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家长价值观影响孩子学习动力

2015年10月21日09:10 | 来源:中国教育报
小字号
原标题:家长价值观影响孩子学习动力

  ■卿素兰

  通常情况下,家长和中小学教师往往非常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常常忽略他们的学习动力水平,直至很多学习问题、行为问题、心理问题或情绪问题的产生。

  这说明我们往往只看到学生学习生活的表面或者结果,没有认真思考或者关注影响学习过程和结果的相关心理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然而这些因素往往是决定学生学习能力、人格发展和未来发展的关键因素。那么我国中小学生的学习动力到底呈现怎样的发展状况呢?影响他们学习的重要因素是什么?中小学生的学习动力主要来自哪里?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对中小学生的学习动力状况做了一次深入的调研,希望能为学校和家长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此次调查研究采取自编问卷的方式,从影响学习动力的3个维度10个影响因子进行问卷设计。第一个维度是激励的内外环境因子,包括内源性动力和保健性动力;第二个维度是激励的内容因子,包括权利激励、关系激励、成就激励和金钱激励;第三个维度是激励的对象因子,包括家长激励、教师激励、同伴激励、自我激励。

  调研对象主要是深圳、杭州和长沙等三个地区18所学校的小学五年级、初中二年级和高中二年级学生。发放问卷1000份,剔除无效问卷,获得有效问卷950份,回收率为95%,统计方法主要采用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

  结果表明

  1.内源性动力是中小学生学习的基本价值取向

  根据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动力来源,学习动力可以分为内源性学习动力和保健性学习动力取向。此次调查发现,中小学生的内源性动力因子水平高于保健性动力因子,而且其内源性动力因子水平随着年级的增高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保健性动力因子趋于平稳。总体来说,我国中小学生学习价值取向基本处于良好状态,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内源性取向日益降低,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与研究的问题。

  2.成就激励取向:内容型动力呈现出“成就—权利—关系—金钱”的思维逻辑

  从学习动力激励的内容特点看,成就激励、权力激励的学习动力水平较高,金钱激励位居其后,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小学生内源性学习动力的深刻影响,也就是说中小学生的成就激励的驱动力最强,其次是权利激励、再其次是各种关系驱动力,金钱激励的作用不够大。可见,中小学生的学习动力主要是呈现出精神层面的激励,也折射出励志教育、理想教育和中国传统文化在我国中小学生中的价值取向的结果。

  3.“家长期望”的影响力深远,学生自我激励相对落后

  从激励对象因子看,学生学习动力的“家长期望”效应处于首位,其次是自我激励,然后是教师激励和同伴激励。可见家长的价值观是影响中小学生学习动力的第一因子,也充分说明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其中,让我们看到了家长的价值观和期望与学校教育的博弈,当我们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充分一致时,对学生而言是一种正能量的共振,如果学生接受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悖,那么对于学生价值观教育将处于一种能量消耗,将导致中小学生的价值观处于混乱状态,学校教育将呈现艰难状态,因此,家校协同与共建对于现代教育而言,显得尤为重要。

  4.优生的学习动力全面超越学困生

  从学生的内容激励和激励的对象看,除了同伴激励因子外,优等生的学习动力在其他因子方面都显著高于学困生,并且表现出与总体相近的发展趋势。可见,学优生的学习动力来源要更丰富,对于学困生而言,无论是家长激励、学习内驱力、自我激励、成就激励、权力激励、关系激励以金钱激励均弱于学优生,只有同伴对他们是相对安全而具有支持性的。

  如何利用学困生的同伴关系,让学困生在同伴中获得支持感,是值得学校考虑的。

  5.女生学习动力因子水平普遍超越男生

  中小学生的学习动力存在性别差异。从内容激励的各因子来看,在关系和成就激励方面没有差异,但是在权利激励因子方面女性略高于男生。从激励的对象看,四个因子都存在显著差异。在同伴激励因子方面,男生显著高于女生;在教师、家长和自我激励因子方面,女生显著高于男生。可见关注男生的同侪关系非常重要。

  6.随着年级的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水平下降

  不同年级的学生受不同激励因子的影响。小学生的内源性激励因子和保健性激励因子均高于初中和高中学生。在关系激励方面,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没有显著差异,但是在成就激励和权利激励方面,小学生均高于初中和高中学生。

  进一步检验发现,高中生在金钱激励和同伴激励方面优于初中生和小学生,这说明随着学生的年龄增长,高中生更接近现实社会与真实生活,尤其高中生的同伴激励和交往日益超越家长和教师。

  7.独生子女学习动力因子水平普遍超越非独生子女

  独生子女的激励性动力因子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但是在保健性动力因子方面没有差异。说明独生子女对于外在的物质以及环境的要求并没有表现出过高的要求。在激励的对象方面,自我激励、家长激励和教师激励因子方面,独生子女都高于非独生子女。只有在同伴激励方面没有差异。这一方面说明我国独生子女表现出来的学习动力水平的可喜状态;另一方面,也折射出独生子女所承受的学习压力往往来自于家长和老师的期望值。

  8.家庭经济状况直接影响与调控着学生的学习动力

  我们以贫困学生的学习动力为基线,与富裕家庭、小康家庭和温饱型家庭进行比较,温饱以上家庭经济状况的学生在激励性动力因子、保健性动力因素、权利激励、关系激励、成就激励和自我激励、教师激励方面均显著高于贫困家庭学生。贫困家庭学生在金钱激励方面显著高于其他三种家庭,但是在家长激励和同伴激励因子等方面没有差异。这个结果充分说明了家庭和同伴对于学生影响力的重要性,以及家庭的经济状况对于学生学习动力的杠杆作用。

  9.中小学生学习成绩与其自我概念、归因方式高度正相关

  学习成绩与学生的自我概念、归因方式高度正相关。我们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绩进行归因,我们发现,学优生均具有良好的自我概念和内归因方式。而学困生表现出消极和负面的自我认知,并且具有明显的外归因方式。

(来源:中国教育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