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走进义务教育统编三科教材>>一线声音

应对教材与课程的变化 教师要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

张德富
2018年01月22日21:54 | 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
小字号

今年9月开始的新学期,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开始在全国推广使用。有关专家在解读这部教材的主要特点及教学策略时指出,道德与法治教材不是对人教版原教材的修编完善,而是在框架结构、编排立意上全部重新设计。已经出版的七年级教材具有以下主要特点:其一,教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引领,并将之贯穿始终。其二,教材强调综合性,注重学习的过程。其三,教材以栏目来精心搭建教和学的“脚手架”。一方面,教师要用好教材的“脚手架”,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另一方面,教师要注重课堂对话,提高课堂开放性。

使用新教材,教师应重新定位自我角色,寻求新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

调整教学策略:变主导为引导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是义务教育中师生地位的一种界定,它要求在教师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达到教与学的有机统一。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某些教师往往片面夸大自身的主导作用,使主导成为主宰。因而满堂灌、死记硬背、考前突击、片面追求分数等违背教学规律的行为时有发生,忽视了教育本身的价值,严重影响了学生身心健康。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不妨在主导地位上退一步,变主导为引导。引导是带路、指点,它的意义在于从概念上割断主导向主宰的过渡,有利于明确学生主体地位,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发挥。教师要立足引导,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更广阔的天地里自由观赏、选择,才符合新的时代特征。

立足引导,对教师要求更高。在教育观念上,须树立“以学生探索为主的核心素养”,努力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重视学生的自我发展;在教育内容上,不仅要进行知识或经验的传授,更要重视智慧的传递,重视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和道德素质的提高;在教育方法上,着眼于学生兴趣与情感的激发,唤醒学生内在动机,注重对学生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提高教学效率;在教育途径上,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适当点拨,让他们成为“会学”和“学会”的人,在信息中不断拓宽知识渠道,了解新事物、新观点,学会选择有用的知识,学会探索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学会处理学习和生活中面临的问题。

重新定位教学角色:成为学生的“同学”

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使教与学的内涵被重新演绎。新时代的学生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快,知识面广,某些教师难以胜任传统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从教师自身角度看,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知识更新速度日益加快,大量新问题、新知识涌现出来,有许多未知的领域需要人们去探索、去突破,因而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不断拓展自身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与时俱进,是时代的必然要求。

首先,在教与学关系上退一步,与学生做“同学”,教师不再装扮成“全知全能者”,在新的问题面前,和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传统教育上的“师道尊严”没有了,教师应老老实实地和学生一起学习。在学习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更新知识,不断提升教学能力;在学习中求真创新、博采众长,明确教育取向,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其次,“同学”也是态度上的要求。教师要确立平等民主的教育思想,以虚心诚恳的态度与学生一起探讨问题,鼓励学生自主发表意见,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观点;在疑难问题上,承认自己不懂,并努力搞懂,也可以向学生请教,让学生指点一二,教师不仅不会失去什么,反而与学生更亲近,学生也更愿意与教师分享。

重新思考教学要素:重视非智力因素

道德与法治的课程特色决定这门课程不仅需要“言传”,更需要“身教”,这也就意味着这门课程与数、理、化等重视培养逻辑思维的课程不同,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的过程中,可能涉及较多的非智力因素。

教师要与学生做朋友,主动了解学生,进入学生内心世界,关注学生心理发展历程,了解学生情感、意志、品质特征;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了解学生生活背景和现实需求;关注并参与学生的各种活动,了解学生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拉近师生间的情感距离。在教学中,不回避理论或现实问题中的疑难点,敢于直面学生的思想症结,并寻求各种有效的方法;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以朋友方式进行交流或指点,共同感受教学情景中的喜悦或痛苦,共同体验追求真理过程的艰难与曲折,做到以情感人、以心相知,在协调、共识、和谐的进程中到达教学目标的彼岸。

共鸣在教育中是心理和情感的认同,是由被动接受转化为自觉行为的潜移默化过程。通过与学生共鸣,增强教学过程的感染力,增强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实现知识的有效传递,是教育的本义。当前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师生情感上的疏离,教学没有真正切入学生的认知需求,无法引起学生内心的共鸣,导致教与学的脱节,严重影响教育实效。

道德与法治课教师是在用自己的人格从教,尊重、宽容、追求、自我激励以及积极的人生态度,都是学生的活教材。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有责任用人格去影响学生。

(作者单位:江苏省盱眙县官滩中学)

(责编:李依环、熊旭)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