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小麦品质研究与新品种选育团队:
做有用的研究 做有情怀的学人
“身高”不同的十多个冬小麦植株像孩子一样“排排坐”——株高1米多的“北京8号”“北京10号”,株高约1米的“丰抗8号”,株高80厘米左右的“中麦578”……在中国农业科学院的国家小麦改良中心见到中心主任、研究员何中虎时,这位脸上总挂着笑的“60后”先带记者去见了这些他眼中的“孩子”。
这些“孩子”,是何中虎所在的作物科学研究所小麦品质研究与新品种选育团队多年的结晶。“你看这一代代小麦品种,植株的高度明显降低,小麦的平均亩产量也由以前的五六百斤翻倍到现在的五六百公斤。”身为团队首席科学家的何中虎说,陪伴着这些“孩子”的辈出,团队从庄巧生院士建立的冬麦育种组不断发展壮大。如今,一个个优质小麦品种在广袤田野溢着浓浓麦香,润着百姓心田。
“比如‘中麦578’抗病抗高温,高产早熟,现在是黄淮麦区的主栽品种,仅2024年订单收购量就高达110万吨,以每公斤加价约0.2元的订单收购价来算,仅优价部分就实现种植户增收2亿多元!”聊到这,一直语气温和的何中虎顿了顿嗓子,说:“我们就是要做有用的研究,做有情怀的学人!”
“真正为农民增产增收了,才是对我们最高的奖励”
快过年了,当很多人渐渐放下手头工作时,团队河南安阳育种站负责人阎俊研究员和往常一样出门了,目的地依然是他熟悉的育种田。
“冬小麦从播种到成熟需要230天左右,我们也要陪着它们经历秋冬春夏四季。像现在冬小麦处于越冬期,我们得做好田间管理,观察记录小麦的抗寒性,中后期还要看它的抗病性、产量和品质等。”阎俊笑着说。
除了育种田,阎俊还要在十多个品系鉴定点之间奔波,每年的行程超过10000公里。就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重复这些工作,才有了高产优质、多抗广适的小麦新品种。
“觉得枯燥吗?”记者问。
“乐在其中!”阎俊答得干脆,“最开心的就是看到我们选育的品种帮助农户增产增收。能得到老百姓的认可,那种获得感妙不可言!”
这些年,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张勇拥有的这种获得感越来越多。
负责品种推广的张勇,现在和8个小麦主产省区50多个地市的种粮大户成了老熟人,可当初刚接手品种推广工作时,他是“两眼一抹黑”,“当时我们先找到主产区的一些种粮大户,拿出试验田的数据,说服他们先在一小块地上种植看看产量和品质,然后再大面积推广。”
田间地头,既是最好的实验室,也是最好的检验场。
河南省驻马店市平舆县陈集村村民陈小立第一次在村里接触到“中麦578”时,先种了50多亩“打算看看咋样”。“刚开始种的时候心里还是有点忐忑的,不过收获的时候就真的都是满意!”陈小立回忆,当时“中麦578”平均亩产是600多公斤,因为品质好每亩地仅加价收购部分就增收90多元。
“小麦收获后我们既要了解产量,还要去面粉加工企业了解加工品质和营养表现,看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张勇说。
从科研育种到种业企业,再到农户和加工企业,团队基本打通了小麦产业链条,而这也应了何中虎一直以来的理念:“科研的真正目的是服务生产。好的品种要有好的应用,发挥更大的效益。能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真正为农民增产增收了,才是对我们最高的奖励。”
而在打通链条的过程中,团队成员也有所收获,张勇就笑称自己现在是个“多面手”,因为被放在了推广工作的位置上,潜能不断被激发。在这个充满活力、不断进步的集体,每个人都在成长着。
“在与小麦品质斤斤计较的同时,我们的‘品质’也升华了”
团队的实验室和记者想象的有些不同。
磨面机、轧面机、电磁炉、煮锅、烤箱……“这分明是一家‘面食加工厂’嘛!”记者感叹。
“我们平时要磨面、和面,做面条、面包。”何中虎笑着说,他已记不清在实验室吃过多少次面条了。
为何要建立这样的实验室?还是得从品质二字说起。
“你们中国小麦的品质怎么样?”1990年至1992年,何中虎在墨西哥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和美国工作学习,最常被问到的就是这个问题。
当时何中虎回答模糊。因为彼时,国内对小麦品质的“家底”并不清楚。要知道,我国小麦品质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才刚刚起步,缺乏一套可对育种材料进行实验室品质检测与评价的技术体系。
面对差距,何中虎决心把研究目标锁定为培育小麦的优良品种。但“优良”有哪些具体性状表现?1993年,回国到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工作的何中虎,着手小麦品质研究,并把研究的重点放在面条上。
颜色、口感、味道,小麦的什么性状决定着面条的这些品质?何中虎带领团队经过对成千上万样品的品尝、分析、对照、检验,最终确定了包括蛋白质、淀粉特性、颜色在内的3项指标,引入当时新兴的分子标记技术,在基因层次阐释面条品质遗传机理,使品质育种有规律可循。随后,馒头、饺子等主食的评价方法也逐一出炉。
2008年,何中虎主持完成的“中国小麦品质评价体系建立与分子改良技术研究”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张艳在品质研究室工作了29年。“我女儿常跟我开玩笑说,妈妈磨了一辈子面粉、揉了一辈子面。”采访中,张艳骄傲地抬高嗓门,“我就是揉了一辈子面,现在面团一过我的手,我就知道面粉是强筋、中筋还是弱筋。”
张艳做的工作何止揉面?对每个品种的面粉的有关性状表现数据进行全面分析,然后将其反馈给育种人员,才有了一个个脱颖而出的优质小麦品种;将其反馈给张勇这样的推广人员,才让种粮大户和加工企业有了接受新品种的信心,才有了优质品种的大面积推广。“在与小麦品质斤斤计较的同时,我们的‘品质’也升华了。”张艳说。
团队的脚步与时俱进。如今,张艳忙着进行全麦粉研究,“国家最近启动了全谷物行动,我们正研究仅把小麦种皮的最外层扒掉,营养会缺失多少,能不能改善口感,能不能延长保质期,然后把这些信息反馈到加工企业”。
“小麦品质研究的目标,除了让农民多挣钱,还要让民众吃得好吃得健康。”这是何中虎的心声,亦是团队的共识。
在品质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田文斐觉得自己找到了将研究成果真正转化为生产力的宝贵机会。“加入团队这个大家庭后,我的视野更开阔了。团队鼓励我们交流学习,每年都会安排杂交组合配置、收获前的田间育种观摩、收获后的总结与播种计划、年终总结交流等活动。一方面,跨学科的协作让我能从小麦品质提升和功能性开发的角度,系统地完善育种目标,使新品种不仅能满足农艺性状的要求,也能更好地适应消费者对品质的要求;另一方面,通过参与新品种的实际培育,我的研究成果得以从实验室走向田间,真正转化为服务生产的应用成果。”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依靠团队智慧才能应对挑战”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田文斐被团队践行的“做有用的研究,把技术送给农民”的理念深深“唤醒”。
“这个理念深刻影响了我的科研方向和实践方式。比如,育种选择研究材料时,有的人倾向于使用稀有或特殊的小麦品种。虽然这些材料可能在理论研究中更容易获得新颖的学术成果,但与实际生产的关联性较低,推广价值也有限。我们团队优先选择在生产中大面积种植、对农户影响力较大的主流品种作为研究对象。这样研究成果能更直接地和生产实际结合,更有应用价值。”田文斐说。
和田文斐一样,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刘金栋也是2022年加入团队的。“我们虽然来的时间不长,但在这个注重年轻人成长的大家庭里,已经感受到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刘金栋笑着说。
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事相宜。团队为年轻的科研人员量身打造了成长路径。
“比如田文斐有非常好的谷物化学研究经历,何老师便安排他熟悉课题组品质研究工作,现在他已经是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的合作专家,2023年还被派往该中心交流访问了两个月。基于我的研究经历,团队安排我到河南安阳从事黄淮麦区南片小麦优质新品种选育。”刘金栋笑着回顾,“这两年是我最为充实的两年。”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依靠团队智慧才能应对挑战。”何中虎始终觉得,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庄巧生院士等老专家的指导,这种惜才爱才重才的优良传统要延续下去。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采访中,科研助理也是何中虎和团队其他科研人员频频提到的伙伴。“何老师一直强调,科研助理和科研人员只是分工不同,只要是一起参与的课题,发论文、报奖项都要有科研助理的名字。团队里有的科研助理评了职称,有的考上了博士,有的获得了硕士学位。”刘金栋说。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以实际行动为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为端稳端牢中国饭碗提供支撑,何中虎和团队成员孜孜矻矻、步履不停……
(记者 陈晨)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