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裡有什麼,重要嗎
大部分的時間裡,我們看不見自己的檔案,基本上都是由相關部門托管著,因此很多人都表示檔案裡面有什麼不是很清楚。
檔案就好比是人的身份憑証,畢業生的人事檔案由其學籍檔案轉化而來,是大學生在校期間的生活、學習以及各種社會實踐的真實歷史記錄,這其中包含了學歷、獎懲情況、學生體格測試情況等,這對於大學生在就業及其今后的單位選拔都是重要的依據。
“大學生畢業之后,會面對轉正定級、住房補貼發放、出國審查、評職稱等問題,這些都是離不開檔案的。”浙江工商大學就業指導處老師周翔說,“如果你要進國企或者事業單位工作,那麼則需要檔案,而且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材料。如果你沒有檔案且不及時補救,那麼就有可能失去這份工作的機會。”
周翔說,也有存在一些私營企業對檔案不是很重視,他們認為,檔案中的材料不足以反映畢業生的具體個人情況,而且也有很多資料是學生自己填寫的,很難確定信息的真實性。所以,相關部門應該要加強誠信檔案的建立。
怎麼處理檔案,有兩種情況
對於檔案的處理可以分為兩種情況,即畢業后找到工作單位和畢業沒有找到工作單位。
畢業后如果找到工作單位的,就可以放心地將自己的檔案轉移到就業地方的人才市場挂靠。就算以后跳槽,也可以通過發調檔函,能很方便地轉入到就業地的人才市場。但是最好不要將檔案寄送到公司,以防自己離職時檔案被公司扣留。
如果你畢業后沒有找到單位,或者繼續深造,那麼你可以去學校或單位所在地的人才市場挂靠,因為人才市場屬於官方機構,能夠保証檔案的安全。但是當你找到工作的時候,應該要立刻辦理就業手續,以便能及時地轉正評職。
那麼如果面對檔案“失聯”,又該上哪兒去找回檔案呢?“最有效地方法就是回學校開始查。”浙江工商大學就業指導處老師周翔說,學校是學生檔案最原始的地方,因為每份檔案的轉入和轉出都會有詳細的登記,隻要沿著這條線索,就能找回自己的檔案。
另外,周翔認為,實現檔案電子化和網絡化迫在眉睫。如果國家能把這些數據庫同統一起來,那麼就可以建成全面的個人檔案信息。一方面有利於信息貫通,用人單位可以通過檔案管理平台及時、快捷地查詢到檔案信息﹔另一方面也能方面畢業生就業。(本報記者 林曉瑩 實習生 李淋)
(來源:錢江晚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