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门课真不一样!”
东华大学将人工智能通识教育融入大学必修课程体系
冬日暖阳下的东华大学校园,记者跟随一群学生走进“计算思维与人工智能”的课堂。在这里,来自纺织、化工、环境等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计算机学院刘晓强教授的讲授中,“步入”了人工智能的世界。
“这门课真不一样!每一次课程都像是打开一扇通向未来科技世界的窗户,从简单的算法逻辑到复杂的神经网络,都是干货。课程的挑战也更大了,需要投入更多精力去吃透,但也带来了攻克难题后加倍的成就感。”材料学院2024级本科生肖雨(化名)在课程结束后这样说。
记者了解到,东华大学人工智能通识教学“1+X”课程体系综合改革正在进行中。其中,“1”就是“计算思维与人工智能”必修课程,课程经过全新升级改造,强调计算思维的培育,着力提升学生运用编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核心能力。
将人工智能通识教育融入大学必修课程体系,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中势在必行的一环。在刘晓强看来,人工智能通识教育不能照搬专业课程,不能以技术深度为目标,要以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裁剪并整合教学内容,在智能思维、技术和应用设计方面进行平衡。
东华大学还为没有“吃饱”的同学开出了“X”门创新应用技术类选修课程的“自助餐菜单”。该系列课程有多门技术方向课程供大家选择,对接不同学科领域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与兴趣偏好,为“智能+”和“互联网+”创新应用提供信息技术基础。
例如,国家级一流课程“数据科学技术与应用”中“金属材料水中腐蚀性分析”的案例,学生通过收集历年水资源相关数据,预测未来年度总用水量和废水排放总量,对污水处理设施是否超负荷运行进行评估。
“纺织材料学”这门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俞建勇领衔的国家级一流课程,从传统教学、慕课、线上线下混合迭代到生成式AI+模式,人工智能让专业课的课堂变了模样。
纺织学院刘洪玲副教授介绍,纺织材料学智慧课程建设,以超星汇雅大模型作为底层“基座”,打造课程专有知识库作为训练数据集,结合检索增强技术,以确保AI的回答和建议可用、可信与可控。
将人工智能嵌入专业课程,东华大学着力打造一批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的基础或前沿拓展专业课。东华大学在“中国美术史”课程的教学实践中,特别开设了“AIGC虚拟数字教师小课堂”,鼓励学生使用AI手段生成虚拟数字教师。相较于传统的文字与静态图像的单一呈现方式,利用数字教师兼具动态展示、满足个性化需求、互动性良好等优势,对课堂普适性知识形成有益补充,加深学生对艺术史知识点的理解。
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冯鸣阳副教授介绍:“在艺术史论课堂上,我们鼓励学生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对经典作品进行‘文生图/图生图’的艺术创作,通过调整相关参数,生成风格或构图、内容相似的作品,帮助学生更好理解艺术创作的规律和创新的本质。”
“在人工智能时代的大背景下,教师、学生、知识、能力等若干关键要素的互动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每个专业、每个学生、每个教师,都要主动迎接其中的机遇与挑战,全面提升人工智能素养与能力。”教务处处长杨旭东说。
(记者 颜维琦 通讯员 王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