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龄教育”不是学科教学
■陆启威
“混龄教育”是一种指向人文素养的教育。或者说,“人文性”是“混龄教育”的本质诉求和价值体现。如果说基于第一课堂的学科教学主要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那么,处于第二课堂的“混龄教育”则更多地侧重于发展学生的非认知能力,包括学习品质、心理品质和道德品质等。
诚然,我们不能回避“混龄教育”在学生认知能力发展上的功效,甚至有些学校将“混龄教育”作为学科教学的有益补充。但若将第二课堂依然视作学科教学,显然是错误的。把学生从第一课堂中解放出来,重塑学生个性和人格发展,这是“混龄教育”的根本要求。此外,从组织形式上看,“混龄教育”也具有人文教育的属性和特点,“混龄教育”多以社团、选修课及兴趣班为单位,在这个群体里,学生之间的差别很大,如何与他人实现相融共处、和谐发展,是每一个学生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难题,在突破困局、融入集体并获取自我发展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会经历深度的心智考验和人文历练,其人文价值在学生生命历程中举足轻重。“混龄教育”在学生人文性价值培养上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较好地促成了学生的交往与合作。不同年龄的学生构成一个生态圈和社会场,每一个学生都要面对迥异于自己的“那一个”,都要学会和不同的人交往并建立关系,都要学会彼此间的尊重、信任、合作与交流。这是很需要花费一番功夫的,也最能锻炼和发展学生的交往与合作能力。
二是能够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在这个年龄及认知能力差距较大的群体里,高龄段学生容易养成自觉的使命和担当意识;低龄段学生也会以高龄段学生为参照,处处留意自己的行为,形成自觉的规范意识,主动参与集体活动,维护集体利益。
三是能够很好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组织与管理能力。不同年龄的学生在一起,管理起来是需要方法和智慧的。解决的最好办法就是学生自治,放手让学生自我管理,相信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之间有着天然的融合与对接能力,这是教师管理无法办到的,事实也的确如此。
“混龄教育”身处第二课堂,人文性是其第一属性。回归生活,参与“社会”,赋予学生主动发展和自我发展的人文素养,是“混龄教育”的要义,也是学生生命成长的必然要求。(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来源:中国教育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