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纳你 便接纳你的全部
请扫描关注中国教育报文化副刊中心微信公众号“中教文化乐读”
■杜霞
那夜,我的学生在微信里对我说:老师,我还没有准备好去恋爱,我怕自己不够好,没有能力经营好一段感情……
我不由地想起了威尔,《心灵捕手》(美国,1998)里那个看上去酷酷的天才大男孩儿,在他的内心里,时时涌起的,应该也是这样一种无法言说的忧惧吧。
小时候跟着大人一起看评剧《刘巧儿》,小小的年纪,对爱情婚姻甚是懵懂,但来自上个世纪四十年代一番铿锵有力的爱情宣言,还是让一个小女孩朦朦胧胧地意识到:要足够好的人,才配得上爱吧。
所以,我也特别能理解,为什么面对哈佛富家女勇敢而炽热的爱,街头小混混威尔本能地会选择退缩与逃避,不惜用激烈决绝的言辞去伤害心爱的女孩,甚至也去伤害那么看重他的蓝波教授。
正是这位麻省理工学院的资深学者最先发现了威尔。他在课堂上出示的一道难题,让无数学子知难而退,却引来了身为清洁工的数学天才威尔。这本该是一个伯乐与千里马的故事,成就另一段感人的温暖与传奇。但遗憾的是,天才小子却是一匹不折不扣的生马驹,他玩世不恭、桀骜不驯,读书和解题,只是业余时间里的偶尔为之,更多的时间里,他热衷于和几个死党四处闲逛,打架滋事,最拿手的则是去名牌大学用“三分钟摆平一个笨蛋”。当蓝波教授找到威尔的时候,他因为打架袭警刚被送进了看守所。
但就是这样一个叛逆小子,却解出了全世界只有两人能解的方程式。难怪爱才心切的蓝波教授会向法官求情保释,不辞劳苦地开始了天才打造工程。如果按照蓝波教授所预设的培养路线行进,那么威尔就会充分发挥他的天赋,成为一个像乔布斯、比尔·盖茨一样能够改变世界的精英,但千里马偏偏不想被规范被驯服,他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赶跑了蓝波请来为他做治疗的五位心理医生。
可是如果你了解威尔的身世,如果你知道他先是被父母抛弃,被寄养时辗转四个家庭,其中三次被严重虐待的话,你也就能理解他为何总是用一种不屑与轻慢对待这个世界。在过往的一次次被责骂、凌辱和抛弃的经历中,他已经对这个世界失去了基本的信任。
而在蓝波教授对威尔的看重中,其实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威尔的数学天赋,也就是威尔那个“好小孩”的一面。可以设想,过往被寄养的经历,一定也让威尔领悟到了一种好小孩的生存法则,即如果他想被接纳和爱,那么他一定要展示出自己优秀、完美的一面,否则,就会遭到责骂和惩罚。所以,面对蓝波教授有条件的规范与塑造,威尔本能地要抗拒和戏谑。
Unconditional love,这是心理学上的一个名词:无条件的爱。可真实的状况是,我们现实中的爱,却很难不附带任何条件。“宝贝听话,妈妈就爱你”……仔细想想,在“爱”的名义下,隐含了多少捆绑和控制?而在这种控制的背后,又潜藏着施爱者多少恐惧与无力?当威尔拒绝了蓝波为他安排的锦绣前程,并报复性地将解题方案付之一炬时,蓝波教授那种伤心欲绝的神情,我们大概都不陌生,那些逼着孩子弹钢琴、学特长的父母,哪一个不是壮志未酬又黯然神伤?
好在,威尔遇到了尚恩,一个生命旅途中的重要他人。尽管威尔一开始就毫不客气地向尚恩发出挑衅,甚至成功地用他坏小孩的一面激怒了这位依然沉浸在丧妻之痛中的心理学教授,但是尚恩没有退缩放弃,他一眼就看出这个狂妄孩子内心的“怕”。
他知道这个孩子真的是怕了,怕到不敢去相信,不敢去爱,不敢去发展一段亲密的关系……赶在被抛弃之前,先期将对方抛弃。
威尔一度也想用这种方式拒绝尚恩,但尚恩不同,他帮助威尔,并非因为他是一个数学天才。“我接纳你,只因为你是你”——这是亲子关系、爱情关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则,面对一个千疮百孔的灵魂,尚恩要做的,就是无条件地接纳与等待。
影片中细致展示了尚恩与威尔之间的七次交流,那真是宛如创世纪般的艰难历程。挑衅、对峙、沉默、退缩……是的,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但很多时候,我们近在咫尺,却又遥不可及。但尚恩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去等待,这不仅仅得益于丰富的经验,更源于他心地的良善和对人性的乐观持守。
接纳你,就接纳你的全部。尚恩以他不抛弃不放弃的诚挚与坚持,逐渐赢得了威尔的信任,当威尔流着泪投入尚恩如父亲般宽厚温暖的胸膛时,一个流浪的小孩,终于踏上了回家的路。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文学博士,艺术学博士后。目前主要从事语言教育、艺术教育研究。)
(来源:中国教育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