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

一线教师点评2024年高考全国卷语文试题

2024年06月08日22:48 |
小字号

廖蔚芬:陕西省西安市第八十五中学高中语文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

今年的高考试题,在立德树人和服务选才方面,体现得非常充分。试题材料的选择,具有时代性,贴近现实生活,试卷的形式稳中有变,体现了考查的灵活性。下面我重点谈谈对全国甲卷语文试题的感受。

试题在引导教学方面有逐年优化的趋势,增强对教材的关联,促进教考衔接。今年高考试题,与课程标准、统编教材同向同行。试题选材涉及人类命运共同体、乡村振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生活等主题,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传承文化。其中有不少内容在中学各个学科教材中都有体现,这样的选材体现出语文学科综合性强的特点。与课程标准、国家统编教材一样,高考语文的设计也是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基本立足点,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在考查学生运用语言的同时,考查其他三个核心素养的形成水平。例如,实用类文本阅读是关于古建筑修缮的,与教材中梁思成《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由文到图都关联密切。全国甲卷文言文阅读第11题,考点与初高中的文言文课文衔接。名篇名句默写试题设置的旅游、观景的情境,都是与生活密切联系的。语言文字运用试题,从多个角度考查语言建构与建构的水平,关联到学生课内所学,关联到课文的原句。让学生在一个熟悉的情境中开展语言实践,对学生考试情绪是很有帮助的。语文是高考的第一科考试,情绪稳定有利于学生后续更好的发挥,也有利于深入思考。

目前,很多一线师生都在尽力学习课程标准,但由于各种原因,教学还常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高考试题在尽力去扭转这种不良倾向。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统编教材使用的推进,很多高中老师心里没有底,不知道怎么将新理念和新要求落到实处。高考试题在引导教学和促进改革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今年的试题注重对知识的融会贯通,将对知识的考查融入思维活动、情感活动中。即使要求学生有知识的回顾,也不是死板的,而是情境化的。

夏智: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高中语文特级教师

新课标Ⅰ卷的语文试题,有几个鲜明的特点,特别能打动我。

一是亲和力特别强,心中有学生,紧贴学生的实际去命题。比如说信息类文本阅读,平时的训练题和模拟题中的信息类文本阅读试题经常难度很高,使用陌生的专业术语,很多同学有畏难情绪。今年新课标Ⅰ卷的信息类文本阅读选了毛泽东主席的《论持久战》,有高度,又清晰明白,学生作答起来会很顺畅,相信以后畏难情绪可以得到一定的消解。在考场上,学生可以更好更快进入状态。文学类文本阅读节选的是当代作家徐则臣的散文《放牛记》,很接地气,感情真挚,语言幽默。古代诗文阅读也充分照顾到学生,材料是真正的浅易文言诗文。文言文中李陵的故事为中学生所熟悉,有利于学生消除对文言文阅读的恐惧。作文试题“答案和问题”极简、瘦身,没有太多干扰性的语言,在简洁中又有情境感,思维含量很高。我个人很喜欢这道题。

二是教考衔接进一步加强。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显性的如文言文第11题,分别与教材中《老子》《孔雀东南飞》《爱莲说》《项脊轩志》相联系。隐性的如古代诗歌阅读中,考查学生能否由试题给出的诗句联想到《兰亭集序》,联想到《琵琶行》。这样的试题设计能够引导一线重视语文课文,打破刷题的怪圈,促使老师真正重视手头的教材使用,而不是去猜题押题刷题。

三是有强烈的语文的学科特色。首先是跨学科的素材比较多,但考点设计、学生答题运用的能力依然是语文学科的。试题在打破题型界限上做了很多的探索。比如,信息类文本阅读第4题体现了与语用题的融合,要求学生分析《论持久战》中使用的设问句和反问句的论证效果。再比如,语言文字运用题采用的是“一拖五”的模式,随文设题,因文命题。试题开放性度也非常高,如第5、9、17、22题等,要求学生独立思考,破除答案唯一性,破除思维固化,有极好的作用,可以体现学生的个性特点。

总体来说,对新课标Ⅰ卷的感受:稳中有变,高站位,高质量,不断有惊喜。

高嵩博: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教务处主任,高中语文一级教师

我对新课标Ⅱ卷的整体感受是:注重素养,立德树人,贴近生活,守正出新。

一是厚植家国情怀。

信息类文本阅读材料“探月”是关于中国航天科技飞速发展。材料一的主题是第一次人类登月,都是外国人的名字,材料二和材料三谈的是嫦娥四号首次月背登陆,考生能够真切感受到中国航天科技迎头赶上的进步,会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第5题要求学生结合材料分析“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 在中国航天人身上是如何体现的,更能激发青年学子的爱国热情。文学类文本阅读选自红色新经典、当代小说《千里江山图》,写到了青年人参加革命、在斗争中成长、不惜牺牲生命的故事,能够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古代诗歌选的是叶梦得《雨后为山亭独卧》,诗人致力于抗金,诗中饱含爱国热情。第16题要求学生阐释诗中的“白头心事” ,不仅考查对诗歌的理解,也引领考生思考,诗人为什么“白头”,通过知人论世,带领考生体会浓浓的爱国之情和收复失地之志。今年的高考语文试题很好地体现了“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的命题思路。

二是教考衔接进一步强化。

信息类文本阅读材料和统编教材必修上册《喜看稻菽千重浪》,都体现了中国科学家的精神。与教材的衔接在文言文阅读的考查中体现更为明显。教师在课堂上会重点讲到的意动用法、报国壮志未酬的诗歌主题等等,在试题中都有所体现。如何使用好国家统编教材,高考已经给出明确答案。

三是重视融入情境。

试题在情境中考查核心素养,这一命题思路越来越清晰:考查了什么知识,解决了什么问题,在什么情境中解决的。名篇名句默写的三道小题,每一道都有明确的情境。无论是同学们去郊游,或是爸爸牵挂旅游的女儿,还是古人写离情,都是学生熟悉的,体现了无情境不命题的思路,也引导学生注重古诗词的运用。语言文字运用则选择与生活相关的内容,比如说看云、运动让我们心情愉悦等话题,在情境中考查学生语言积累和运用,减少死记硬背。

作为一线教师,面对这样的试题,我会思考如何在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今后将更加重视课堂质量的提升,注重帮助学生夯实必备知识,提高关键能力,同时也更重视学生思维的训练。我也会思考,如何做一名好的语文老师。带学生大量刷题猜题押题的并不是好的老师,要带领学生用生命去感悟语文的魅力。

来源:教育部教育考试院

(责编:郝孟佳、熊旭)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