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度教师喜爱的100本书之TOP10
《草木缘情: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植物世界》 潘富俊 著 商务印书馆
《重塑学校——吹响破冰的号角》【美】查尔斯M.赖格卢特 詹妮弗R.卡诺普 著 方向译 福建教育出版社
《读懂课堂》 钟启泉 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花开的声音》杨九俊 著 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
《可见的学习(教师版)——最大程度地促进学习》【新西兰】约翰·哈蒂 著 金莺莲 洪 超 裴新宁 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
《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吴非 著 北京源创教育研究院 策划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枝枝叶叶皆是情
■崔秀霞 王艳(中学教师)
孔子说,学诗可以“多识于鸟兽草木虫鱼之名”。在圣人心中,认识包括植物在内的万物之名,是可与“兴观群怨”等同的学诗之功用。
中国人自来便与草木相偎相亲,草木也便是先民们的生活方式。中国古代的诗词歌赋、小说俗语,篇章字句间都离不开草木的身影,或以草木起兴,或直接吟咏,又或以草木来传情达意,象征人之品性。
正所谓恋恋文学与植物,潘富俊先生结合植物学学者与古典文学爱好者的双重身份,挽起文学与植物二者之间传唱千古的隽永关系,尝试以“多识草木之名”,作为理解中国古典文学的通幽曲径。
读着文字,看着上面一帧帧图片,心中会不时涌起这样的想法,待到春天,就可以捧着这本书,去郊外,或直接去楼下的花园里,一一认取这些植物。这些一直默默陪伴在身边的亲密小友们,竟一直不知道她们的名字,这实在是有些说不过去。而在她们平凡朴素的外表下,竟可以寻索出丝缎般华丽的一番身世。潘先生一直在做的,便是沿着这条古典文学之河溯流而上,去钩沉、去打捞她们在泛黄书页间的身姿,在诗词歌赋间的翩跹身影。
《诗经》中的依依杨柳,灼灼桃花,风过处倒伏如海的蒹葭,见证着淑女的勤劳与纯洁的荇菜,游子行前在北堂前种下的萱草,三月的平原旷野上给人带来劳动欢愉的芣苢……先民们的衣食住行、哀乐喜怒,皆有草木在身侧陪伴。因了这绿色的洗濯,他们周身气息洁净。
“秋兰兮蘼芜,罗生兮堂下”“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从《楚辞》中“香草美人”的传统一路行下来,佩白芷、泽兰在衣襟上的君子,在时光之河里,散发幽幽的香气,草木之馨香,分明也是人格之馨香。
《红楼梦》里,不用说黛玉的潇湘馆、宝钗的蘅芜院,芒种节大观园众姐妹祭花神、海棠诗社、咏菊诗。黛玉之芙蓉、宝钗之牡丹、湘云之芍药、李纨之老梅……每个女子本身就是一株草木,有着自己独特的风姿与香气。
顺着这条古典文学之河,潘先生一路为我们指点这河畔花花草草之妙,看他统计唐诗、宋词、元曲中所出现植物的种类,又统计王维、李白、白居易、杜甫、温庭筠、李商隐各人诗中植物种类。真正的植物迷其实是白居易先生,其诗中涉及植物足足有两百多种,次之是杜甫,诗中所及植物也有一百六十六种。回头一想,这结果又最是理所应当,白、杜是最贴近民众的日常生息的,而普通民众的一餐一饮,劳作与思慕间,田间阡陌,小院篱落,怎会少了植物的身影。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你了解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植物世界,便在某种程度上了解了独属于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
作者有寄情于山川草木的情怀,又条分缕析,有着作为一个植物学家的严谨态度。这种较真,不过是缘自有情,用《红楼梦》中宝玉的“情不情”来说这本书的态度正好。倾注一腔热情,于这葳蕤枝叶间,暗香疏影中上下寻索,求其真味,只因对这世间本没有情感的万物,都有一番端庄的、真挚的情意在。
破冰之后是春天
■高军玉(小学校长)
读了《重塑学校——吹响破冰的号角》,头脑中反复盘旋着两个字:颠覆。
这本书为读者构筑了一个不同以往的学校:组织管理颠覆了——取消了班级、年级,取消了班主任,取消了教材,重建了学校文化。如果说我们现今的课改试图从关注一个班转变为关注每一个人,从关注一门门学科转变为关注全人成长,那么,《重塑学校》可能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大胆往前走的理论与实践思考。
破冰思考一:取消学时和学年,从关心耗费多少学习时间到聚焦关注有效学习成果。每一个儿童都是以不同的速度和方式进行学习的,并且每个人的学习需求、学习风格也有差异。然而,通常学校的做法是,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教授预先规划的、数量确定的学科内容。《重塑学校》则致力于将教学从“关注筛选”转向“聚焦学习”,从“掌握学科”转向“项目学习”,从“年龄编班”转向“混龄小组”,从“标准教学”转向“量身定制”,从“年级升迁”转向“成绩达标”……而在具体的做法上则提出了学习合同制、学习项目制、线上学习与线下(课堂)辅导相结合……
读着这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内心忽然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个性化综合教育系统”为每一个学生规划学习蓝图,确定长期目标,记录学习进度,提供学习指导,评估学习效果。
破冰思考二:成立“学习合作社”,使教师、同伴、家长和其他资源在“合伙团队”“学习中心”中协作,为学生成长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恰如一个儿童教育的成功不能完全归之于一所学校,一个儿童教育的失败也不能完全归罪于一所学校。因此,“在信息时代范式下,教师不再是让学生担心害怕的裁判,而是帮助学生克服困难的导师或教练。”学生可以在“项目团队里互教互学”;家长可以参加学习合作社的学习指导,成为学校导师的合作伙伴;而技术在新系统中,主要是为学生服务,而不是为教师服务。在如此“合作”而非“对抗”的关系中,学校会培育出一种充满关爱、鼓励的文化。
破冰思考三:基于成绩达标,激励结构变革。教育范式的变革可以从变革教育行政、教师、家长的教育观念开始。
《重塑学校》不仅为读者提供了三个样本学校的改革案例,还列举了一百多个信息社会教育新范式的实验样本学校名单。虽然国情不同,但是教育改革的共性促使我们得以借鉴同行们业已阐释的观点。比如,在明尼苏达新乡村学校这所公立特许学校中,当学生完成一个学习项目后,他们必须在父母、导师以及两个其他的顾问教师(导师)组成的专门小组面前展示自己的学习任务并进行答辩。诸如此类的学校重塑案例对工业社会学校教育范式中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势必带来极大冲击。即便是在美国,如此这般的“重塑”也绝不是一帆风顺、一蹴而就的。
该书所直面的教育改革探索与思考,对广大中小学校长和教师确有启发。破冰,从思考开始;春天,在实践中到来。冰雪已然消融,春天还会远吗!
变革,从课堂出发
■屠莉娅(大学教师)
世界瞬息万变,教育如影随形,却容易在世俗偏见、熙熙攘攘中混淆视线,或踯躅不前、或急于事功,遗忘了教育的内在呼唤。读钟启泉先生的《读懂课堂》,就如同与良师围炉共语,所论皆是教育现实中的一事一理,却处处有着显微阐幽之妙。
这是一个巨大的变革时代,学校教育再也不可能按照过去的方式行事。标准化的教育规格、定型划一的教学模式以及丛林式的竞争法则,这些过去时代教育成功的秘诀,如今却已成为桎梏教育的魔咒。未来社会的知识创造、文化创新和社会生态更新将不再是少数精英的专职,而要依靠每一个人的成长与成功。为每个孩子提供“适切的教育”并激发其内在的潜能与可行能力,是时代变迁所带来的思维方式与教育逻辑的转换。课堂革命作为这场新征程的逻辑起点,并非简单的技术性变革,而是人们对习以为常的教育观念的持续反思与挑战。只有以课堂实践的行动保障每个学生的学习与成长,教育变革才有可能在更广泛的学校教育生态与社会文化中生根发芽,成为重建教育的时代精神与教师专业品性的关键力量。
学校课堂变革面临着复杂的情境,“原有的教育结构与实践依旧存在,而全新的教育结构与实践正在产生”。一方面,应试教育观念、旧有的教育制度和教学习惯性力量以弥漫性的方式束缚着课堂实践的深层变革;另一方面,新鲜事物的诱惑,尤其是新的教育方式、方法、手段与技术的衍生也诱导着课堂教学中标新立异、舍本逐末的形式主义。而课堂变革的本质,恰恰不在于求新求异或盲目跟风,而在于教育工作者能够在错综复杂的教育情境中回归教育常识、遵循教育逻辑去反思教育问题的本质并洞察课堂教学的关键,能不为各种教育乱象、教育病症所遮蔽或误导,以学生的认知性、文化性、社会性、伦理性和存在性发展为本,就课堂教学实践做出负责任的专业判断与坚守。
变革从来“不是保证某种相对而言已知的和已定的事情”,作为一场未知的探险,要重构儿童的课堂学习经验,实现儿童可持续的发展和学习,我们就此还知之甚少。要摆脱单纯的经验主义或理想主义束缚,就必须依托持续地学习、脚踏实地地研究与实践,发现“真”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思路,这是实现课堂转型不可或缺的专业态度与实践伦理。作为教育工作者,在课堂转型所面临的危机与转机并存的复杂对话中,如何自我定位,如何锻造无可替代的专业判断力、研究力与实践力,与儿童实现共同成长,我想,这是作者通过这本书对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根本性问题,也是我们在教育生涯中应当不断躬身自省的问题。
听,花开的声音
■黄厚江(特级教师)
《花开的声音》,一看这题目,就让人心生欢喜,它不仅具有散文之韵和诗歌之美,更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
在这本书里,每一页都有一朵朵花向你微笑,给你带来思想的启迪。
这一朵朵花,首先是一个个有着鲜明教学风格和独到教学思考的名师。有倡导“站起来的儿童数学”的庄惠芬老师,有倡导生命化语文教学的李震老师,还有倡导“循环——差异教学”的孙朝平老师。他们是一朵朵花,他们告诉我们:一棵平常的树苗怎样长成一棵茁壮的大树,怎样开出一树属于自己的花朵。
这一朵朵花,也是一个个对教育贡献巨大、影响深远的教育名家。在这里,我们可以和斯霞相遇,可以再次感悟她“童心母爱”的教育哲学。我们可以和“立德、立功、立言”的顾黄初先生相遇,作者要言不烦而又十分全面地梳理了先生的学术成果,高度评价了先生对语文教育的至伟贡献。在这里,我们不仅可以理解洪宗礼先生的《母语教材研究》的学术价值,更可以看到他从普通教师成长为教育大家的样本意义。
这一朵朵花也是一所所办得有声有色的学校。作者带我们来到实践“小主人教育”的南京琅琊路小学,我们看到孩子们始终处在学校教育的“中央”。作者带我们来到实践“幸福教育”的淮安县城南实验小学,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孩子们“像花儿一样绽放”。作者带我们来到了始终坚守价值追求的锡山高中,在这里,我们看到了被“高尚的价值观照亮的校园”。这一朵朵花告诉我们,一个学校应该怎样站在儿童的立场办学,应该怎样坚守教育的使命,应该如何在众芳之林中散发出自己的芬芳。
作者在解读名师成长的规律,揭示教育的本质,揭示教育大家的思想内涵及其时代价值的同时,还表达了他对于教育,对于如何为师、如何办学的理解,许多见解都充满了思想的智慧和表达的智慧。他告诉我们,“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名师的生命底色就是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也告诉我们如何读懂名师,如何理解儿童,如何认识自己。相信只要你用心倾听,在每一页每一篇都可以听到作者思想开花的声音。
其实,我们还应该想到,这一朵朵花更是一个个学生,这花开的声音也来自一个个孩子的心底。读这本书,我似乎听到孩子们在说:“我们就喜欢这样的老师!我们就喜欢这样的课堂!我们就喜欢这样的学校!我们就喜欢这样的教育!”幸福的教育,最终是为了让孩子们幸福。
当然,也可以说,这声音是来自我们自己的心里。佛家说,你看得到的都是你自己。能听到花开的声音,是因为你心中有花。
让教师“成为批判性的教育者”
■凌宗伟(特级教师)
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澳大利亚学者约翰·哈蒂的《可见的学习(教师版)——最大程度地促进学习》开篇就指出了当下学校的普遍问题:我们的学校注重的是“软件”(学校的计划)和“硬件”(建筑、资源),而不是“促使学校成功的属性”。今天当我们谈及学校教育的时候,首先考虑的是学校的资源与口号、各式各样的评估验收标准,更多看到的是这些“软件”与“硬件”,尤其是所谓“软件”,因其“软”,大词丽词就成了学校管理者、专家、学者追捧的目标,许多学校都将精力放在寻找大词与丽词上了。其实质就如作者所言,因为这些“软件”和“硬件”可以“成为学校教育的主要营销工具,被政客和校长们所使用,同时也是我们热衷于争论的话题”。
今天我们讨论教育的时候,有多少不是在“班级规模、课程、测评”上纠缠的?有多少名校、名校长不是从他们的学校规模、班额大小、课程“改革”、测评路径上来标榜自己业绩的?回头看看又有多少是在“真正对学生学习有作用的学校教育属性——使学习可见的‘进程’属性”上花气力、做文章的?
这本书所探讨的正是作者希望我们关注的“真正对学生学习有作用的学校教育属性”——使学习成为可见的进程。作者所讲的“可见”,首先是指让学生的学对教师可见,确保教师能够明确辨析出对学生学习产生显著作用的因素,也确保学校中的所有人都能清晰地知道他们对学校学习的影响。“可见”还指的是使教学对学生可见,从而使学生学会成为自己的老师——这是终身学习或自我调节的核心属性,也是热爱学习的属性。贯穿这本书的主题是“我们必须保持学习的优先地位,并且以教学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的影响作为思考教学的根本”,我以为,这样的主题本应是学校教育的永恒主题,偏离了这一主题的“改革”,就偏离了学校教育的轨道。
学校自然要关注学业成绩,但过分关心学业成绩就会错过太多信息,比如学生知道什么、能够做什么、关心什么,如果错过了这些信息,我们的教学就难免偏离学生的需要。我们常常忽视学校的另一个重要目标——发展批判性思维,而更多强调的是统一与服从。针对这一普遍存在的问题,作者将批判性评价作为本书的一个核心概念,希望我们的教师和学校领导“成为批判性的教育者”,以便更好地“评判”我们正在对学生的影响。
对教师而言,本书要求的是,改变我们思考自身作用的方式,从而评价我们对学生的效应时能够有高水平的协作,富有自信,并能全身心投入,而学校领导和教育系统“必须引领这一评价进程,创建一个安全有益的环境,使评价能够执行”。那么,我们对学生的影响效应究竟在哪里?作者告诫我们:要从学生的视角看学习,搞清楚是什么以及为什么造成了学生的差异,用我们的努力帮助学生成为自己的老师。如果我们想要更深刻地理解作者的主张,不妨读读杜威的《我们如何思维》,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今年达成的《仁川宣言》。
课堂:与清醒的人有关
■刘竹君(中学教师)
现实生活中,吴非老师虽卸下课堂这一担负,却从未放弃精神担当,未退守于家庭生活的私人幸福,常于枫杨树下,于附中一隅,与师生促膝谈心,“东鲁春风吾与点”,诫后生庄敬自知,恒持常识,笑对人生。
书中的吴非老师带来了火与冰,还有真实、清醒和安静。随着他的文字,走进一节节课,这些相悖相生的课堂,就发生在我们每个老师的教学生涯中,有的如春风化雨,有的却是暴力与虚伪相伴。无需火与冰的较量,只要是一个清醒的老师,敢于直视,善于思考,就会蕴育一种全新的美好力量,就会在自己的课堂上发生改变。
课堂上曾经发生过什么?权威俯视无个性、精细打磨重装修、应付检查非常态、故作高深伪特色……不一而足,其实这些问题的指出并不可怕,因为它本身就是存在的,既然存在,就有其生存土壤,甚至有其顽固性,而这种顽固性正如吴非老师所言:“被世风压进了平庸的模子。”
课堂上应该发生什么?课堂要真实,具体到课堂上的预习习惯、书写格式等规范养成。课堂要适时安静,给学生预留空白甚至灰色地带,尊重学生的课堂期待,不要总是用频繁的考试思维来扰乱学生。一个学生不可能在课堂上积累和学习一生中需要的所有知识,学习是持续的,课堂更是如此。在课堂中,教师选择安静,并给予学生安静,恰恰是跳出常规的一种方式。课堂要清醒,在课堂上教师不能沦陷在一片污泥之中——学科兴趣的自我缺失,否定思维的装腔作势,功利性的“分数观”,而是要尊重常识、合乎常理、关乎常情——课堂应该以养成和谐的人为出发点和归宿点。
课堂上将会发生什么?关于“校长实名推荐”新闻评价,在课堂上学生列出的针对性问题,在质疑中触及问题的核心,“事情没有这么简单”的思考方式,有“阅读习惯才有真正的优势”的朴素认识,这些都会使学生受益终身。课堂上,关于“炸油条的校长”的命题解答,让学生直接与惯用型的价值观对峙,产生全新的符合尊重平等这一价值维度的意义追寻。这样,课堂便与远方,与无尽的人们,与未来有关。
民间有言,很多学校领导害怕老师喜欢读吴非的文章,他们怕什么呢?这老者,辣手著文章,铁肩担道义于一方校园。有知识分子之风骨,一日之存,便尽一日之责,士志于道,壮心不已,老辈们的观察与指正,老辈们的严苛与言辞,才是真正的和谐教育。叶圣陶先生在小说《倪焕之》中有句话:养成正当的人,除了教育还有什么事业能够担当?作为教育的发生者,无不感慨,一切的希望在于教育,功利的教育和平庸的教育如同功利的课堂和平庸的课堂,同样无价值。
想起2012年,刚刚听完吴非老师的开学第一课,一个学生坐在我旁边说:“这个老头好反叛。”我只说了一句:“这个老头只是在课堂上说了一些你从未听到过的真话。”三年后,该生毕业,她说:“这个老头,我喜欢,好想再回附中听他的课。”由此,我始终相信——课堂是未来的,学生是清醒的。我总是想,如果每个置身于课堂的老师也是清醒的,这就好了。
(来源:中国教育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