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跟踪观摩诊断破解幼儿消极等待

2015年11月08日09:03 | 来源:中国教育报
小字号
原标题:跟踪观摩诊断破解幼儿消极等待

  ■郑国娟

  为了让幼儿的消极等待少之又少,促使保教工作更加规范、科学、有效,绍兴市越城区组织区名师工作室、引擎班学员,开展了半日活动跟踪观摩诊断活动。

  准备跟踪观摩

  观摩前,区教研室对开放园和观摩者提出要求:开放园要提早将开放班级的“半日活动作息安排表”上传研修群,让观摩者早知道跟踪观摩半日活动安排;观摩者提前在网上或相关幼教书籍上,查阅并学习关于高控和隐性浪费的概念、表现、成因及减少策略等。同时,提醒同在一个班级观摩的小组成员中,至少一名教师带摄像机记录拍摄,以便后期学习讨论时使用。

  开放当天,观摩者们先聚在一起,重点明确怎样进行观摩以及观摩时应注意的点:在各环节中发现有让孩子消极等待的现象时,要进行概要式记录,尽可能用较短的时间、较快的速度记录;建议各位老师把各环节中消极等待的明显表现用手机拍摄下来,借此来辅助笔记。另外,带相机的教师,尽可能全面跟拍各环节活动,便于小组成员观摩结束后回看、讨论、分析等。

  随后,观摩者们来到对应班级,进行跟踪观摩。观摩户外活动的老师仔细观看活动场地的搭建与运用是否合理,投放的材料能否让孩子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选择与自主活动,教师的介入是否适宜等;观摩室内活动的老师重点观看材料的投放能否让幼儿自主选择并通过具体的操作和亲身体验去获得经验,能否发展认知能力等。在观摩中,老师们还以一个活动参与者的角色进入区角,和孩子们一同游戏、对话,拓宽了观摩的角度。拍摄视频的老师,不仅全面、细致的拍摄了孩子们在不同活动环节中的表现,同时也清晰记录了观摩者与孩子互动的情况。

  发现幼儿消极等待问题

  半日跟踪观摩结束后,参加观摩的老师各自回园了。老师们利用空余时间组成讨论小组,各小组成员在研修群里交流、探讨,并将自己在观摩中发现的问题和改进策略整理成稿发给小组组长,由组长汇总整理。在2—3周后,参加观摩的老师们再选择时间聚在一起,进行各组观摩发现与诊断策略的交流。

  跟踪观摩中,老师们发现了一些幼儿消极等待的问题:在晨间户外活动中,保教老师虽然在活动中投放了塑料圆形环、自制圆形布、轮胎等好几种活动材料,但孩子们的兴趣都集中在轮胎上,扎堆玩轮胎,即使排队等待,也不去玩其他游戏,这不仅在活动场地的利用上存在隐性浪费,也浪费了孩子的游戏时间,影响了孩子对游戏环节的兴趣。在幼儿喝水环节中,茶桶内水的温度过高,影响孩子喝水的速度,出现了很多孩子漫长等待的现象,并且孩子习惯拥挤在茶杯柜周围喝水,对此,保教老师也没有适时介入进行引导、疏散。在区角游戏开始前,教师会长时间地给全体孩子讲解新材料的玩法和游戏规则,不仅消耗了孩子的游戏时间,也影响了孩子自由发挥想象的能力。

  各组会诊解决问题

  观摩者们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思考与分析,并拟定改进策略。各组组长在此基础上结合PPT或视频在讨论会上进行“诊断式”报告,指出存在的问题,给出分析,抛出改进策略,之后让大家“会诊”分析改进策略是否合理、科学,解决方法是否可行、有效。

  一名组长在分析幼儿喝水环节出现的排队等待、拥挤等问题时,给出的解决方案是:为各小组提供一个茶壶,让幼儿以组为单位,根据需要自己倒水。对此,大家“会诊”提出:这些茶壶不用的时候放在哪里?这样以组为单位让幼儿倒水喝,是否自主、高效?经过大家的思想碰撞,得出了两条解决方法:一是让保教老师加强关注并适时介入、引导幼儿,建议让已经倒好水的孩子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或是去比较宽敞的地方喝水,腾出空间给其他没喝水的小朋友取茶杯、倒水;二是鼓励幼儿自带小水瓶,这些小水瓶可以挂在椅背上,也可以放在教室窗台上,让孩子根据自己的需要自行安排。

  通过跟踪观摩诊断,观摩者和被观摩的教师在思想和行动的不断碰撞与摩擦中,提高了认知、转变了观念,而且有效地减少了幼儿消极等待现象的出现。(作者单位: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孙端镇中心幼儿园)

(来源:中国教育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