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从来系家国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天宫、北斗、嫦娥到天和、天问、羲和,中国航天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一大批航天青年挑大梁、担重任,展现了新时代中国青年奋发进取的精神风貌。
中国航天事业开创于20世纪50年代,虽然起步比西方国家晚,但航天科技水平持续发展并日益走到世界前沿。从“东方红”到“嫦娥五号”,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中国航天事业实现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的跨越式发展,离不开一代代航天人矢志报国的不懈奋斗、开拓创新。
60多年前,为投身新中国建设,钱学森、邓稼先、郭永怀等众多海外爱国学子,克服重重困难回国效力,白手起家,为航天科技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为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立下不朽功勋。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钱学森、邓稼先、郭永怀等老一辈知识分子,呕心沥血、攻坚克难、默默奉献,他们的爱国奋斗精神,激励了无数中国知识分子。“敦煌女儿”樊锦诗默默守护大漠石窟50余年、“太行山上新愚公”李保国将生命定格在太行山区生态建设和科技富民事业上、“时代楷模”黄大年奋战科研一线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他们用青春、用智慧、用生命,书写了对党和国家的热爱与忠诚。
“以身许国,何事不可为?以身许国,何事不敢为?”这是中国知识分子写在血脉中的文化基因。80多年前,抗战烽火中,为拯救民族于危难,众多爱国青年壮志逆行,到陕北、到延安。战火中诞生的陕北公学,见证了一代青年“革命理想高于天”的执着追求。新中国成立之初,为响应国家号召建设大西北,交通大学师生“打起背包就出发”,义无反顾离开繁华的上海滩,来到艰苦的黄土地,一扎根就是一辈子。
无奋斗,不青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一代中国青年走到时代舞台中央。在疫情防控战场,他们不畏艰险,冲锋在前,舍生忘死。在抗洪救灾现场,他们用血肉之躯筑起守护群众安全的“钢铁之堤”。在脱贫攻坚一线,他们以热血赴使命、以行动践诺言……他们用青春、用智慧、用生命再次证明,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可堪大任。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各行各业的青年人才一如既往,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他们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命运,把报国之情转化为创新创业之力,在新时代新征程笃行不怠,把青春播撒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上,持续书写爱国奋斗的崭新篇章。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