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的故事会说话
《品味教育——启示·境界·引领·思考》 唐金龙 著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田山谷
近几年,阅读教育教学专著数量不少,论收获肯定有,但总体感觉读得挺累。一个偶然的机会,读到唐金龙老师的《品味教育——启示·境界·引领·思考》,改变了我的看法。原来,教育教学专著也可以这样写。
一个个温暖而智慧的故事,从生活中来,从自然中来,嵌入在教育语境中,生动形象地告诉我们教育能够如此这般。
温情而深刻的启示
小时候最喜欢帮母亲检查从河边捡回来的河蚌有没有坏的。检查的方法,用左手先拿住一个河蚌,再用右手捡起其他的河蚌,一个一个地敲敲看,如果河蚌发出的声音是结实的,就是新鲜的河蚌,如果敲的声音是虚的,有点沙哑,不管它闭得多紧,也是坏的河蚌。
有一天,母亲在河边洗衣时又拾回了一大桶河蚌,我熟练地拿出一个洗菜盆,开始我的鉴定工作。出乎意料的是,居然大部分的河蚌都是坏掉的。这怎么可能呢?
于是,母亲亲自动手检验,结果都是好的。原来我抓在左手里的那个河蚌是坏的,难怪敲起来的声音全都不对劲。
在这个故事里,“我”之所以没能检查出河蚌的好坏,是因为“我”用“坏河蚌”做了标准,从而出了问题。由此认识到,要正确衡量一个事物的好坏,标准是很重要的;如果标准本身就有问题,那么用此检验出来的结果肯定就会出问题。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一下子就明白了,如果标准出了问题,那么结论的荒谬就可想而知了。这给我们的启示既温情又深刻。
在当下,衡量一个学生好不好,衡量一个学校好不好,基本的标准就是看成绩、看升学率,很显然这个单一的标准是有问题的,我们教育存在这样那样的难以解决的深层次问题也就不可避免了。解决之道似乎在这个故事中已经显而易见,那就是用多重标准来衡量学生、衡量教育。
等待是一种境界
现在我们谈教育,经常是意气用事,甚至充满火药味。许多时候,破坏容易建设难。再尖刻的语言如果不能切实关注到教育本身,也是于事无补。所以,我们还要心平气和地来研究教育、说教育、干教育。
看作者引用的一个故事:
1961年,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物理学家约翰·梅因斯通在他上班的第二天就接手了一个古怪的小实验,当时这个实验在一个橱柜里已经悄悄进行了34年。50年后的今天,他仍然在观察着这个实验,并等待着见证它最引人注目的下一滴。
这个沥青滴漏实验,是该大学第一位物理学家托马斯·帕内尔发起的一项长期性物理实验,他想以此实验向他的学生证明,在冷却状态下,脆得可以用锤子敲碎的沥青,也能够像液体一样从一个漏斗底部滴出,尽管是以极慢的速度,他的这个小实验成为了世界上最慢的沙漏实验。沥青的滴漏速度大约为每6~12年1滴,迄今为止已滴下8滴沥青。
这就是等待的成果与魅力所在。这种等待也是教育的一种境界。
想想看,我们现在的教育还有等待吗?在超常规、跨跃式发展的社会大背景下,一切都要快,这一思维模式导致教育出现从未有过的新问题。甚至有人干脆喊出来,教育是慢的艺术,是农业不是工业。
要有自己的思考
教育永远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
作者书中提到这样一个故事。在2010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教授安德烈·盖姆,因为得到了单层的石墨(石墨烯)而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那是一种科学家曾经认为不会存在的二维物体,它不但是人们获得的最薄的物质,也是最坚固的物质。
盖姆成功的方法才是我们应该思考的。他没有使用高精尖的技术,只是用了最便宜的透明胶带。他用透明胶带粘在石墨的顶层,再撕下来。这样就会有碎片脱落,粘在胶带上。这时碎片仍然相对很厚,盖姆就对折胶带,再粘一次,得到更薄一些的碎片。重复这个过程10到20次,就得到了10层薄的石墨薄片。最后,在此基础上,他就顺利得到了石墨烯。
常规的方法你只能想到借助高端技术来磨,要是那样,路径就不对了,可见思考要成为习惯才会随时产生灵感的火花。
教育是需要思考的,这思考就是看能否有突破的空间,能否有更优化的路径。作为学生,每个鲜活的个体都是独一无二的,按照一个模式是不能代替自己的课堂的。这需要我们有自己的思考,进而有自己的行动纲领与行为准则,否则教育就是流水线,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只能是机器。
(作者单位:安徽巢湖市柘皋中学)
(来源:中国教育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