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老師廢牛仔布"畫"肖像 指甲大布片為"顏料"【2】

破布作畫得到大師認可
8年時間,王小雷的“牛仔畫”做得越來越精致。去年11月的世界紡織大會由武漢紡織大學承辦,根據8位主講嘉賓的照片,王小雷用破舊牛仔布拼出他們的畫像,做成中國傳統的卷軸畫送給他們。
主講嘉賓之一,澳大利亞南威爾士大學紡織品物理主席羅恩·波斯特爾至今還將王小雷送給他的畫像挂在辦公室。羅恩教授說,“以前也會有朋友送一些字畫,但我看過就放在一邊了。這個就不一樣,是廢舊的牛仔布拼成的我的照片,很環保很時尚。每當有客人到我的辦公室,我都會給他們介紹這幅作品。”
王小雷的“牛仔畫”還吸引了日本服裝設計界鼎鼎有名的文化學園大學校長濱田勝宏的目光。去年年底,濱田勝宏特地到王小雷的工作室考察。上周,他發來郵件,邀請王小雷帶著作品到日本文化學園大學舉辦展覽。
王小雷的作品也吸引了國內一些企業的目光。山東一家代理生產全球頂級奢侈品的紡織公司聽說后,寄來一大箱邊角余料,希望王小雷能給這些廢棄的裁床余料新的“生命”﹔杭州一家國際知名絲綢公司的老總將公司的高端布料的余料寄過來,不僅主動為他的研究提供大力支持也商討今后的合作空間……
武漢紡織大學服裝學院的王小雷副教授花8年時間,收集了數萬條破牛仔褲,將它們打造成獨一無二的“牛仔布畫”。上周,日本文化學園大學發來邀請函,請王小雷到日本辦展覽。
記者親歷牛仔布作畫
拼了一整天
還沒拼出眉毛
拼“牛仔畫”到底有多難?記者3月13日在王小雷的工作室親自試了一把。當時桌上正好放著王老師近期准備完成的作品:央視主持人畢福劍的畫像。第一步:在繪紙或畫布上畫出形象輪廓,這一步王老師已經完成了﹔第二步是找出代表性部位將顏色固定下來﹔第三步是局部作畫、貼布貼。記者開始計劃用半天時間,完成“畢姥爺”的臉部輪廓,看著桌上8個盒子裝著不同色階的牛仔布,記者傻眼了。到底先用哪種顏色呢?經王老師指點,記者先將不同色階的破布剪成指甲蓋的正方形,再對照打印照片的顏色,一種一種嘗試。歪曲的眉毛得先剪出眉毛的紙質模版,再用牛仔布剪成相同的形狀,一邊的眉毛就有兩三種顏色過渡,貼了撕,撕了又貼。近看覺得可以,一拿遠,色彩又顯得很突兀,不記得重復了幾百次,眼睛都快看花了。一天下來的成績是:一邊眉毛都沒貼完。
兩米多高的作品,要用1萬多片指甲蓋大小的牛仔布拼成。(文/本報記者李芳 通訊員侯慶 圖/本報記者何曉剛)
(來源:武漢晚報)
![]() |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