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我是一个“懒”老师

2015年11月01日09:07 | 来源:中国教育报
小字号
原标题:我是一个“懒”老师

  ■赵文花

  常有同事羡慕地对我说:“你们班的孩子真是太能干了!”也常有年轻老师向我讨教“带班其实很轻松”的秘籍。每当这时,我总会得意地说:“因为我是一个懒老师。”

  曾经我也跟很多教师一样事必躬亲:孩子活动时,我要亲自把他们的操作材料一份一份发到每个孩子的桌子上;吃饭时,要亲自把他们的餐具都发好;户外活动时,我还要吩咐第一组玩什么、第二组玩什么,就这样“勤”快地从早忙到晚。

  可是孩子们呢,“老师,我不会!”“老师,这个怎么做?”“老师,我玩什么呀?”此起彼伏的求助声,让我应接不暇。美工活动结束后,教室里一片狼藉却无人问津;区域活动时,不知怎么选择,如何入手;自己脱下的衣服随手乱放,就连如厕、喝水这些事每天都要老师提醒好几次。有一天,我让一个孩子捡起他撒落在地上的纸片,他却理直气壮地看着我说:“老师帮我捡!”这让带班多年的我渐生迷惑。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生命个体,有自己的想法和能力。教师的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剥夺了孩子的动手机会,也让孩子失去了体验的感觉。久而久之,孩子形成了习以为常的依赖心理和习惯。如此一来,教师的“勤”不再是教育的良方,而变成了孩子成长的绊脚石。从这一角度来反思自己的日常教育和管理,我发现:“勤”老师难教出“勤”学生。

  陶行知先生曾提出:解放孩子的双眼,解放孩子的大脑,解放孩子的双手,解放孩子的嘴,解放孩子的空间,解放孩子的时间。这“六大解放”让在迷雾中的我学着退到孩子的身后,有了培养孩子当班级“小主人”的意识和“放手”锻炼孩子的勇气。

  开学伊始,我先和孩子们一起讨论班级各项常规活动的规则,让孩子们明确什么时候可以做什么事、不可以做什么事。如果小朋友不小心违反了规则,就要心甘情愿地接受惩罚:或者少玩一次游戏,或者取消本周奖励的小红花等。

  为了进一步放手,我在班级里选择一些孩子做值日生,协助老师管理班级的一些事情:洗手时,值日生在盥洗室负责检查大家是否正确使用肥皂,是否做到节约用水;集体活动前,负责把学具分发到大家的桌子上,结束时再把学具整理好,放到指定的地方;户外活动时,跟保育老师一起准备器材;餐后散步时,在队伍后面负责“纪律”。这些放手的做法,收效还不错。

  可是我突然发现,不是班里所有的孩子都经常参加值日生的活动,不常做值日生的孩子还和以前一样,被动地接受着别人的管理和安排。怎样吸引他们积极参与到值日生的活动中来呢?

  我和孩子一起讨论班级需要增设哪些值日生,这吸引了之前不愿参加值日生活动的孩子,大家讨论得不亦乐乎。孩子们又一起设计了值日生挂牌,在挂牌上画上水龙头、餐具、毛巾、玩具等图案,借此来分清不同值日生的职责。孩子们认为,每天需要4-5个孩子参与活动,大家每周轮流担任不同岗位的值日生,到周五再评选出“本周最佳值日生”。

  值日生活动,让每个孩子都能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每周对最佳值日生的表扬和肯定,也进一步提高了幼儿为集体服务的意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值日生活动,孩子们也明白了“要管好自己才能去管别人”,“做好自己的事,不给值日生添麻烦”的道理。尊重孩子的想法与意见,不仅能帮助孩子自主寻找问题解决的办法,还培养了孩子的“小主人”意识。

  有了值日生的协助,不仅我的工作轻松了不少,孩子们也在慢慢发生着变化。一瞬间,我似乎找到了孩子们成长的金钥匙,也听到了孩子们成长的拔节声。适当的放手,让我尝到了“偷懒”的甜头,孩子也收获了成长的果实。

  因为我的“懒”,孩子们锻炼的机会多了,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强了,主动成长的味道浓了。我的工作“清闲”了,就有更多的时间观察孩子,发现孩子的闪光点,也有了更多的时间思考和调整教学方法,体验和孩子们结伴成长的精彩生活。(作者单位:江苏省江阴市华士中心幼儿园)

(来源:中国教育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