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反科学广告折射公众科学素养缺失

2015年11月26日09:05 | 来源:中国教育报
小字号
原标题:反科学广告折射公众科学素养缺失

  ■刘义杰

  “我们恨化学!我们恨化学!”近日,一则化妆品广告引发了不小争议。专家表示,一方面,世上没有不含化学成分的化妆品,化学也并不意味着不安全,广告词纯属噱头;另一方面,这一广告涉嫌虚假宣传,如果引发法律纠纷,企业和代言人很可能要承担一定的责任。

  化学是促进现代社会发展的基础学科,石油、农药、医药、服饰等都是化学工业的产物。正如科学家所言,没有化学工业的化肥和农药,世界粮食产量将减产一半,如果没有化学合成纤维,很多人恐怕穿不起衣服,如果没有医药,多少人将死于细菌、病毒之下?

  然而该化妆品广告的主要目的还在于抓住了很多人追求天然护肤的心理。换句话说,正是因为有收益、有回报,击中用户的心理诉求,他们才会如此打广告。

  由此来说,反科学广告那么流行,一个很大原因就是人们科学素养还比较低。根据中国科协的数据,2015年我国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达到了6.20%,但还是远低于欧美国家的水平。

  中国科协的数据还显示,利用电视获取科技信息的公民比例为93.4%,比2010年(87.5%)略有增长,虽然远不及通过互联网获取科技信息人群比例的增长速度,但作为传统的大众媒体,电视仍是获取科技信息的主要渠道。为公民普及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的媒介平台上却充斥着“我们恨化学”的广告,这也是一种讽刺。

  反科学广告的流行还与监管不力有关。根据广告法第四条规定:“广告不得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广告主应当对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我们恨化学”在今年7月份就受到化学工作者的质疑,被认为是明显误导消费者,却一直没有相关部门介入,这不能不说是监管不力。

  “我们恨化学”式的反科学广告很无知很可怕,但坐视此类广告充斥银屏而无动于衷的监管部门更“可怕”。是他们科学素养太低、无法监管,还是睁一眼闭一眼,渎职不负责任?这似乎更值得追问。

  (作者系蒲公英评论特约评论员)

(来源:中国教育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