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学生缺床位“有关方面”不能安睡

2015年09月16日09:10 | 来源:中国教育报
小字号
原标题:学生缺床位“有关方面”不能安睡

  ■堂吉伟德

  大一新生报到,学校安排入住学生宿舍,而大二大三老生返校时,却被学校要求去校外自己租房。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宿舍的床位只有9000多,但是包括今年新生在内的在校学生超过15000人,住宿缺口巨大。这个学校为啥招了这么多学生?问题到底出在哪儿?(9月14日《大河报》)

  一番调查后,原因逐渐清晰起来。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和河南建筑工程学校合并之后,原属中专性质的河南建筑工程学校被拆除,也就意味着可用的教学和住宿面积减少。然而教育部门核准的招生人数依然保持原有规模,使得本已相对饱和的学生宿舍严重超负荷。尽管学校把教师休息室、后勤职工宿舍和男生宿舍楼下的地下室都清理出来,用于学生居住,但还是难以为继。在巨大的供需缺口下,仍有数千人处于“无处可居”的尴尬境地。

  对此,学校采取的方式是以新替老,以小替大,让高年级的学生腾出宿舍到外租房,让低年级的新生入住。出于对新生和低年级学生的照顾,这样的做法相对人性化。然而,从公平的角度来说,这是对高年级学生的权利伤害。学生进入学校学习,由学校提供宿舍天经地义,让学生自行出去租房,其实是一种责任转嫁。

  学生在外租房居住,其风险成本显而易见。一方面,租房不但付出的成本更高,而且居住的舒适度更差,在性价比上与学校宿舍相差甚远;同时,对于习惯了“群居”的学生而言,“散居”并不利于其相互交流,对其课外和业余时间也会造成影响;另一方面,松散开放的外租,不利于学校管理和学生安全。由于建筑学院处于城乡接合部,治安条件相对较差,若是出现了安全事故,学校也难以推脱自身责任。

  按理说,一所学校有多大的承载能力,管理机构和学校应当了如指掌,并对可能出现的问题采取各种应急预案。要么根据宿舍床位确定招生人数,要么根据招生人数未雨绸缪找到替代方案。现在问题已然出现,有限的挖潜也只是杯水车薪,至于修建新宿舍楼更是远水解不了近渴。无论基于管理的需要,还是学生安全的考虑,抑或从学校最基本的责任出发,当地政府、相关部门都不能坐视不理,而应多方参与,与学校一同商量对策,共同努力解决当前的难题,在治标的同时找到治本的方法。

  当前最重要的是明确责任主体,实现真正的责任归位而不是转嫁。换言之,无论是租房也好,还是其他替代方案也罢,都应由政府、教育部门、主管机构或者学校来组织实施,由时下的“自发模式”转变为“集体模式”。同时要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安全防范和保护措施,让学生人身安全不受侵害。在租房费用上,应当参照学校宿舍收费标准,以体现最基本的公平。总之,不能把责任转嫁给学生并由其“自行解决”,这样的失序和混乱不符合公共责任的定位,也与现行的法律要求完全背离。

  宿舍床位不够不能由学生买单。建议上级主管部门或者其他监督机构及时介入,强力督促,避免“整改永远在路上”,而是以亡羊补牢的姿态体现出最基本的态度和担当。

  (作者系职员)

(来源:中国教育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