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匠村的致富经
■本报记者 蔡继乐 刘见
11月下旬,北方已是隆冬季节,而在海南省儋州市铁匠村,却如夏天般炎热。正值午休时间,村委会门前的文化广场上,乒乓球台、健身器材等,在郁郁葱葱的榕树下静静伫立。
离文化广场不远,有一栋正在施工的小楼。李良英就住在小楼旁边的平房,他是铁匠村最先靠花梨木雕刻产品加工、销售富起来的村民之一。
走进李良英家不大的客厅,仿佛走进了一间名贵木雕产品的展示厅,四周的木架上摆放着大大小小的手串、做工考究的摆件和挂件。客厅中间是一张巨大的根雕茶桌,李良英一边熟练地泡茶,一边向记者介绍铁匠村略带传奇色彩的历史。
地处儋州市西北部木棠镇的铁匠村,原先叫北岸李村,全村有400多户人家。村子所在地属火山岩地质地貌,土地贫瘠,不宜农作物生长。早在清朝末年,村里就有人为生活所迫外出学起打铁的手艺,后来发展到全村“人人会打铁、户户有高炉”,铁匠村由此得名。
然而,到了上世纪80年代,打铁工艺逐渐被现代工艺所取代,铁匠村人的铁制产品渐渐被市场淘汰,铁匠村再一次陷入困境。
穷则思变。村民不得不放下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打铁手艺。在李良英等几个能人的带动下,村民们开始学习先进工艺,由打铁转变为加工黄花梨等木雕工艺品。到新世纪初,全村大多数村民都建起家庭作坊,自己加工、销售名贵木雕工艺品。
铁匠村富了,名声也渐渐大了。海南省委书记罗保铭两次走进铁匠村。2013年7月31日,在时隔9个月后,罗保铭第二次来到铁匠村。过上富日子的村民紧握着书记的手,请他进家看看。
走进村民家,花梨清香扑面而来。罗保铭被四处摆放的花梨木雕刻工艺品所吸引。村民告诉他,村里不少年轻人是儋州职校雕刻专业“科班”毕业,雕刻技艺熟练,刚毕业两年,就凭着在职校学到的手艺,挣钱买车盖新房,有的还把产品卖到了国外。
原来,早在2009年初夏,罗保铭带团在印度尼西亚考察期间,发现当地雕刻工艺水平很高,旅游产品走俏。他当即提议儋州市利用职业教育平台,为发展当地特色旅游产业,培养一批“能工巧匠”。
当年9月,在儋州市委、市政府支持下,儋州职校开办了铁匠村工艺美术班。村里29个年轻后生成了职校的学员,他们的年龄大多在16岁至22岁之间,大多数为初中毕业。市财政下拨专项经费近200万元,让他们免费在这里学习图案设计、素描、白描、刀工技法以及市场营销知识,学成后回村服务。
铁匠村工艺美术班在办学形式上,采取学历教育和短期培训相结合的模式——学历教育的学生,经考核合格后颁发中专毕业证书和技能等级证书,享有国家中专学历待遇和技能等级待遇;短期培训则是安排老师、专家到铁匠村上课。
铁匠村工艺美术班29名学生,目前已经全部毕业回到村里。李发盛是29名学员之一,记者在村里见到他时,他正和两个朋友商量如何通过互联网推销木雕产品。对于年轻人的想法,村委会主任李巨辉非常支持。他告诉记者,目前村里正在规划建设带宽更高的无线网络平台,方便村民上网。
得知自己的提议变成现实,罗保铭格外高兴,他不由得伸出拇指夸赞:“这便是致富的本事。”
但是,面对琳琅满目的花梨木雕刻工艺品,罗保铭脸上的笑容渐渐变得凝重起来。他觉得村民们的产品有些单一,加工技术也略显粗糙。他对身旁的儋州市领导说,要充分利用职业教育,对村民进行加工技能培训,积极开拓新工艺品,走多元化道路,如开发贝壳、火山石等工艺品。在产品特点上,要走“小、精、细”路线,积极引进先进的生产理念、创意和技术,结合海南国际旅游岛发展的需要,打造更具技术含量、富有特色的工艺品。
省委书记的建议很快就变成了行动。儋州职校副校长陈宏艺告诉记者,今年9月,雕刻专业设置由单一的木雕扩大到石雕,儋州市财政还下拨专项经费69万元,从印尼聘请两位工艺美术大师来学校为雕刻专业学生授课,努力为当地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能工巧匠”。
如今,铁匠村共有300多个家庭作坊,2100多人靠制作、销售手工艺品致富。村里的手工艺品加工,还带动了周边邻村的村民前来学艺,就连镇外的一些青年也来拜师学艺。
李巨辉告诉记者,2014年全村总产值达3.7亿元人民币,现在村里身家千万元以上的有好几十户。铁匠村成了方圆百里有名的富裕村。
富起来的铁匠村人更加重视教育。村支书李运扶告诉记者,村里年轻人都出去上学了,有的在职校学雕刻,准备回乡接手家里的生意,也有的学自己喜欢的专业,“不管学什么,以后一定要有文化、有见识、有修养”。
“下一步,我们将和村委会协商,将培训基地设在村里,不仅教村里的年轻人学技能,也帮其他村民进一步提高技艺。”陈宏艺说。
(来源:中国教育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