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五星红旗珍藏了66年
吴雪莉在家门口悬挂国旗。(河南大学供图)
■本报记者 李见新 通讯员 刘怡 陈成
每年的国庆节前夕,一位耄耋老人总会小心翼翼地从柜子中取出一面珍藏了半个多世纪的五星红旗,并用自己颤抖的双手把国旗挂在自家门口。
今年国庆,已90岁高龄的她,第66次挂起这面在1949年9月30日购买的国旗。
“这面国旗一直跟着我,都60多年了。我一直舍不得换,因为她见证了我在中国的成长。”阳光下,66年前的国旗在她满头银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鲜艳漂亮。
她就是全国“十大功勋外教”、河南大学终身名誉教授吴雪莉,一个有着一双澄澈蓝眼睛的中国人。
今生与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
1925年7月15日,雪莉·伍德出生在美国南部的阿肯色州。1945年圣诞节的第二天,雪莉与中国留美学生黄元波举行了婚礼。次年,抗日战争胜利11个月后,这对夫妇回到中国。从此,雪莉也有了伴随自己一生的中国名字——吴雪莉。
战火纷飞的年代中,她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艰难奋进的岁月里,她与新中国一同成长;历经新中国66年的变迁发展,她一直跟随着中国一同前行。
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二年,丈夫黄元波来到河南开封主持筹建生物制药厂工作,吴雪莉一家落脚开封,吴雪莉在河南大学当了英文外教。
在五十年代鲜见外国人的中国,一位打扮时髦的金发女郎,行走在校园里格外引人注目。学校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以及许多留英、留美的“海归”老教授,让她找到了“归属感”,开启了她在河南大学半个多世纪的教学生涯。
1962年,吴雪莉的母亲——当时的世界和平理事会委员道逊夫人,也来到中国与女儿一家团聚。“母亲很喜欢河大,喜欢这里朴实的学生与踏实的学风。”几年后,道逊夫人长眠于这座底蕴深厚的古城。
从“洋外教”到中西文化交流的“红娘”
“我不是‘外教’,我已经是个中国人了。”每次接受采访,吴雪莉总是用她那带着点洋味的流利开封话反复向记者强调。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吴雪莉同共和国一起经历了一段特殊的岁月。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她靠瑞典老同学寄来的一些白面粉,为孩子们做面包。孩子们很喜欢吃面包,吵着让吴雪莉的同学再寄,她不同意:“我们要靠自己生活,不能依赖别人。写信伸手向国外要食品,对国家影响也不好。”那时,吴雪莉还没有中国国籍,但她却处处替中国着想。
已经在中国“安居乐业”的她,多么希望自己能真正成为这片土地的主人。1975年,经周恩来总理批示,吴雪莉顺利加入中国国籍,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中国人。
随后的日子,吴雪莉为自己能够真正成为中国的一员而欣喜,她终于可以“向不了解情况的外国人介绍自己的国家”了。从1979年开始,每隔几年,吴雪莉都会利用回国探亲的机会介绍、宣传中国。中国的历史文化、山川河流、高等教育,都在她具体而细微的讲述中一一呈现,她也成了中西文化交流的“红娘”。
扎根中国做实现“中国梦”的建设者
吴雪莉共有6个孩子。1984年,丈夫去世后,她的5个子女先后移居美国,大儿子在河南大学退休后也移居美国。很多人奇怪,她为什么没随子女去美国安享晚年?吴雪莉说,自己就像树扎下了根,已经习惯了这片土壤,离不开中国了,她要留在中国见证国家前进、发展的历程。
岁月积淀出情感,吴雪莉积极参政议政、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她多次当选并连任河南省政协委员。在任期间,她认真履行政协委员职能,为下岗工人寻求帮助,为河南省的教育事业发展忙碌奔波……“政协会议给老百姓反映意见提供了渠道,在美国没有这个,美国的参众议员都是政界人士,而且只有选上了才有发言权”。
2014年5月,吴雪莉被授予全国“十大功勋外教”称号。2015年,正值吴雪莉90寿辰,河南大学举办了“吴雪莉先生教育思想研讨会”,传承她严谨求实的教学精神。如今,耄耋之年的吴雪莉还在继续着她与中国不解的情缘,“我的母亲、我的丈夫都在这里去世,我的事业、我的学生也在这里,我在这里生活得也很好,我的家就在这里”。
老人对中国的感情感染了很多人。河南大学党委书记关爱和说:“她是河南大学的一面精神旗帜,是一代代‘铁塔牌’学子心中的精神象征,值得大家学习、弘扬。”
(来源:中国教育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