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神”教你演講:“學會說故事,增強畫面感”

留學國外,學習與社交的模式甚至評價的標准,都與國內課堂非常不同。無論是課堂討論、小組作業闡述、論文答辯,還是學生會席位競選、募捐拉票、求職演說等等,都對學生個人的公眾演講能力有相當高的要求。學生越能自信自如地表達觀點,越會受國外同學和老師的重視與贊賞。因此,留學前有針對性地提高公眾演講技巧很有必要。
■新快報記者 李楊 通訊員 黃韻芝
緊張,是因為缺乏說話的欲望
“要克服緊張,就想想有什麼是特別想說的話”
公眾演講,是一項特別的能力,而且看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很多人平時說話清楚利索,可一上演講台,就會緊張不安,出現腳步抖動、手掌冒汗、腹部痙攣、腦袋空白等情況。
享有“辯論之神”“寶島辯魂”稱號的黃執中老師,近日在啟德職場進階導師系列課程的第二場中表示,緊張是人站在台上演講時正常的生理反應。“以前有過一些教人不緊張的‘偏方’,例如把台下所有人都當成南瓜、西瓜,但這堆南瓜、西瓜是會動的。而且這種技巧其實就是讓演講者眼中沒有人。演講不是在跟人說話,這種演講就注定很無聊。”
演講時緊張,除了是人體生理反應外,還是因為缺乏說話的欲望,不知道說什麼,才會緊張。“即使是最害羞的姑娘,跟男朋友、老公、爸媽吵架的時候,都不會緊張,那是因為訴說的欲望蓋住了害怕。所以,要克服緊張,就要想想有什麼是真正要與別人分享的,有什麼是特別想說的話。”黃執中認為,演講其實並沒有那麼多框架,但學會說有趣、新奇的故事,可以降低演講難度。
演講技巧就這 5招
招數一:學會說故事
“所有演講者都要學會說故事,因為每個人都愛聽故事,不會輕易打斷講故事的人,也不會聽了一半就不聽。”黃執中說,成功復述出一個故事其實並不難,人類本來就是說故事的生物,隻要熟悉故事的本質,即使之前一次也沒說過,也能表達出來。
比如,一個人即便隻聽了一兩遍白雪公主的故事,通常就能較為完整地復述出來,不會突然忘詞,也不會少說了皇后、魔鏡、毒蘋果、王子、七個小矮人等關鍵元素。再比如,在求職時,如果能講一個屬於自己的真實的故事,一般都不會忘詞,並且一定會比講自己叫什麼、來自哪裡、畢業於哪所學校等標簽符號,更讓招聘官印象深刻。因為他能跟著你的故事了解你是誰。“一個好的故事,可以作為一個開端,引發很多話題。”
招數二:善用語氣、動作與表情
黃執中介紹,有研究表明,演講過程中,在決定對方實際上吸收到什麼的決定因素中,真正的演講內容隻佔7%,而動作與表情佔了55%,聲音與語氣佔了38%。“在日常生活中,判斷一個人說話的真實意思,其實是靠他展現出的表情和動作。比如,一個女生問你,她剛買的衣服好不好看,其實她真正想聽的,不是‘好看’二字,而是你的反應。你回答的內容隻佔7%,而你的態度才是決定因素。”
在黃執中的經驗裡,很夸張地發出“哇”的贊嘆語,女生的反應就會很滿意。“你接下來講什麼都不重要了。因為她要的其實就是‘哇’,而不是后面專業的評論。”
招數三:故事要揀有趣、新奇甚至神奇的講
黃執中指出,想說好故事,可以揀令人覺得有趣、好奇,或是新奇甚至神奇的講,越走向一般人想不到的結局的越好。
他舉例說,比如在對小學生進行健康教育,介紹維生素C的重要性時,如果不斷地宣傳維生素的功效,會顯得枯燥、無聊,學生也記不住。但如果換個說法,問小學生為什麼傳統文化中海盜的形象都是滿口爛牙,學生就會因為好奇而立即產生興趣。這時告訴他們海盜在大航海時代因為食物中缺乏新鮮蔬果,一上陸地又隻補充肉類和面包,因而缺少維他命C,90%的船員都因此得上壞血病而死的故事,就能讓孩子們在奇趣的故事中不知不覺了解到維生素的重要性,而且不容易忘記。
招數四:少許細節能產生畫面感
細節是個巧妙的東西。沒有則顯得很平淡,但處處都是細節,又使故事顯得繁瑣。黃執中指出,要讓人對故事有印象,可以在一兩個地方加點細節,更容易產生畫面感。
“比如,在描述一個老太太因為收了假鈔,還被人罵,氣得不輕的故事時,可以多花幾句描述她的細節:‘老太太六十來歲的樣子,手瘦瘦的,肩上吊著一個包,因為被氣得手發抖,那個包也隨之不停地抖動’。這樣聽的人很容易在腦海中形成畫面感,因此對這個事情印象深刻。”
招數五:允許自己說錯話
在演講中,還有一個有趣的原則。如果演講者不允許自己說錯一句話,那麼這場演講很大程度上不會很精彩。“要做到完全沒有任何風險,就等於完全沒有任何亮點。”
黃執中表示,“技能往往都與失敗為伍,演講者要允許自己失敗。如果所有人都能很快聽懂,雖然安全,但也証明演講內容太淺;如果一定要所有人每時每刻都認真聽,除非故事太八卦或你是非常重要的人物。”
他建議,不要為說錯一句話而耿耿於懷,或者一直盯著個別走神的人,心裡總想著怎麼改正這個錯誤,這樣壓力會很大,影響發揮。“基本不可能讓所有人都100%喜歡我講的內容,但我們可以為自己定一個收聽率。比如,在學校講課的收聽率達到90%即可,在對不熟悉且年齡跨度較大的聽眾群演講時,收聽率設定為70%就行。”
黃執中還支招說,演講時盯著那些認真聽並給予反應的人,是演講信心的來源。“一旦發現收聽率變低了,我會講個笑話,換一段內容,吸引大家重新關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