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專家解讀高考政策新變化 綜合素質入檔案

2014年09月05日09:09    來源:南方日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專家解讀高考政策新變化 綜合素質入檔案

  將於2017年起全面推進的《國務院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4日公布,對高考的內容、形式、錄取、管理等環節進行了全新設計和部署,其中不分文理科、英語一年兩考、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六選三”計入高考總分、取消藝體特長生加分等多項新變化備受關注。南方日報記者4日採訪了多位業內專家、學者對《意見》進行解讀。

  改革考試形式內容

  高考不分文理 計分實行3+3

  《意見》:增強高考與高中學習的關聯度,考生總成績由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3個科目成績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3個科目成績組成。保持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科目不變、分值不變,不分文理科,外語科目提供兩次考試機會。計入總成績的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科目,由考生根據報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長,在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選擇。

  解讀:教育部高考命題資深專家、華南師范大學教授張敏強認為,中學就分文理科對學生來說是不利的,“中學階段就是要全面掌握最基本的知識,包括語言方面的能力,還有邏輯思維能力等。”因此,取消文理分科是恰當的。

  那麼取消文理分科后,高校不同專業該怎麼錄取?對此,張敏強說,取消文理分科,以前數學要考,現在一樣要考,只是高校在選拔學生時,文科專業可能要求數學成績是B就可以了,理科專業則要求A。

  增加全國卷省份 異地高考更有戲

  《意見》:改進評分方式,加強評卷管理,完善成績報告。加強國家教育考試機構、國家題庫和外語能力測評體系建設。2015年起增加使用全國統一命題試卷的省份。

  解讀:張敏強指出,各省自主命題10多年來,確實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命題隊伍穩定性不夠、命題質量參差不齊等。自主命題省份逐步減少,以后統考由國家命題是必然的趨勢,國家也可以命多套題。張敏強說,“各省重點抓好會考工作,全國統考交給國家,這樣就明確了,也能保証水平。”

  張敏強稱,目前高考考試形式和內容的具體方案還沒出來,錄取時統一考試、高中學業水平考試以及綜合素質評價各佔多大比例還不清楚。為此,他建議,各省在做好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時,要重新定位和審視考試機構,促進基礎教育的發展。“高中學業水平考試不是要刁難學生,也不是為了要考哪個大學哪個專業而設置的考試,而是一種共性的、最基礎的考試。”

  北京理工大學教育研究院教授楊東平,是國家教育咨詢委員會委員、國家考試指導委員會委員,參與了此次招生考試制度改革方案的制定。楊東平認為,現在主張恢復全國統一試題的聲音很高,這有利於化解異地高考成績可比性的難題,有利於考試公平高效。“目前全國16個省份獨立分省命題,據調查,其中10個左右省份希望恢復全國統一命題。”楊東平說,當年很多省份是在教育部統一安排下開始獨立命題的,目的是分散考試安全的壓力,而不是為了實現教育多樣化。

  學業水平要測試 綜合素質入檔案

  《意見》:學業水平考試主要檢驗學生學習程度,是學生畢業和升學的重要依據。各地要合理安排課程進度和考試時間,創造條件為有需要的學生提供同一科目參加兩次考試的機會。建立規范的學生綜合素質檔案,客觀記錄學生成長過程中的突出表現,注重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主要包括學生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興趣特長、社會實踐等內容。

  解讀:綜合素質評價方面,張敏強透露,目前國家正在做綜合素質評價評估平台,各地也都在探討和實踐,將對學生平時的品德、社會服務等進行累計。現在學生有統一的學號,制定一定的評價指標之后,在評估平台上,老師、校長、學生可以去平台記錄登記。高校可以根據專業需求做參考,比如文科專業,學生若參加了一些調查,那麼可以傾斜﹔而理科則可以參考學生參加各種競賽的情況等來評估。

  楊東平認為,將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納入高考,目前在安全性、公平性、公正性以及是否增加學生負擔等方面有一些不同意見。這一方案的實施效果,與各省基礎教育水平等有直接關系,所以在上海、浙江兩個地方試點是非常必要的。

  不過,楊東平提出,學業水平考試的科目是高一、高二學完就考,還是像高考一樣放在一起考,哪種對考生而言壓力更小,這些要在試點后再進行調查,最終確定以何種形式推廣。

  改進招生計劃分配

  提高中西部和人口大省錄取率

  《意見》:提高中西部地區和人口大省高考錄取率。繼續實施支援中西部地區招生協作計劃,在東部地區高校安排專門招生名額面向中西部地區招生。部屬高校要公開招生名額分配原則和辦法,合理確定分省招生計劃,嚴格控制屬地招生比例。2017年錄取率最低省份與全國平均水平的差距從2013年的6個百分點縮小至4個百分點以內。

  解讀:招生計劃分配方式調整,是否意味著以后廣東考生上好大學的比例會有所上升?對此,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華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原校長吳穎民認為,改進招生計劃分配方式,有望提高廣東考生一本錄取率。

  吳穎民指出,招生計劃分配這幾年一直很受關注,這是最為體現公平的領域。“之前區域、城鄉入學機會存在差距,改進招生計劃分配方式是一個重大突破,而且還提出了時間表。東部高校為中西部學子留專門名額、進一步提高中西部地區和人口大省高考錄取率、部屬高校嚴控屬地招生比例等都是很實在的措施。”吳穎民說,“廣東一直以來一本錄取率都比較低,這次招生計劃分配辦法的改革是非常利好的消息,我相信會大幅度提高廣東考生的一本錄取率。”

  改革招生錄取機制

  取消藝體特長加分 加分項目大“瘦身”

  《意見》:大幅減少、嚴格控制考試加分項目,2015年起取消體育、藝術等特長生加分項目。地方性高考加分項目由省級人民政府確定並報教育部備案,原則上隻適用於本省(區、市)所屬高校在本省(區、市)招生。

  解讀:教育部負責人指出,我國從上世紀50年代起就實行考試加分政策,一類是補償性的,一類是鼓勵性的。但在實施過程中,出現加分項目過多、分值過大特別是資格造假等問題。這次改革主要採取3項措施。一是大幅減少、嚴格控制考試加分項目,2015年起取消體育、藝術等特長生加分項目。確有必要保留的加分項目,應合理設置加分分值。二是地方性高考加分項目由省級人民政府確定並報教育部備案,原則上隻適用於本省(區、市)所屬高校在本省(區、市)招生。三是加強考生加分資格審核,嚴格認定程序,做好公開公示,強化監督管理。2014年底,教育部將出台進一步減少和規范高考加分項目和分值的意見。

  自主招生嚴控規模 安排在高考后進行

  《意見》:2015年起推行自主招生安排在全國統一高考后進行。申請學生要參加全國統一高考,達到相應要求,接受報考高校的考核。試點高校要合理確定考核內容,不得採用聯考方式或組織專門培訓。建立招生問責制,2015年起由校長簽發錄取通知書,對錄取結果負責。

  解讀:2003年國家啟動自主招生試點,目前試點高校共90所,招生人數約佔試點高校招生總數的5%,2013年選拔錄取了2.5萬人。這次改革提出了進一步完善和規范自主招生的措施。一是申請學生要參加全國統一高考,達到相應要求,接受報考高校的考核。二是試點高校合理確定考核內容,不得採用聯考方式或組織專門培訓。三是規范並公開自主招生辦法、考核程序和錄取結果。四是嚴格控制自主招生規模。五是從2015年起推行自主招生安排在全國統一高考后進行。

  成績公布后填志願 逐步取消錄取批次

  《意見》:推行高考成績公布后填報志願方式。創造條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錄取批次。改進投檔錄取模式,推進並完善平行志願投檔方式,增加高校和學生的雙向選擇機會。2015年起在有條件的省份開展錄取批次改革試點。

  解讀: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一直以來高度關注錄取制度改革。熊丙奇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錄取制度改革方面有兩個比較大的變化,一是自主招生在高考之后進行,這符合我們一直的呼吁,二是取消高校招生錄取批次。”

  熊丙奇稱,高校錄取批次往往容易成為用人單位常設的門檻,取消招生錄取批次釋放出良好的信號,但要做到並不容易,“有兩種取消的可能,一種是主動取消,現在一本、二本靠錄取控制線招生,要取消可能就是二本和三本合並招生,不再分這麼多個批次,但要一本和二本合並招生可能性不大。第二種就是高校自主招生,像美國的大學一樣,採用自主招生,不分批次。

  楊東平則指出,錄取批次只是一個工作手段,過去依靠手工錄取,沒有網絡平台,工作量比較大,所以才會採取分批次錄取的形式,現在反而變成了學校檔次的標簽。如今錄取手段已經電子化,取消錄取批次不存在技術難題,再保留錄取批次已沒有必要。

  ■延伸

  部分改革措施廣東已先行

  不少業內人士和細心的網友發現,在這一連串的新舉措中,比如“高中學業水平考試以等級呈現”等,早已在廣東先行先試。

  廣東的高中學業水平考試2009年已開始實施,2010年起“一年兩考”。而與高考改革方向吻合的是,廣東的學業水平考試根據分數評定等級,具體分為四個等級:24分及以下不給等級、25∼49分為D、50∼69分為C,70∼84分為B、85∼100為A。

  同樣,廣東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的等級成績也與高考錄取直接挂鉤。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廣東的應屆生也有兩次參加學業水平測試的機會,第一次是在高二第二學期,第二次是在高三(翌年1月報考)。

  “高職院校分類考試錄取,廣東這幾年也一直在做。”廣東省教育考試院副院長黃友文介紹。據了解,廣東已經實行的高職院校分類考試具體分為兩個層面:首先,考試形式方面,包括統一考試和學校自主招生﹔其次,招生對象方面,分為面向普通高中的高考,和面向中職學生的“3+職業証書”考試。

  黃友文說,從改革試點情況看,目前亟需解決的主要問題是如何引導更多學生報考,糾正家長考生對於職業教育學校的固有“偏見”。

  ■權威訪談

  省教育考試院副院長黃友文:

  高考改革意見有四大突破

  高考專家、省教育考試院副院長黃友文在接受南方日報記者採訪時認為,《國務院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有四大突破:

  第一,建立和完善高中學業水平考試。這有利於促進中學按照國家課程標准去完成教育,學生按照要求國家課程標准去學習學科知識,尤其是對於完善學生的知識結構和學生以后的成長都十分有利。“改革的著重點在於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黃友文說,現有招生考試制度的一大弊病是文理分科,造成學生偏科,新方案有利於糾正偏科問題。從國家層面來看,這也有利於我國人才培養,有利於每個人完善知識結構和提高素質。

  第二,高校招生分類考試。黃友文認為,分類考試實際上有兩個層面:普通高校本科層次,實行“兩個依據+一個參考”,即高考+學業水平考試,再加上綜合評價。專科層面,高職院校實行學業水平考試加上技能考核。實行本科和專科錄取分開,可以解放一部分學生。有利於解放一部分不是研究型的學生,將他們轉向應用型、技能型人才,這對學生也有好處。同時還可解決本科院校和專科院校“一張卷”的問題,有利於高校更科學地選拔人才。

  第三,建立綜合素質評價制度。黃友文認為,作為改革舉措之一,盡管綜合素質評價只是作為高校錄取的參考,並且在現有的社會現實,這一改革措施存在較大的爭議,主要是在社會誠信機制不夠完善的情況下,如何進一步提高誠信度的問題。具體操作性問題。但黃友文認為,盡管這些爭議客觀存在,但這一步畢竟已經邁出,相信會在實踐中逐步完善。

  第四,多元錄取。此次改革突破了僅靠一次統考定終身。除了以統考為主體,自主招生、自主選拔和學校選拔等選拔人才的渠道也是暢通的。它表明,選拔人才可實行多元評判標准,隻要有利於人才選拔就是科學合理的。

  “以上四個突破的意義是方向性的,至於科目減少、分數分值以及如何招考,這些都是技術性問題。隻要有大的方向性共識,技術性問題解決難度就不大。”黃友文還表示,根據此前教育部座談會意見,招生考試制度改革方案有“1+5”配套文件,除了總體的方案外,還會有初中、高中考試制度、招生計劃分配、高中學業水平等,這次公布只是總體方案。

(來源:南方日報)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