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以学生成长为中心 夯实孩子人生基础

2015年12月30日09:25 | 来源:中国教育报
小字号
原标题:以学生成长为中心 夯实孩子人生基础

  2014年11月,合肥市教育部门首次以抽样的方式进行了四年级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测试,位于合肥北部城郊的六安路小学荣城花园分校(以下简称“六小荣城花园分校”)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各项指数之和超合肥市均分21分,其中有四项是满分9分。

  这所地处城郊、95%学生为外来务工人员和农民子女的学校,以什么样的“魔力”取得这样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绩?

  “自学自育!”

  如果一定要追寻这其中的答案,六小荣城花园分校的老师们会告诉我们,从开始的点滴实验,到现如今,“自学自育”已经内化成为学校的教育理念,并让全校孩子从中获益。

  以培养孩子的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能力为根本出发点,教师们以满腔的热情与爱心,不断探索提升学生素质、夯实人生基础的教学方法,自育自学实验已经成为六小荣城花园分校的“制胜法宝”。

  正如“自学自育”倡导者何炳章先生所言,这样的教育方式“终生受益的是学生,迅速提高的是教师,心存感激的是家长。”

  思维提升:

  培养学习能力 为终生学习奠基

  2014年11月,合肥市教育部门首次以抽样的方式进行了四年级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测试。对12个县、区294所小学的21370名四年级学生测评,并对校长、四年级课任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多角度地描述和评价了中小学生的学业质量、身心健康及其影响要素,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在这次测评中,六小荣城花园分校各项指数之和超合肥市均分21分,其中有四项是满分。100%地达到四年级语文、数学课程标准基本要求。67%的学生语文高层次思维能力得到发展,57%的学生数学高层次思维能力发展较好。

  在六小荣城花园分校,老师“满堂灌”的现象根本不存在,从一年级开始,老师们就引导孩子自主学习,并根据不同年龄段设计不同的模式,引导孩子逐步走向深入。

  郑婷婷老师在刚刚接手一年级新生的时候,就在琢磨如何提升孩子们的自学能力,从1个教学任务开始,先引导孩子读懂自学任务、再教给孩子如何进行小组讨论,对于懵懵懂懂的孩子们来说,自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和学校所有开展自育自学实验的老师一样,郑婷婷经历了挫折、感受到了不易,但是她没有放弃,而是和孩子们一起坚持了下来,并切切实实感受到孩子们的变化。

  课堂上,“自学与合作”是学生必备的能力。一堂课的时间里,70%-80%的时间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学生们首先养成了抓住重点,带着问题和任务自学的习惯,掌握了“阅读理解、圈点勾画、质疑交流”等自学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来学习,养成认真倾听、善于发表意见、学会平等协商等学习习惯。

  在“引导自学”型课堂上,六小荣城花园分校还积极践行“小先生制”,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交流,让学习能力强的孩子去帮助能力弱的孩子,减轻了潜能生的压力,使学生学业成绩个体间更趋均衡。

  与此同时,在引导孩子们自学的过程中,老师能够有更多的机会走到孩子们中间,与他们交流、倾听孩子们的真实声音,不仅提升了孩子们的表达能力,也让师生关系更融洽更亲密。

  关爱学生:

  培育生活习惯 为健康身体护航

  在六安路小学荣城花园分校,1000多名学生中95%以上是农民子女和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对于老师们而言,培养这些孩子要付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甚至要真正投入感情,以弥补父母不在身边带来的感情缺失。

  跟大多数城市家庭不一样,农民和进城务工人员常常没有太多的时间放在孩子身上,教育理念的局限也使得他们在子女教育上束手无策。

  为了让学校的孩子能够健康成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六小荣城花园分校在“自学自育”大课题下,将“吃好早餐,保障睡眠和坚持锻炼”这两项子课题结合起来,成立了“吃睡炼”课题组。

  孩子们如何吃饭才更科学、如何保持10个小时的睡眠、如何科学地进行锻炼,这些本应该在家里完成的习惯培养,由学校老师承担下来,学校通过召开家长会、学生会、健康讲座、信息平台推送“吃、炼”知识和套餐、填写《评价手册》、套餐展示、评选“吃睡炼之星”等手段,帮助学生从小树立“健康第一”的观念,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同时也改变着家长的观念。

  为了更科学地指导孩子,老师们都在利用假期等课余时间参加培训不断提升自己,而对于这些额外的付出,没有一位老师心生怨言,在他们看来,家长们把孩子送到学校,老师们就有义务和责任为他们的人生上好第一课。

  家长们感慨:真没想到学校还能教给孩子这些知识,让孩子们不仅在知识学习上不输城里的孩子,在习惯养成和生活方式上,也像城里孩子看齐。

  浸润心灵:

  提升艺术素质 润泽精神生活

  对于这些家庭条件并不富裕的孩子而言,参加乐器辅导班是一件比较奢侈的事情,六小荣城花园分校不想让孩子因为家庭条件不允许而错失艺术的滋养,埋没孩子的音乐天分。音乐老师们开动脑筋努力要帮孩子们补上这一课。音乐老师吴澜澜经过认真比较与思考,决定选择口风琴作为孩子的音乐器材,口风琴不仅携带方便而且价格低廉,便于学生家长接受。

  口风琴课开起来后,孩子们高兴极了,一些孩子对音乐的敏感与天赋也被发掘出来。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二(1)班的一位同学,她的右手天生大拇指残疾,不能弹琴,但她却是全班最用功也是口风琴吹得最棒的一位。由于口风琴早期主要是以右手演奏为主,而且每首乐曲都有固定的指法。为了教会她,吴澜澜老师每每会特别走到她座位旁,教她适合的4个手指的指法。没几节课她就发明了自己的指法,并且每首歌曲她都能演奏得非常流畅,被称为全班的“演奏小能手”。

  在心灵浸润与内在品质提升上,六小荣城花园分校还培养孩子们做“四个小主人”:时间的主人、学习的主人、班级的主人和评价的主人。比如,老师会要求孩子制定每日时间安排表并认真执行;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剩余时间安排合理。

  在不断的训练中,孩子们学会了如何在班级管理中发挥小主人作用,如何公平公正理性地评价他人和自己。比如,五(1)班学生针对班级出现的问题,就向班主任提出要开一个班委会,老师就问了,那要我做什么呢,学生就说了,老师你不要做什么,我们都安排好了,你听就行了。

  教师成长:

  “艺友制”让教师踏上良性发展之路

  北师大教育学部部长、博导石中英教授说,“自育自学”理论和实验,根本凸显了学生发展的主体地位,把发展的权利真正还给学生;根本激发了教师发展的自主性,把促进教师发展作为学生发展的前提;根本唤醒了学校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切实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这样的理论在六小荣城分校成为了具体的实践。在学生“自学自育”的过程中,六小荣城花园分校的老师们也在进行着“自育自学·自我发展”。在学校,“艺友制”成为热潮,“想做好教师”的人,去“和好教师做朋友”。

  正如何炳章先生所强调的那样,六小荣城花园分校建立起教师自我发展共同体,通过组建学科组、校级工作室,开展多种活动,践行“艺友制”实验。老师们聚在一起开展“脱口秀”,每期三四位教师拍档组织策划,每一位主持人,围绕一个主题畅谈开来。时间长了,“脱口秀”在为教师提供倾诉与表达舞台的同时,更提升了教师的思考与演讲能力。

  每天忙于工作的老师们,还坚持在博客上记录对教学的总结与反思,其在教学叙事研究、教学行为反思、教师互动交流和课堂教学拓展等方面,发挥了独有的优势和作用,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促进了教师整体教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这支由年轻教师组成的队伍,是一支朝气蓬勃、热爱学习的队伍,他们借用“细胞式研评课”方式,使用团队合作教研,提升教研整体水平。

  当梦想照进现实

  6年前,六安路小学荣城花园分校在合肥北部城郊诞生,让住在这里的居民对孩子的未来教育多了一份信心,6年过去了,六安路小学荣城花园分校以对孩子未来负责任的态度,向家长们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城郊居民对高品质教育的梦想正变成现实。(张 羽 娄燕芳)

(来源:中国教育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