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

让新时代劳动教育起好步

时俊卿
2021年06月22日08:28 | 来源:光明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让新时代劳动教育起好步

  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有关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强调把劳动素养和劳动观念、劳动精神、劳动能力和劳动态度与品质培养放在重要位置。赋予了劳动教育新内涵,丰富了新时代劳动教育体系。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劳动教育的政策与法规已完整提出,并获得广泛赞誉与期待。政策与法规的预期目的或目标,只有在执行过程中才能实现。所以如何实施好新时代劳动教育就成了我们当前的重要任务。笔者结合近几年一些地方和学校在加强劳动教育方面进行的实践和探索,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准确把握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教育目标

  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和思想;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让学生具有必备的劳动能力;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之所以提出这一主题,是因为在劳动教育目标的设置与实施过程中,存在着比较重视劳动教育与经济、生产、职业的关联,关注劳动产品和市场效益的倾向。开设劳动教育课程是要推崇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益美、以劳促创,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劳动品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劳动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过程,是人类特有的基本社会实践活动。劳动教育是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活动。

  在《意见》和《纲要》中,劳动教育内容有明确要求,如要求小学生完成个人物品整理、清洗,进行简单的家庭清扫和垃圾分类等,这只是劳动教育的形式,而目的是要求小学生要树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识,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劳动教育的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都是为劳动教育目标服务的。

  积极探索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有效模式

  《意见》和《纲要》中明确提出,劳动教育本身具有自身的特点。首先,劳动教育具有社会性,必须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生产实践的直接联系,发挥劳动在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纽带作用,引导学生认识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同时注重让学生学会分工合作,体会社会主义社会平等、和谐的新型劳动关系。其二,劳动教育具有显著的实践性,必须面向真实的生活世界和职业世界,引导学生以动手实践为主要方式,在认识世界的基础上,获得有积极意义的价值体验,学会建设世界,塑造自己,实现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目的。

  由此启发我们劳动教育的教学方式必须具有自身的特点和独到的方式。我们提出了适合劳动教育体验式、项目式、契约式、探究式等教育方式。实践证明,这些方式不仅更有效、更准确地实现了劳动教育目标,也对教师实现新时代劳动教育起到了积极的引领这作用。

  第一,劳动教育的体验式教学,是通过劳动体验用全部的心智去感受、关注、欣赏、评价某一事件、人物、事实、思想。让教育性劳动通过一定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等方面的体验,获得的态度、形体、情感、知识上的体验。例如在中国教育学会组织的劳动教育研讨会上展示的山东潍坊峡山双语某小学六年级《种植课程》一课,以教育性目标引领,通过西红柿的亲身种植,亲自完成收获小油菜,懂得劳动的艰辛,珍惜劳动成果,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更通过亲历实践、出力流汗,体悟劳动最光荣、劳动最伟大的劳动精神。

  第二,劳动教育的项目教学法,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进行,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

  第三,劳动教育的契约式教学,是从诊断学情确定目标、制定计划到实施学习、完成学习契约、评估学习成果完成劳动教育任务。例如山东潍坊实验中学组织的一节“校内洗手间保洁项目”劳动教育课,调动学生为了完成班级“对年级的契约”,个人→小组→班级通过智慧碰撞一起生成了“契约”并承诺共同执行劳动任务,期许教育目标。在契约形成的过程中,学生展示对洗手间劳动教育课程的认知,让学生自觉内化生成正确的劳动观念,认识到劳动创造价值,尊重劳动和普通劳动者,体会到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并领会“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深刻内涵。

  第四,劳动教育的探究式教学。即从科学或现实生活中选择或确定研究专题,在这样的学习中,教师巧妙地引导学生不断提出问题,尤其是提出科学假设,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大胆预设、选择或创新方法技术、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

  新时代劳动教育对教师提出新需求

  新时代的劳动教育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对劳动教育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有效实施,需要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从目前学校的实际情况来看,劳动教育教师数量相对有限;由于对“劳动教育相关专业”缺乏清晰界定,新时代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劳动教育教师专业水平不高,不能满足新时代劳动教育的需要。

  第一,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思想上意识到劳动的目的和价值,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高尚”“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崇高理念,理解和形成科学的劳动观,热爱劳动,感受劳动的幸福;在生活实践中锻炼劳动能力,尊重社会上的普通劳动大众。

  第二,教师应该深度挖掘劳动教育课程中隐藏的育人因素,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课程特点,将劳动教育课程目标具体划分为不同的更精细的教育目标。例如,对小学生而言,教师应该重点关注他们的卫生习惯和劳动习惯,让他们感受到从事劳动的乐趣和获得感;对初中生而言,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劳动品质,要培养学生不怕苦、不怕累的崇高的劳动品质,引导学生初步形成基本的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针对普通高中生,除了培养学生基本的劳动技能之外,还应该设法让学生体会到劳动的价值,感受到劳动可以服务他人、服务社会、服务国家的家国情怀;针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而言,提升劳动技能是他们的安身立命之本,除此之外,还要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劳动品质和精益求精的劳动态度;针对高等学校学生,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能力以及实习实训能力,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而科学的择业观,培养服务社会的意识,以及崇高的奉献精神。

  总之,新时代劳动教育是建立在新的理念、新的内涵之下的新教育领域,它具有此前劳动教育的影子,也是当下劳动教育的基础,却不是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全部。我们必须明确对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本质认识,把握好新时代劳动教育目标任务;依据新时代劳动教育任务要求,基于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社会性和实践性特点,完善科学、高效的劳动教育模式;关注劳动教育专兼职的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让新时代劳动教育起好步,少走或不走弯路,不负新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

   (作者:时俊卿,系中国教育学会研究员)

(责编:郝孟佳、温璐)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