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近日印發

培訓機構不得佔用假日組織學科類培訓

2021年07月25日08:10 | 來源:北京青年報
小字號
原標題:培訓機構不得佔用假日組織學科類培訓

  校外培訓機構不得佔用國家法定節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組織學科類培訓﹔線上培訓結束時間不晚於21點﹔學科類培訓機構一律不得上市融資……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北青報記者注意到,《意見》中明確提出了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主要任務和重大措施。在全面壓減作業總量和時長、提升學校課后服務水平、從嚴治理全面規范校外培訓行為、大力提升教育教學質量以及強化配套治理,提升支撐保障能力等方面做出要求,切實提升學校育人水平,持續規范校外培訓(包括線上培訓和線下培訓)。

  減輕學生過重作業負擔

  小學生在校內基本完成書面作業

  在全面壓減作業總量和時長,減輕學生過重作業負擔方面,《意見》提出,健全作業管理機制。學校要完善作業管理辦法,加強學科組、年級組作業統籌,合理調控作業結構,確保難度不超國家課標。建立作業校內公示制度,加強質量監督。嚴禁給家長布置或變相布置作業,嚴禁要求家長檢查、批改作業。

  鼓勵布置分層、彈性和個性化作業,堅決克服機械、無效作業,杜絕重復性、懲罰性作業。

  《意見》提出,教師要指導小學生在校內基本完成書面作業,初中生在校內完成大部分書面作業。教師要認真批改作業,及時做好反饋,加強面批講解,認真分析學情,做好答疑輔導。不得要求學生自批自改作業。學校和家長要引導學生放學回家后完成剩余書面作業,進行必要的課業學習,從事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開展適宜的體育鍛煉,開展閱讀和文藝活動。個別學生經努力仍完不成書面作業的,也應按時就寢。

  從嚴治理規范校外培訓

  不得開展面向學齡前兒童的線上培訓

  在堅決壓減學科類校外培訓方面,《意見》要求各地不再審批新的面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現有學科類培訓機構統一登記為非營利性機構。對現有學科類培訓機構重新審核登記,逐步大大壓減,解決過多過濫問題﹔依法依規嚴肅查處存在不符合資質、管理混亂、借機斂財、虛假宣傳、與學校勾連牟利等嚴重問題的機構。合理利用校內外資源。鼓勵有條件的學校在課余時間向學生提供興趣類課后服務活動,供學生自主選擇參加。課后服務不能滿足部分學生發展興趣特長等特殊需要的,可適當引進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參與課后服務,由教育部門負責組織遴選,供學校選擇使用,並建立評估退出機制,對出現服務水平低下、惡意在校招攬生源、不按規定提供服務、擾亂學校教育教學和招生秩序等問題的培訓機構,堅決取消培訓資質。

  《意見》要求,強化培訓收費監管。堅持校外培訓公益屬性,充分考慮其涉及重大民生的特點,將義務教育階段學科類校外培訓收費納入政府指導價管理。通過第三方托管、風險儲備金等方式,對校外培訓機構預收費進行風險管控,加強對培訓領域貸款的監管,有效預防“退費難”、“卷錢跑路”等問題發生。

  在強化督促檢查和宣傳引導方面,《意見》要求,建立責任追究機制,對責任不落實、措施不到位的地方、部門、學校及相關責任人要依法依規嚴肅追究責任。各地要設立監管平台和專門舉報電話,暢通群眾監督舉報途徑。

  各地在做好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雙減”工作的同時,還要統籌做好面向3至6歲學齡前兒童和普通高中學生的校外培訓治理工作,不得開展面向學齡前兒童的線上培訓,嚴禁以學前班、幼小銜接班、思維訓練班等名義面向學齡前兒童開展線下學科類(含外語)培訓。不再審批新的面向學齡前兒童的校外培訓機構和面向普通高中學生的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

  嚴格按課程標准零起點教學

  教師課后表現作為職稱評聘參考

  《意見》在提升教學質量方面明確,要促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積極推進集團化辦學、學區化治理和城鄉學校共同體建設,充分激發辦學活力,整體提升學校辦學水平,加快縮小城鄉、區域、學校間教育水平差距。

  《意見》要求,學校要開齊開足開好國家規定課程,積極推進幼小科學銜接,幫助學生做好入學准備,嚴格按課程標准零起點教學,做到應教盡教,確保學生達到國家規定的學業質量標准。學校不得隨意增減課時、提高難度、加快進度﹔降低考試壓力,改進考試方法,不得有提前結課備考、違規統考、考題超標、考試排名等行為﹔考試成績呈現實行等級制,堅決克服唯分數的傾向。

  深化高中招生改革。堅持以學定考,進一步提升中考命題質量,防止偏題、怪題、超過課程標准的難題。逐步提高優質普通高中招生指標分配到區域內初中的比例,規范普通高中招生秩序,杜絕違規招生、惡性競爭。

  《意見》還提到要保障學校課后服務條件。課后服務經費主要用於參與課后服務教師和相關人員的補助,有關部門在核定績效工資總量時,應考慮教師參與課后服務的因素,把用於教師課后服務補助的經費額度,作為增量納入績效工資並設立相應項目,不作為次年正常核定績效工資總量的基數﹔對聘請校外人員提供課后服務的,課后服務補助可按勞務費管理。教師參加課后服務的表現應作為職稱評聘、表彰獎勵和績效工資分配的重要參考。

  文/本報記者 武文娟

  重點

  線上培訓機構不得提供和傳播

  “拍照搜題”等不良學習方法

  《意見》對培訓機構做出諸多明確的要求,包括:嚴禁超標超前培訓,嚴禁非學科類培訓機構從事學科類培訓,嚴禁提供境外教育課程﹔依法依規堅決查處超范圍培訓、培訓質量良莠不齊、內容低俗違法、盜版侵權等突出問題。嚴格執行未成年人保護法有關規定,校外培訓機構不得佔用國家法定節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組織學科類培訓。培訓機構不得高薪挖搶學校教師﹔從事學科類培訓的人員必須具備相應教師資格,並將教師資格信息在培訓機構場所及網站顯著位置公布﹔不得泄露家長和學生個人信息。

  此外,要求線上培訓要注重保護學生視力,每課時不超過30分鐘,課程間隔不少於10分鐘,培訓結束時間不晚於21點。積極探索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合理控制學生連續線上培訓時間。線上培訓機構不得提供和傳播“拍照搜題”等惰化學生思維能力、影響學生獨立思考、違背教育教學規律的不良學習方法。聘請在境內的外籍人員要符合國家有關規定,嚴禁聘請在境外的外籍人員開展培訓活動。

  學科類培訓機構一律不得上市融資

  現有學科類培訓機構登記為“非營利”

  根據《意見》,各地不再審批新的面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現有學科類培訓機構統一登記為非營利性機構。對原備案的線上學科類培訓機構,改為審批制。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要對已備案的線上學科類培訓機構全面排查,並按標准重新辦理審批手續。未通過審批的,取消原有備案登記和互聯網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証(ICP)。對非學科類培訓機構,各地要區分體育、文化藝術、科技等類別,明確相應主管部門,分類制定標准、嚴格審批。

  此外,還將依法依規嚴肅查處不具備相應資質條件、未經審批多址開展培訓的校外培訓機構。學科類培訓機構一律不得上市融資,嚴禁資本化運作﹔上市公司不得通過股票市場融資投資學科類培訓機構,不得通過發行股份或支付現金等方式購買學科類培訓機構資產﹔外資不得通過兼並收購、受托經營、加盟連鎖、利用可變利益實體等方式控股或參股學科類培訓機構。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義務教育階段學科類校外培訓收費將納入政府指導價管理,科學合理確定計價辦法,明確收費標准,堅決遏制過高收費和過度逐利行為。通過第三方托管、風險儲備金等方式,對校外培訓機構預收費進行風險管控,加強對培訓領域貸款的監管,有效預防“退費難”、“卷錢跑路”等問題發生。這項工作確定北京市、上海市、沈陽市、廣州市、成都市、鄭州市、長治市、威海市、南通市為全國試點,其他省份至少選擇一個地市開展試點。

  各類平台不刊發校外培訓廣告

  教育部門要求免費提供線上學習服務

  《意見》特別提出,要做好培訓廣告管控。中央有關部門、地方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加強校外培訓廣告管理,確保主流媒體、新媒體、公共場所、居民區各類廣告牌和網絡平台等不刊登、不播發校外培訓廣告。不得在中小學校、幼兒園內開展商業廣告活動,不得利用中小學和幼兒園的教材、教輔材料、練習冊、文具、教具、校服、校車等發布或變相發布廣告。依法依規嚴肅查處各種夸大培訓效果、誤導公眾教育觀念、制造家長焦慮的校外培訓違法違規廣告行為。

  與此同時,要求教育部門做強做優免費線上學習服務。根據《意見》,教育部門要征集、開發豐富優質的線上教育教學資源,利用國家和各地教育教學資源平台以及優質學校網絡平台,免費向學生提供高質量專題教育資源和覆蓋各年級各學科的學習資源,推動教育資源均衡發展,促進教育公平。各地要積極創造條件,組織優秀教師開展免費在線互動交流答疑。各地各校要加大宣傳推廣使用力度,引導學生用好免費線上優質教育資源。

  各年級要求嚴控作業時長

  學生完不成作業也應按時就寢

  對於全面壓減作業總量和時長,減輕學生過重作業負擔,《意見》提出了若干重點要求,包括:學校要合理調控作業結構,確保難度不超國家課標。建立作業校內公示制度,加強質量監督。嚴禁給家長布置或變相布置作業,嚴禁要求家長檢查、批改作業。分類明確作業總量。學校要確保小學一、二年級不布置家庭書面作業,可在校內適當安排鞏固練習﹔小學三至六年級書面作業平均完成時間不超過60分鐘,初中書面作業平均完成時間不超過90分鐘。

  《意見》明確,教師要指導小學生在校內基本完成書面作業,初中生在校內完成大部分書面作業。教師要認真批改作業,及時做好反饋,加強面批講解,認真分析學情,做好答疑輔導。不得要求學生自批自改作業。

  學校和家長要引導學生放學回家后完成剩余書面作業,進行必要的課業學習,從事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開展適宜的體育鍛煉,開展閱讀和文藝活動。個別學生經努力仍完不成書面作業的,也應按時就寢。

  降低考試壓力 防止偏題怪題

  學校不得進行考試排名

  《意見》對於如何確保“學生在校內學足學好”、如何提長課堂教學質量,也做出明確要求,如明確要求學校要開齊開足開好國家規定課程,積極推進幼小科學銜接,幫助學生做好入學准備,嚴格按課程標准零起點教學,做到應教盡教,確保學生達到國家規定的學業質量標准。學校不得隨意增減課時、提高難度、加快進度﹔降低考試壓力,改進考試方法,不得有提前結課備考、違規統考、考題超標、考試排名等行為﹔考試成績呈現實行等級制,堅決克服唯分數的傾向。

  與此同時,還要求深化高中招生改革。各地要積極完善基於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結合綜合素質評價的高中階段學校招生錄取模式,依據不同科目特點,完善考試方式和成績呈現方式。堅持以學定考,進一步提升中考命題質量,防止偏題、怪題、超過課程標准的難題。逐步提高優質普通高中招生指標分配到區域內初中的比例,規范普通高中招生秩序,杜絕違規招生、惡性競爭。

  課后服務結束時間原則上

  不早於當地正常下班時間

  《意見》明確要求,學校必須提升學校課后服務水平,保証課后服務時間,滿足學生多樣化需求。學校要充分利用資源優勢,有效實施各種課后育人活動,在校內滿足學生多樣化學習需求。課后服務結束時間原則上不早於當地正常下班時間﹔對有特殊需要的學生,學校應提供延時托管服務﹔初中學校工作日晚上可開設自習班。學校可統籌安排教師實行“彈性上下班制”。

  與此同時,學校要求制定課后服務實施方案,增強課后服務的吸引力。充分用好課后服務時間,指導學生認真完成作業,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進行補習輔導與答疑,為學有余力的學生拓展學習空間,開展豐富多彩的科普、文體、藝術、勞動、閱讀、興趣小組及社團活動。不得利用課后服務時間講新課。

  按照教育部的要求,課后服務一般由本校教師承擔,也可聘請退休教師、具備資質的社會專業人員或志願者提供。教育部門可組織區域內優秀教師到師資力量薄弱的學校開展課后服務。依法依規嚴肅查處教師校外有償補課行為,直至撤銷教師資格。充分利用社會資源,發揮好少年宮、青少年活動中心等校外活動場所在課后服務中的作用。

  本組文/本報記者 林艷

  問答

  一年內有效減輕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長精力負擔

  中辦、國辦昨天印發《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教育部同日發出十條“答記者問”,圍繞《意見》給予答疑解惑。教育部明確提出,“雙減”就是要堅決制止侵害群眾利益行為,有效緩解家長焦慮情緒。目標是在一年內有效減輕學生過重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長相應精力負擔﹔三年內使各項負擔顯著減輕,教育質量進一步提高,人民群眾教育滿意度明顯提升,在此本報將問答擇要刊發。

  《意見》出台的背景和過程是怎樣的?

  答:義務教育短視化、功利性問題沒有根本解決。

  雖然近年來各地深入開展了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雙減”工作,取得了積極成效,但現在義務教育最突出的問題之一,還是中小學生負擔太重,短視化、功利性問題沒有根本解決。一方面是學生作業負擔仍然較重,作業管理不夠完善﹔另一方面是校外培訓仍然過熱,超前超標培訓問題尚未根本解決。這些問題導致學生作業和校外培訓負擔過重,家長經濟和精力負擔過重,嚴重對沖了教育改革發展成果,社會反響強烈。

  黨中央對上述問題高度重視,對“雙減”工作作出了重要決策部署。《意見》起草組先后赴北京、上海等地進行實地調研,開展了10個省份100個區縣1.86萬家培訓機構、68萬名學生和74萬名家長的大數據評估,會同有關部門認真做好研判,搞清因果鏈,理清責任鏈,弄清路徑鏈。《意見》主要政策經過充分論証,廣泛吸收採納了各方的意見建議。

  “雙減”的總體思路和目標是什麼?

  答:要有效減輕家庭教育支出、緩解家長焦慮情緒。

  教育部明確,要在一年內使學生過重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長相應精力負擔有效減輕,三年內使各項負擔顯著減輕,教育質量進一步提高,人民群眾教育滿意度明顯提升。

  “雙減”工作的總體思路,要著眼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強化學校育人主體地位,深化校外培訓機構治理,堅決制止侵害群眾利益行為,有效緩解家長焦慮情緒,構建教育良好生態。一是源頭治理。充分發揮學校主陣地作用,堅持應教盡教,著力提高教學質量、作業管理水平和課后服務水平,讓學生學習更好回歸校園,在校內“吃飽”“吃好”,減少參加校外培訓需求。二是系統治理。不僅聚焦在作業和校外培訓兩個方面,在加強課后服務、減輕考試壓力、完善質量評價、營造良好生態等方面同樣作出部署,系統推進、全鏈條推進“雙減”工作。三是綜合治理。建立“雙減”工作專門協調機制,加強部門間統籌,集中組織開展專項治理行動,形成有效工作合力,統籌學校、社會、家庭力量形成三位一體育人格局。四是依法治理。深入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精神,在法律的框架內明確各項政策,做到有法可依、依法治理。

  如何進一步提升課后服務水平?

  答:增加對學生的吸引力,可引進非學科類校外機構參與課后服務。

  長期以來,義務教育學校特別是小學“三點半”放學現象,帶來了家長因未到下班時間接孩子難的問題,有的還因此把孩子送到校外培訓機構,增加了過重校外負擔,造成了“校內減負、校外增負”,已經成為了社會廣泛關注的熱點問題。

  《意見》明確要求,一是解決家長上班時間無法接送的后顧之憂。延長課后服務時間,課后服務結束時間原則上不早於當地正常下班時間,對有特殊需要的學生提供延時托管服務,初中學校工作日晚上可開設自習班。二是滿足學生個性化需求。三是拓展課后服務資源。課后服務通過聘請退休教師、具備資質的社會專業人員或志願者提供,組織區域內優秀教師到師資力量薄弱的學校提供服務,並充分發揮社會資源,發揮好少年宮、青少年活動中心等校外活動場所在課后服務中的作用,讓學生享受到更多優質的課后服務資源。可探索適當引進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參與課后服務,由教育部門負責組織遴選,供學校選擇使用,並建立評估退出機制。四是加大對課后服務教師和人員的激勵,推行教師“彈性上下班”制,加強對參與課后服務教師和人員的激勵。

  文/本報記者 雷嘉

(責編:郝孟佳、王欲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