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揭秘高考改革方案出台歷程:2010年方案被擱置

2014年09月05日07:31    來源:京華時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揭秘高考改革方案出台歷程:2010年方案被擱置

記者張靈京華時報制圖謝瑤

  從1977年恢復高考以來,我國對於高考所做的改革一直從未停止。從全國統一試卷到全國多份試卷,從單一選拔到多元錄取……回溯37年間高考制度演變,一直在爭議中變革和前行。昨天,隨著《國務院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正式發布,新世紀高考改革的各項思路已逐漸清晰,一項更為全方位、系統的高考改革正在漸次展開。

  出台始末

  2005年上書中央

  回溯這輪高考改革的源頭,可追溯到2005年。

  那年夏天,前教育部長何東昌上書中央,痛陳應試教育之弊,在中央領導的親自批示下,由教育部、中宣部等多個部委牽頭組織啟動了素質教育大調研。其中,由時任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談鬆華牽頭的“高校招生考試制度研究”是一個重要的調研內容。

  在這次歷時一年的調研中,由談鬆華領銜的項目組先后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地召開了11場專題座談,聽取了100多位專家學者,教育行政干部和大、中、小學校長對高考改革的意見,並對比了歐美、東亞以及我國台灣等國家和地區的高考改革實踐,最終完成了《高校招生考試制度改革研究報告》。

  這份報告提出:高考改革“應建立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制度,分離高考承擔的高中畢業水平考試功能﹔將社會化的水平考試納入高考體系﹔建立中學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和社會服務記錄,逐步實行以高考成績為主的多元錄取制度。”並將這一目標最終實現的時間定位在2020年。

  2010年方案擱置

  2010年,教育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正式發布,“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成為高考改革的三大關鍵點,高考改革正式進入“窗口期”。

  也在同一年,國家教育咨詢委員會成立,這是直接向國務院科教領導小組負責的咨詢機構,委員會下設考試招生改革組。談鬆華再次被任命為組長,其他組員還包括廈門大學高教研究所所長劉海峰、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楊東平等多位關注高考改革的專家學者。

  從2010年底開始,考試招生改革組的專家團隊,先后到上海、浙江、福建等16個省市進行調研,召開了近百場座談會,內容涵蓋16個議題,包括考試科目、備考選考、異地高考、分省還是統一命題等,並形成了16個專題、共計80萬字的專題報告。專家組在此基礎上又起草了一個高考改革方案,但由於種種原因,方案在教育部黨組會議討論后被擱置,原因在於“分歧太大”。

  2013年箭在弦上

  進入2013年,在教育部的牽頭下,新一輪高考改革方案制訂工作再次開展,方案經過了數輪討論,幾易其稿,多方征求意見,在“文理分科”、“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納入高考成績”等重大改革措施上,各方爭論很多,遲遲難以通過。

  2013年11月,十八屆三中全會報告出台,高考改革被納入“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重要內容,“不分文理科、外語等科目社會化考試一年多考”等多項具體化的高考改革措施明確被提出。高考改革方案出台已箭在弦上。

  2014年正式發布

  2014年全國兩會期間,教育部長袁貴仁表示,高考改革方案已有初步意見,將力爭在今年7月底之前出台。但直到7月結束,仍無消息。

  8月29日,一則新華社消息再次引起公眾對高考改革方案的關注——當天,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等4份重要文件。

  “這次會議釋放的信號很明確:高考改革方案馬上就要出台。”作為研究高考的專家,廈門大學教育研究院院長劉海峰敏感地捕捉到這一信號。他認為,這次會議也將高考改革方案的出台提升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由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並提交中央政治局審議,這在中國當代高考史上都是一個非常重大的事件。而在過去,考試改革方案基本由教育部牽頭出台,採取單項推進,這次改革注定是一個全方位、系統的改革。

  劉海峰的判斷得到驗証。5天后,《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正式發布。

  歷史流變

  70年代重新恢復高考眾人爭過獨木橋

  我國的高考制度創立於1952年,“文革”期間曾一度中斷。1977年,在鄧小平的直接主持下得到恢復。全國570萬考生一起,走進了闊別11年之久的高考考場。當年共錄取了27.297萬人,高考錄取率僅有4.8%。1978年,又有610萬人參加高考,錄取率僅為7%。兩次總計1180余萬人的招考創下了中國乃至世界考試史上的紀錄。

  當時國家實行計劃經濟,上大學意味著成為國家干部,農村娃可以吃上所謂的“商品糧”。於是,成千上萬的學子,浩浩蕩蕩地爭過“獨木橋”。但由於當時我國高等教育剛剛恢復發展,教育資源稀缺,高校錄取能力十分有限。

  此后的1979、1980兩年,高考錄取率依然低於10%。直到1981年,高考錄取率才達到11%。

  80年代外語納入總分引入標准化考試

  回溯高考改革30余年來,考試內容的改革一直在不斷演變。恢復高考伊始,基本沿用“文革”前的考試辦法,文理分科。由於准備工作來不及,1977年的高考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命題。文理兩類都隻考政治、語文、數學,文科加考史地,理科加考理化。

  在恢復高考的最初幾年,外語在很多省市並未列入總分,而是作為錄取重要參考。

  1984年9月,英語正式被列入高考主考科目。此后的幾十年裡,英語成為了必不可少的考試科目。

  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前,高考基本上是沿用傳統的考試方法。針對高考傳統的命題方法和考試方式的缺陷,我國從美國引進標准化考試。1985年首先在廣東省進行了英語、數學兩科的試點。1988年,這項改革試驗擴大到語文、數學、英語等5個學科,英語科則擴大到全國17個省(市、區),涉及100萬考生。

  經過由點到面的改革實踐,1989年原國家教委決定將標准化考試在全國推行。

  90年代保送計劃實施考試科目多元化

  作為一項全國統一考試,在人們的印象中,高考改革似乎始終未能觸及“大一統”的格局。而事實上,恢復高考后的30余年間,對統一考試、統一招生方式的改革探索始終沒有停止過。

  1984年,我國開始保送生的試點,即由中學推薦,高等學校考核同意,免予參加高考,直接進入高校學習。20世紀90年代初,保送生計劃人數曾一度擴大。但保送過程中出現了中學為了提高名牌大學的升學率,“推良不推優”的傾向,出現了申報作假、干部和教師子女保送比例過高等現象。1999年教育部規定,全國所有保送生都必須參加綜合能力測試。

  另一項重要的改革則出現在考試科目變化上。

  繼1988年上海、浙江先行試點普通高中畢業會考后,1989年7月,原國家教委決定在全國試行高中會考制度,並在會考的基礎上改革高考招生制度。

  當時,教育部門已經注意到,由於一些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對考試結果使用不當,高考升學率成為評估學校、教師和學生的唯一依據,片面追求升學率現象突出,一些學生偏科嚴重,高考客觀上承擔了對高中教育教學有偏頗導向的責任。

  此后,湖南、雲南、海南三省於1991年進行了在高中會考基礎上減少高考科目的改革﹔1995年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都實行了會考后的高考“3+2”科目組設置方案,即語、數、英三科為必考科目,文史類加考政、史﹔理工類加考理、化,每科滿分原始分150分。

  在“3+2”高考科目改革8年后,1999年廣東省率先探索“3+X”高考科目改革方案。語文、數學、外語三門為必考科目,“X”是在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科目中選擇1-2科。此后,各省陸續實施的“3+X”科目方案是“3+文科綜合/理科綜合”,少部分省市實施的是“3+大綜合(或)+1”方案。

  北京市教育考試院副院長臧鐵軍認為,“3+X”科目改革的實施,在客觀上改變了以往全國一張試卷、一種高考模式的狀態,多樣化的高考模式初露端倪。這一改革對考試內容改革起到了前所未有的推動作用。

  21世紀各地自主命題自主招生開始推廣

  “3+X”的推行使得高考大一統的局面開始鬆動。

  2000年,教育部決定實施分省命題,上海、北京率先單獨組織高考命題工作。同年,北京、安徽等省區市試行春季高考改革,一年舉行兩次高考,試圖改變“一考定終身”的格局。但改革帶來的新問題也接踵而至。實行春季高考后,由於參與招生的學校和專業都不理想,以致考生積極性不高。在2004年內蒙古率先取消春季高考后,安徽、北京也相繼選擇退出。

  與此同時,參與自主命題的省份也在逐年擴大,截至今年已有16個省市區全部或部分實現了自主命題。

  統一考試的格局被打破,統一招生方式也在試圖破冰。在連續兩年多所學校試點的基礎上,2003年教育部在北大、清華等22所著名高校擴大自主選拔錄取改革試點。高校在自主考試與面試的基礎上進行初選,入選考生參加全國統考,成績達到學校同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以上的可以由學校決定錄取,招生比例為學校年度本科招生計劃的5%。2006年,全國自主選拔錄取改革試點高校擴大到53所大學。這項改革使高校有了更多的招生自主權,擴大了不拘一格選拔人才的操作空間,同時對於中學實施素質教育有著積極的導向作用。

  至此,“統一考試、分省命題,多元錄取”的高考招生考試格局已初步形成。

(來源:京華時報)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