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发现AI存储设备工作新机制
2025年04月29日08:41 | 来源:科技日报

原标题:韩发现AI存储设备工作新机制
使用电化学随机存取存储设备进行内存计算(艺术图)。图片来源:韩国浦项科技大学
韩国浦项科技大学团队在最新一期《自然·通讯》杂志上发表了下一代人工智能(AI)存储设备的突破性研究,揭示了电化学随机存取存储器(ECRAM)的工作机制。未来,这项技术有望显著提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等设备的AI性能,并延长电池使用寿命。这一进展标志着AI硬件向高效能、低能耗迈出了重要一步。
AI技术的发展对数据处理需求的指数级增长,而现有的计算系统将数据存储和处理分离,导致了大量的时间和能源消耗。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内存计算”概念应运而生。它支持直接在内存中进行计算,从而消除了数据移动的需求,实现了更快、更高效的运算过程。ECRAM作为实现“内存计算”的关键技术,使用离子运动来存储和处理信息,允许连续的模拟型数据存储。
然而,理解ECRAM复杂结构及其高电阻氧化物材料的特性一直是个挑战,这限制了其商业化进程。为了应对这些挑战,研究团队设计了一种基于氧化钨的多端结构ECRAM器件,并利用“平行偶极线霍尔系统”,成功观察到了从超低温(-223℃,50K)到室温(300K)条件下ECRAM内部的电子动力学行为。这是首次发现ECRAM内的氧空位能够产生浅供体态,为电子提供了快速移动的“捷径”。
这项研究表明,ECRAM不仅增加了电子数量,更重要的是创造了一个促进电子传输的环境,即使在极低温度下也能保持稳定,显示了其出色的稳健性和耐用性。
该研究的重大意义在于通过实验详细阐明了ECRAM在不同温度下的开关机制,为ECRAM技术的商业化铺平了道路。(记者张梦然)
(责编:郝孟佳、李昉)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
推荐阅读
打开客户端体验更多服务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