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

“2023年高校招生”系列报道

中山大学: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引擎与人才培养高地

郝孟佳 张婉柔(实习生)
2023年06月07日10:10 | 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
小字号

2023年全国高考已经开考,高考志愿如何填报?如何快速了解各高校校园文化,锁定自己心仪专业?学生进入高校后如何转专业?人民网特别推出“2023年高校招生”系列报道,解读各大高校的高考招生政策、人才培养理念、办学特色以及校园文化生活,供考生及家长参考。

中山大学建校百年来,秉承“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校训,以振兴中华为己任,贡献于国家发展与人类进步。

今天的中山大学,立足于粤港澳大湾区三个核心增长极城市广州、深圳、珠海三地办学,已经形成三校区五校园的办学格局。三校区五校园同一招生代码、同享培养资源、同样毕业证书,共同支撑一个中山大学永续发展。广州校区“强优势”,珠海校区“提增量”,深圳校区“促融合”,学校通过提升理科、发展工科、做强医科、做精文科、新增农艺,由文理医优势向文理医工农艺综合发展转变,各项事业迈进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新阶段,稳居国内一流大学前列。

人民网:学校学科优势有哪些?

中山大学:我校是一所综合性、研究型重点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高校中学科门类最齐全的大学之一,学科全且实力强。11个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第五轮学科评估A类学科数量位居前列;10个专业入选强基计划,11个学科专业入选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所有招生专业都是一流专业。2022年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48个学科上榜,并列国内高校第1;20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前1%,并列全国高校第3,9个学科进入全球前0.1%。

人民网:中山大学办学区域优势特点有哪些?

中山大学:学校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学源结构优越,地缘优势突出。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中山大学的学生,将穿梭于改革开放前沿这片热土,领略它开拓创新、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这种跨校区的求学体验、多城市的交流互动,将会带给学生更宽广的视野、更多样的可能、更丰富的资源、更高远的志向以及更美好的未来。

人民网: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有哪些举措?

中山大学:全体大一新生在广州南校园集中大类培养,浸润百年中大的精神底蕴和文化传统,大二进入录取专业所在校区(园)培养。学校坚持以学生成长为中心,赋予学生更多的选择和学习自主权,提供多种辅修(微专业、专业、学位)和交叉专业的学习机会。

学生入校后,可以享有经二次遴选进入特色专业学习的机会。除了11个拔尖2.0基地之外,博雅学院,政治学、经济学、哲学(PPE),整合科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保密管理,优中选优信息工程专业实验班等6个院系专业实行入校二次遴选,再享专业选择机会。在中大,能够遇见无数可能。

人民网:请您介绍一下2023年学校招生政策亮点

中山大学:2023年,学校面向全国招收全日制普通本科生7730人、华侨港澳台学生500人,招生规模跟往年相比保持稳定。入校途径除了高考普通录取,还有强基计划、综合评价、面向农村和脱贫地区的国家专项、高校专项等。

学校在全国普通本科批的招生政策是:“零调剂、认加分、无级差、不退档”,即报满不重复的专业志愿不会调剂到未报考的志愿、认可考生政策性加分、专业录取无级差、政审和体检合格且报满专业志愿或服从调剂则不退档,最大限度满足考生专业志愿,切实保障学生的获得感、满足感。

学校继续实施按院系专业(类)招生,原则上一个院系按一个专业(类)招生,个别院系因为专业的属性,按多个招生专业。学生录取的时候即确定了被录取的院系,根据院系的培养方案确定主修专业。

人民网:请您介绍一下2023年学校强基计划招生特点及优势

中山大学:学校在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历史学、哲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生态学、基础医学、理论与应用力学等十个专业开展强基计划招生培养,都是实力拔尖的老牌基础学科。

今年的招生录取依然是采取了高考出分前确认,出分后校测的模式。考生需要在6月10日至20日在报名系统签订承诺书确认参加校考。

学校汇聚优势学科资源,支持强基生的培养。2023年,学校明确,强基生实行本博衔接培养机制,全方位支持和鼓励优秀的强基生从事有意义的长线研究。强基生在大三学年(基础医学专业大四)结束进行转段考核,通过考核者获得直博生推免资格,学生在第4年(基础医学专业第5年)提前开始学习研究生阶段的基础课程,尽早接触学科前沿,实现本科与研究生的课程衔接、科研衔接。强基生直博后,博士生奖助金最低每学年5.2万元,最高8万,如果特别优秀同时获得国家奖学金的,每学年可以获得11万奖学金。为强基生专心学习,潜心科研,提供良好的条件保障。

在博士阶段培养,除了延续本科学科专业方向以外,还可结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进行学科交叉培养,如数学专业,未来可以进行统计学、金融、人工智能方向交叉研究;化学专业可以选择新材料、环境、化工等方向,基础医学可以选择药学、生物与医药、医学人工智能、医用新材料等方向。有国家、省、市、校四级的研究生国际合作培养机制,重点支持强基生参与境外学习交流。期待有兴趣、有志向、有天赋的青年学生报读中大强基。

(责编:李依环、熊旭)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