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项目品牌”构建大学文化三大途径
牡丹江师范学院团结奋进、务实创新、与时俱进的领导班子
作为大学,应构建怎样的文化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当代大学生的实际需求?以牡丹江师范学院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为例,这所学院在价值引领、项目特色、品牌效应三个层面进行有益的探索,解决了三大路径问题:学校需要什么样的文化?学校拥有什么样的文化?学校选择什么样的文化?
正是基于这样的战略考量,牡丹江师范学院在大学文化建设中,从价值引领、项目精品、品牌特色三大路径入手,以文化人、以文载道,实现了大学文化的创新,探索出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路径。
价值引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路径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牡丹江师范学院认为,肩负着文化传承、传播、创新、输出任务的大学,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一支重要的生力军,理应承担起时代赋予的责任与使命。而文化建设的核心和制高点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牡丹江师范学院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注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标引领,重点在学生培养、师德师风建设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三个层面,让目标引领得到了全面落实。
一是坚持“四项引领”,发挥大学校园文化主阵地作用,即坚持理论引领,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构筑师生美好愿景,汇聚学校科学发展的内动力;坚持文明引领,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高师生思想道德素质和学校整体文明程度;坚持文化引领,凝练特色鲜明的大学精神,培育大学“四种”文化,打造“以景育人”的校园物质文化,凸显“明德育人”的校园精神文化,塑造“为师敬师”的校园行为文化,规范“凝心聚力”的校园制度文化;坚持榜样引领,以榜样引领价值取向,以榜样引领前进方向,以榜样引领校园新风尚。
二是深入开展中央领导重要讲话精神学习活动,扎实推进双“四进”增强“四信”工作。即讲话精神“进教材进网络、进课堂进公寓、进支部进社团、进头脑进行动”,引导广大教师和青年学生不断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对党中央和中国共产党的信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坚定信心。
三是实施“三双”工程,即青年教师“双培养”项目(把青年教师培养成业务骨干,把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双满意”项目(教师满意、学生满意)、“双报告团”项目(优秀教师报告团、大学生人文素质报告团),提高师生思想道德素养,促进师生全面发展。
四是加强“三风”建设,即“以团结打造校风、以严谨打造教风、以诚信打造学风”,构建“教、学、管”三位一体的校风建设体系,形成教风、学风、校风的良性互动。
五是讲好师院人故事,发挥学校“党的十八大理论宣讲团、优秀教师报告团、大学生人文素质报告团、大学生文明礼仪宣讲团、红色经典宣讲团”五个报告团作用,讲好师院人的故事,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正能量。
为实现价值引领,学校将“师德师风”纳入教师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开展以师德师风和高等教育法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培训;进一步完善教学和学生双方面评教机制;积极抵制教学科研工作中的不良行为,实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坚持“课堂神圣”,授课教师做到仪表端庄、教态文明、知识准确、教法严密、课堂活跃、成效突出。
目前,全校从领导到教师都以为民务实清廉为引领,发挥党员干部的表率作用,进一步培育和树立了公仆意识和服务观念,一个“风气正、学风浓、方向明、发展好”的现代大学和大学文化全面形成。
项目精品: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现实路径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综合性工程,涉及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何设计好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项目,成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路径的全新思考。牡丹江师范学院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统筹校园文化的“软”环境和“硬”环境,统筹规划出了15个校园文化项目,重在全方位、立体式地营造一种有利于立德树人、有助于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文化氛围,重点打造出校园文化的精品特色项目。
一是围绕师生的价值取向、理想信念,精心设计道德讲堂建设项目。学校开设17个道德讲堂,开展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深化“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启动了学习型单位建设项目,以建设“书香校园”为目标,重点开展“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三大工程。
二是围绕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实施教学质量项目。学校科学精细设置各类学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建设了一支业务素质过硬、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同时,实施了科技创新项目,在渤海文化研究、满族文化研究、流人文化研究、地方民族音乐研究、地方体育文化研究、城市形象设计等方面实现了创新突破。
三是围绕培养学生的公共责任感,重点实施了学习雷锋活动项目,确立学雷锋活动子项目34个,建立学雷锋活动长期基地19个。在志愿者服务活动项目中,学校组建15个志愿者服务特色支队、120个小队,特色志愿服务项目30个。实施了“双百千”等社会实践品牌活动。即“百名博士教授进百企”、“百名硕士讲师进县区”、“千名大学生进乡村”等。
四是围绕学生的日常良好行为的养成,有针对性地开展文明有礼培育项目活动。通过“尊重课堂、尊重教师、尊重学生”三尊重主题教育活动,争做“理想远大,青春建功的表率;砥砺品格,修身养德的表率;刻苦学习,文明守纪的表率;奋发有为,砺志成才的表率”。
在勤俭节约项目活动中,进一步弘扬学校“大荒地”精神,开展“光盘”行动、“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努力建设节约型校园。
五是围绕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组织开展道德经典诵读项目活动。以“诵读经典 弘扬美德”为主题,举办道德经典图书展,定期开展道德经典、道德箴言诵读、交流、比赛等活动;还精心谋划了“我们的节日”活动项目,把节日过成“文化节、爱国节、仁爱节、传承节”,突出了节日文化的内涵。尤以文明风尚传播项目,更是精彩纷呈:摄影展征稿比赛、我的中国梦大赛、党在我心中等活动;还有“香雪海”话剧社、体育科学学院“龙舟队”、理学院“威风锣鼓”队等,创新了文体活动的新品牌。
六是围绕育人环境的优化,实施优质服务项目,开展以“优质服务、从我做起”为主题的“三亮”、“三评”、“三创”活动。三亮即亮标准、亮身份、亮承诺;三创即创优质服务标兵、创群众满意窗口、创优质服务特色;三评即群众评议、自查自评、学校联评。在此基础上,学校还通过优美环境项目,营造了“优美、和谐、安全、文明”的育人环境,为人才培养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品牌效应: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特色路径
品牌文化是体现大学精神、专业特点、人才培养、文化品位的重要标志,它彰显大学的特色与个性,凸显品牌的活力与价值。牡丹江师范学院校园文化建设,重点体现大学文化的特色凝练,打造精品校园文化。集中开展5个特色精品文化项目建设:
一是让“中华经典诵读”留驻经典。学校充分发挥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功能,以“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为主题,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搭建诵读讲平台,辐射校园、社区、厂矿、乡村,培养文化素质、人格素养、审美情趣、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团队协作精神,让中华经典广泛传播。
二是让书刻造型艺术“刻古铭今”。学校美术与设计学院师生独创的书刻造型艺术,创作出了许多朴素、原创的艺术作品,传递着厚重的中华文化内涵。作品成功走进上海世博会,先后获黑龙江首届大学生创业大赛第二名、省教学成果二等奖、省第七届文艺奖一等奖、省科研成果一等奖等奖项。
三是让崇廉尚廉之风劲吹校园。学校充分发挥省廉政文化研究基地和中心的功能,积极开展一系列有特色、有规模、有影响的廉政文化宣传教育活动。重点创作了廉政文化研究和廉政文化公益作品,还创作了短剧“师德”、微型廉政题材小说、诗歌《清廉颂歌》等文化作品,打造“廉之美”系列文化品牌。
四是让地方音乐文化根深叶茂。学校渤海文化艺术团还突出边疆民族文化的特点,结合音乐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深化地方特色音乐的保护与挖掘,为师生搭建广阔的教学实践平台。
五是把地方区域高校建成拱手联盟。学校坚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平台共建、合力服务”理念,构建了牡丹江师范学院等6所高校组成的牡丹江地方区域高校联盟,以“协同创新、合力服务、资源共享”为轴心,打造出了全新的服务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孵化器和人才库,为学校的转型发展探索了新路。
(牡丹江师范学院 潘永明)
(来源:中国教育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