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有趣的京剧脸谱之旅

2015年09月20日09:05 | 来源:中国教育报
小字号
原标题:有趣的京剧脸谱之旅

  ■孟园园

  学期初,孩子们对“说唱脸谱”中各具特色、形象鲜明的脸谱产生了浓厚兴趣,他们从家里带来了相关的书籍、图片,每天活动间隙都会围在一起聊些关于脸谱的事。看到孩子们对脸谱这么有兴趣,作为老师,我不禁在想,如何借助教室环境和区域材料引导孩子自主探索、丰富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呢?

  就这样,“京剧脸谱”主题活动在我班展开了。与以往策划的活动不同,这一次我们更多关注的是如何让孩子浸泡于传统文化环境中,丰富感性体验;如何通过区域材料与主题活动的配合,让孩子在活动中自主建构起知识经验,让“教”转变为孩子的玩和探索。

  利用家长资源,丰富孩子对脸谱的感知

  当家长们看到孩子对于脸谱这么有兴趣,又得知我们要开展“京剧脸谱”主题活动,都积极参与进来。锴锴妈妈带来了京剧戏服、道具和脸谱图片,嘟嘟妈妈带来了京剧泥工,怅怅妈妈带来了京剧剪纸……关于脸谱的各类艺术品、图片相继汇集到了班里。有了这些,孩子们又设计了一个有着脸谱画册、脸谱吊饰、脸谱屏风、脸谱摆件的京味十足的脸谱区。这个区域也成为过渡环节最受欢迎的角落,一有空闲时间,孩子们便会三三两两地翻阅画册、摆弄挂件、讨论最喜欢的脸谱样子。在这样开放、轻松的欣赏环境中,孩子们对脸谱的感知经验越来越丰富。

  然然的家长还帮我们邀请到专业的京剧老师进班与孩子们互动。京剧老师通过京剧人偶向孩子们介绍了“生、旦、净、丑”四行当,通过故事和PPT向孩子们讲解脸谱的由来和脸谱所代表的性格特征,现场展示了脸谱的勾画过程。当看到京剧老师娴熟地勾画出一个个神态各异的脸谱时,孩子们惊叹不已,都说自己也要画出这样的脸谱来。

  适时支持,让脸谱创作不断深入

  孩子们的脸谱创作是从临摹开始的。区域活动时间,孩子们照着打印好的脸谱图片在白纸上临摹,脸谱外轮廓的勾画大都非常顺利,但是在画脸上的花纹时,大多数孩子不知如何下笔,七嘴八舌地说:“这个花纹好复杂啊,拐来拐去的,太难画了”“老师,我不会画”……

  这时,老师重新引导孩子们欣赏和讨论脸谱中五官的形状和特点。经过仔细地观察,昀浩说:“我发现这个眉毛像波浪一样,真好看。”宗轩说:“我这个脸谱的眉毛像一把剑。”……有了这些形象化的表述,孩子们的临摹就容易多了。

  孩子们创作完成的立体脸谱、纸盘脸谱越来越多。最初,这些脸谱只是随意地张贴在作品展示墙上,或者被孩子们收到自己的作品夹中。有一天,一位家长给我班小朋友送来了两个漂亮的长龙风筝,在欣赏风筝腰片花纹的时候,突然一个小朋友说“这个花纹还没有我们的脸谱图案好看呢”,马上有小朋友接着说:“对啊,我们可以给它画上脸谱,让它变成脸谱风筝”,这个提议得到了班里小朋友的认同。

  那么,应该怎样让长龙风筝变成脸谱风筝呢?孩子们讨论出两种方案:一是每人拿一个长龙风筝的腰片直接在上面画装饰脸谱;二是在空白纸盘上画装饰脸谱,然后把脸谱穿插到长龙风筝的腰片与腰片之间。孩子们根据个人意愿,分成两组创作,在反复修改之下,两条长龙风筝变成了两条漂亮的脸谱风筝。教师把其中一个脸谱风筝悬挂在教室里,另一个脸谱风筝取名“龙舞京韵”布置到作品墙上。

  丰富主题和区域环境,支持孩子主动探究

  考虑到主题与环境能够更好地呼应,我们首先布置了一个老北京牌楼的背景。这样的设计不仅突出了主题墙的京味儿,而且在潜移默化中将老北京的文化传递给孩子,我们惊喜地看到,有的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把牌楼的色彩或图案应用到了自己设计的脸谱中。

  为了让孩子通过不同的形式感受和创作脸谱,根据孩子的需要,我们在语言区增加了“五虎上将及军师三部卡”;在美工区增加了丰富的涂色颜料和美工材料,增添了大小不同的立体空白脸谱、空白纸盘;在生活区增加了精美的脸谱缝纫和刺绣教具。这些新材料的加入,让孩子们的创作热情一再得到激发,他们乐此不疲地尝试用各种各样的绘画材料去表现脸谱,不断丰富脸谱创作经验。

  我班“龙舞京韵”作品墙张贴好之后,不仅本班幼儿非常喜欢,其他班的老师和孩子们也非常感兴趣。后来,在其他班级老师的配合下,我班还开展了京剧脸谱小课堂活动,邀请到了16位大班小朋友来当“小老师”,他们边展示边讲解,在活动中发展了语言表达、问题解决、与人沟通等方面的能力,也体验到了自豪感和成就感。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幼儿园)

(来源:中国教育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