而廣州市的初三生、高三生更是放了“足額”的假期。學校不補課,不代表中考生、高考生便能輕鬆過寒假。

  天河區某中學葉老師告訴記者,雖然不補課,但放假前各科老師給初三學生布置了“足量”的作業,為的是避免作業太少,一些不自覺學習的學生荒廢假期,開學之后難收心。

  “我們班大部分的同學都回校自習。”華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高三學生陳同學透露,學校的圖書館除了年廿九至初六外,其余時間都對學生開放。高三年級不少學生都會在假期到圖書館自習,“我們年級500多人,每天有100多人回來”。陳同學表示,在家學習容易犯懶,“誘惑”太多,“經常學著學著就去吃零食或者睡大覺,效率不高,在學校與同學一起學習更有氛圍”。

(責編:王藝錠、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