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光靠砸钱引不来国际一流人才

2015年10月26日09:08 | 来源:中国教育报
小字号
原标题:光靠砸钱引不来国际一流人才

  ■本报记者 施剑松

  “每年学校会收到近300份简历,有一半是我们看得上的人才,其中六七十位是学校迫切希望引进的世界高层次人才,但最终我们能引进来的只有六七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人事处副处长刘文川说,“这就是国际大学之间高层次人才激烈竞争的形势。”

  前几年,由于欧美爆发经济危机,大学经费有所缩减,欧美高校在国际高水平人才市场上一度出现颓势。一些教学研究职位的薪金以及提供奖学金的名额都有所下降。与此同时,随着国内高校对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的重视,很多高校纷纷加大了国际人才引进的力度。一批高层次人才被引进国内高校,促进了国内高校一些学科研究水平得以迅速提升。

  然而,从今年开始,随着美国经济复苏的势头愈加明显,美国恢复了在高水平人力资本上的投入,国内高校引进高层次人才的难度明显在增加。

  以经济管理学科为例,虽然,包括首都经贸大学在内的部分国内高校不断提高海归人才薪酬,目前向高水平引进人才提供的薪酬已经与美国高校同类职位大致相当,但仅靠“砸钱”已经缺乏吸引力。刘文川说,高水平人才往往有很多就业选择,相比薪酬,他们更加关注未来发展空间、学校学术氛围以及职业生涯是否能够获得快速提升。

  不能否认的是,相比国内高校,美国高校的很多学科,集中了本学科最主要的学者,学术氛围优越,研究水平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刘文川说,中国高校也有比较优势。中国高校往往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在资源投入和制度环境方面创造适合人才研究成长的环境。同时,随着中国经济连续多年快速发展,给国际相关学科提供了绝好的研究对象,且发展中的中国对高水平研究成果的需求也更加迫切与实际。

  如何做好人才引进工作,值得国内高校深入探讨。

  近年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组建了完全由海归学者组成的国际经济管理学院,聘请国际一流计量经济学家李奇担任院长,依托国家和北京市重点科研项目,短时期内吸引了近30位国际一流中青年学者加盟,显著提高了学校在相关学科的国际影响力。

  为了吸引国际一流人才,首经贸制定了一系列特殊的人才政策。同时,学校明确,双轨制人才制度双向打通,体制内教师如果能力足够有意愿到国际经济管理学院工作,考核通过可以转轨,相应引进人才也可以申请体制内岗位。“服务学校总体目标,唯才是举,尊重本人意愿。”刘文川说。

(来源:中国教育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