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同济大学:六易校址传薪火

2015年08月25日09:02 | 来源:中国教育报
小字号
原标题:同济大学:六易校址传薪火

台湾校友徐为康手绘的二次大战期间学校内迁路线图。

国立同济大学学生在大禹庙听课(李约瑟摄于1943年)。

  在同济迁往李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的校友钱子宁(1906-1974),祖籍浙江绍兴,中元造纸厂厂长,我国现代造纸工业的开拓者。

李庄乡绅罗南陔发给同济的十六字电文。

丁文渊校长夫人在校庆三十五周年运动会上为运动员颁奖。

李庄教授新村。

1946年6月国立同济大学医学院毕业生在宜宾拍摄的毕业照。

  ■本报记者 董少校

  浩浩荡荡的江面上,一艘艘木船满载同济大学师生和教学物资,逆流而上。

  今年97岁的傅信祁老人忘不了,学生时代经历过这样的迁校历程。他把回荡在脑海的画面变为国画《万安去赣州》,在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捐赠给母校。

  时光回溯到七十多年前,日寇的战火烧到卢沟桥畔,烧到黄浦江边。同济大学位于上海吴淞的美丽校园在日机的多次轰炸中成为一片废墟。全校师生被迫一路内迁,先后六易校址,在硝烟中吟唱着不辍的弦歌。抗战兴国、科教报国,是同济人在炮火中坚守的信念。在四川李庄落脚并办学6年,薪火相传,留下一段艰难曲折而感天动地的历程。

  近日,“抗日战争中的同济大学”档案图片展在同济一二九大楼开幕。一块块展板把人们带到硝烟弥漫的抗战年代。今天的同济校园里,活跃着师生们的身影,轻拂的柳条、欢快的鸣蝉带来几分静谧安闲的气息。人们不会忘记,如今这所蒸蒸日上的高等学府躯体上,流淌着当初西迁峥嵘岁月的血液因子。

  同济大学党委书记杨贤金说:“同济大学的抗战史,是一部同舟共济的历史。面对日军的野蛮侵略,同济一路西迁,坚持办学,为国家保存文脉,与祖国同呼吸,与民族共存亡。这段光辉历程表现了一所大学在国家遭受外来侵略时应有的力量与气节,表现了同济人在国家危亡之际应有的责任和担当。”

  炮火紧逼,六易校址

  在日寇的炮火中,同济大学步步西迁,六易校址才安放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一迁从吴淞口至上海市区,二迁至浙江金华,三迁至江西赣州和吉安,四迁至广西八步,五迁至云南昆明,六迁至四川宜宾李庄,整个行程一万多公里。

  “硝烟中办学特别艰难,同济是中国抗战过程中迁移地点最多、行程最远的大学之一。”同济大学档案馆馆长朱大章说。

  1937年8月13日,日军在上海制造“八一三”事变,轰炸了同济大学吴淞校园。不过在此之前一天,同济吸取“一二八”事变时的教训,鉴于时局紧张,已将能拆装的仪器设备和图书等分批抢运到上海市区。

  8月28、29日两天,日本飞机接连在吴淞校园投下重磅炸弹,同济大礼堂、办公室,工学院、理学院、电机馆、解剖馆、生理馆、材料试验室、实习工厂、图书馆、教授住宅及学生宿舍等建筑均遭破坏。日寇的炮火给同济带来巨大灾难。

  同济搬迁到上海公共租界,借用地丰路(今乌鲁木齐路)121号房屋作为临时校舍,由于房屋狭小,图书、仪器和设备只能堆着。学校原计划搭建部分临时房屋,准备于10月14日上课。但上海战事日益激烈,学校当即决定第二次迁校。

  这次目的地是浙江金华。除医学院因临床实习留在上海宝隆医院上课以外,其余院系9月迁到金华。10月20日,同济在金华开学,25日举行开学典礼,时任校长翁之龙发表讲话,要求师生“养成良善纯朴之学风,以树立新教育之基础”,适应战时内迁办学的新情况,发扬苦读苦干的精神。

  随着上海的沦陷,金华不时受到日军空袭,同济决定第三次迁校,从金华迁到江西赣州。

  火车从金华开出,费时四五天才到南昌,接着从水路溯赣江而上,师生员工押运校产历时20多天,到达赣州。医学院也从上海迁到了江西吉安。

  同济大学退休教授傅信祁当时就读于同济高职学校,经历了从金华开始迁校的曲折历程。他动情地告诉记者:“从南昌去赣州途中,水路要经过许多个险滩,我乘坐的那艘船断了舵,大家步行两天到达赣州。当时条件艰苦,但是大家都不气馁,很有干劲。”他从86岁开始学画画,在作品中再现了抗战期间迁校与办学的诸多场景,不屈的精神洋溢其间。

  同济于1938年1月开始在赣州上课。学校总办公室、图书馆和教室集中在镇台衙门旧址,学生宿舍在武圣庙,教职工宿舍则在城里分散租借住房。大学部有学生455人,高职167人,中学部100多人,规模较上海时期已大幅缩减。

  战事的紧迫程度让很多人始料未及。在赣州上课半年后,同济大学第四次迁校,从江西赣州、吉安迁到广西贺县八步镇。学生组织了两支步行队,借助步行、火车、驳船、汽车等各种交通方式,历时两个月抵达八步。1938年冬,第一批校产运到八步江边,还未及卸下,学校又决定迁往昆明。

  同济迁校是一次艰难之旅,为了迁往昆明,师生经历了“出国再回国”的曲折路径。从八步经柳州、南宁到龙舟,然后经凭祥、镇南关(今友谊关)到越南同登,再经潦山、河内、老街至河口,进入云南,1939年春节前分批到达昆明。

  在昆明,同济校址分散,在管理、教学和生活上非常不便。学校曾有自建校舍的计划,但因经费筹措困难,未能实现。1940年秋,昆明物价飞涨,加上日机不断侵扰,造成学生伤亡,同济大学决定再次搬迁。

  迁到哪里呢?有人主张“一步到位”,迁往重庆,但当时已有中央大学等高校聚集在重庆,高校过于集中存在弊端,担心这样会在教学、人事等方面过多听命于国民政府。同济一面致函教育部寻求帮助,一面通过校友关系寻找落脚点。

  这一次,李庄接纳了同济,同济选择了李庄。

  同大迁川,李庄欢迎

  面对日趋严峻的时局,同济大学在距离云南最近的四川宜宾地区寻找新的校址。学校向当时的国民政府教育部发函,教育部随即致函宜宾行政公署,宜宾方面接着向所辖宜宾县、南溪县、江安县、兴文县等县政府发布命令,寻找合适地方。

  一封封回函却令人失望。宜宾县政府说,找不到宽宏且规模大的庙宇建筑,只好接下来再留意查找;文兴县政府说,这里人户分散,实在没有可以容纳3000人的校舍可以利用,只能安置简单的文化机关;南溪县县长叶书麟也说,要寻找容纳3000人的庙宇非常困难,除了两座寺庙稍微宽敞,其他并没有宏阔的古刹。

  同济大学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受母校之托,曾就读于同济大学的中元纸厂厂长钱子宁也在打探合适的校址。这家造纸厂位于宜宾江北,颇具规模,前身是抗战初从上海迁来的中元造纸厂。在李庄镇赶场天(赶集日子),人们在茶馆里聊天,说到钱子宁找地盘的事情,恰好为李庄颇有名望的乡绅罗南陔听见。

  李庄镇位于四川省宜宾市区以东长江南岸下游19公里处,是一块沿江的狭长平原,为宜宾东下泸州、重庆的水陆门户,1983年9月之前属南溪县所辖。

  罗南陔马上意识到,这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对于李庄来说,是一个机遇。他就搭上线,准备和钱子宁商谈,看同济大学能不能搬迁到李庄镇。他还与镇上开明人士商讨接纳同济大学的可能性。

  开明士绅们认为,同济大学正处于存亡之秋,在国家危难之际,文教机构一定要保住;另一方面,同济大学迁往李庄,对于李庄来说,将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可以大大地促进李庄在文化、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和进步。

  经过讨论,罗南陔向同济大学发出16字电文:“同大迁川,李庄欢迎;一切需要,地方供给。”一封电报为同济解决了燃眉之急。

  李庄方面又写了几份函件,从历史、地理、交通、物产、民俗民情等方面加以介绍,分致同济大学和国民政府行政院、教育部。南溪县政府也发去电报,欢迎同济大学迁往李庄。同济大学立即派出理学院院长王葆仁、事务主任周召南前来接头筹备。第六次搬迁的地点终于选定,1940年底至1941年初迁校完毕。

  同济大学首先到达李庄镇,几乎与此同时,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中央博物院、中国营造学社、北京大学文科所、长江水利委员会、四川省立宜宾中学等文教机构也迁来了。

  李庄镇一时热闹非凡,成为与重庆、昆明、成都齐名的四大抗战文化中心。

  只有两三千人的李庄镇要安置上万人口,很不容易。这里有九宫十八庙,稍具规模的庙宇几乎都借给了同济大学:南华宫为理学院教学用,紫云宫为图书馆,祖师殿为医学院用,东岳庙为工学院使用,慧光寺(即禹王宫)是总办公室……教工主要居住在临时兴建的同济新村,学生则租住在居民家中。

  李庄居民陈德英老人曾回忆说:“那时,看见要把菩萨推倒了,我们都很难过。他们把菩萨拿来埋在土里面,好可怜啊!”

  菩萨,寺庙,这曾是李庄人民世世代代维系传统信仰的所在,然而当国家和民族需要时,他们毅然忍痛割爱,推倒菩萨,腾出寺庙,给同济师生上课。

  同济因此得以安放下书桌,在这里度过6年,直到1946年迁回上海。

  开启民智,服务百姓

  李庄以开阔的胸怀接纳了同济,这所知名学府也以其自身的知识和科技回报李庄居民,开启民智,服务地方,带给老百姓滋养和教益。

  一个同济师生“吃人”的说法,曾经在李庄镇流传,后来却又被轻松化解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1941年3月,同济大学医学院在镇上祖师殿开设解剖课,体质人类学所在测绘各种各样的人体骨骼。

  据说,祖师殿翻盖房瓦的泥水匠看见做人体解剖的场景,误以为在撕咬人骨。事情很快在镇上传开,没有见过现代科学研究的李庄农民说,“下江人吃人”,恐惧和不满的情绪也在弥漫。人们路过这里,宁可绕着走,甚至有人鸣锣驱鬼,聚众抗议,生出事端。

  得悉这个情况,同济大学与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院等单位一起商量解决办法。

  会上,傅斯年等认为,此事过不在民众,实乃地处偏僻,科教落后,民智不开所致。堵塞不如疏导,最好趁势办一次科普展览。与会者都赞同他的主意。

  同济大学35周年校庆前夕,同济医学院和中央研究院举办科普展览,公开展出甲骨文、尸体和用于试验的骨骼,为期7天。民众从各地赶来参观,排起长队。医学院师生还免费为群众看病治病,介绍人体结构和基本生理医学知识,引导他们破除头脑中的迷信思想,懂得生病后要看医生而不是求神拜佛的道理。

  从此,“下江人吃人”的传言也自然破灭了。

  在同济初搬到李庄的时候,那里的人们还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晚上靠点“洋油”(煤油)、菜油、桐油灯照明,不知电为何物。同济设在李庄东岳庙内的电机实验室有一台50千瓦汽油发电机组,发出的电除了能供工学院教学使用外,晚间还为李庄部分民众及路灯照明供电。这开启了李庄用电的先河,比南溪县城早用电10年,这也是李庄民众所引以为豪的。

  由于汽油发电成本太高,油料来源难以保证,在内政部、教育部的协调下,同济大学用一台500马力电动机,与宜宾马鞍石发电厂交换一台变压器,并架通电厂至李庄全长15公里的6000伏线路,由电厂供电。

  1943年末,线路架通并通电运行,彻底解决了内迁李庄各单位和本地居民的用电问题。

  十里八乡的居民沸腾了,他们看到明晃晃的电灯,对这既不用油更不燃火的电灯为什么会亮大惑不解。同济大学对此早有预料,安排工学院师生在现场为乡民们作有关电的常识讲解。很多乡民似懂非懂地连连点头:哦,原来是这么一回事!赞扬同济大学为李庄办了一件大好事。

  川南一带流行一种疾病,病人轻者周身乏力,皮肤发麻或局部肌肉麻痹,重者腹痛、吐泻、四肢麻痹,发展至胸部时即死亡,当地人称之为“麻脚瘟”,但致病原因不明,也没有可靠的治疗办法。

  同济迁李庄后,有一次宜宾中学组织聚餐,饭后突然有37人发病,邀请同济医学院唐哲教授前去诊治,初诊为钡或磷中毒。其后唐哲发表了《李庄所见之痹病》一文。

  同济内科部主任李化民教授研究后,也发表了《痹病》文章。医学院杜公振教授和邓瑞麟助教通过动物实验反复研究,终于查出致病原因,在于四川五通桥的食盐中含着有毒的氯化钡,提出了预防和治疗的方案。同济教师放下身子解决当地的医疗卫生问题,挽救了成千上万的病人。

  硝烟散尽,前缘再续

  李庄为同济延续了大学的脉息,抗战中办学的历程成为同济人难忘的岁月。

  从1940年9月至1946年4月近6年间,同济大学共毕业学生3000多人,其中医学院1500人,工学院1300人,理学院400多人。曾在李庄就读的同济学生发展成各行各业的精英人物,成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就有8人。在那段时间,同济的工学、医学、理学、法学等学科也获得了较快发展。

  造型别致、风格新颖的同济李庄纪念碑屹立在江边,与青山相偎依,见证着同济与李庄延绵不绝的情缘。当硝烟散尽,同济大学感念“第二故乡”的哺育之恩,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为李庄作规划,派出大学生志愿者支教,接纳当地师生到上海进修……在和平的日子里,感情更加浓笃,弦歌更加动听。

  同济大学发挥自身在规划设计方面的优势,从2000年起为李庄古镇做开发保护规划,历时两年,为李庄成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立下了汗马功劳。此外,同济还为开展李庄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为古镇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2001年,同济大学副校长朱绍中率队访问李庄,把这里定为同济大学爱国荣校教育基地。此后,一批批同济领导、校友前往李庄,寻访前辈足迹,开展与李庄镇、宜宾市的全面合作,一任任同济书记和校长亲自带队前去。

  最近15年中,曾去李庄约20次的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周俭说:“经过同济的多轮持续规划和地方政府的修缮建设,李庄大部分老房子保护了下来,成为西部旅游文化产业的重镇,老百姓的收入也提高了。同济用建筑规划的专业力量反哺了这座古镇,为李庄的长远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李庄同济纪念碑和纪念广场由同济大学筹资、设计、建造,2006年6月2日举行落成典礼。纪念碑以帆船为造型,寓意双方乘风破浪,携手前行。典礼结束后,同济学生艺术团举行“情系李庄”文艺汇报演出,歌声再次响起,礼赞同济和李庄的友谊。这里很快变作李庄的新地标,成为居民和游客喜爱的去处。

  与此同时,4名同济大学志愿者留在李庄,在李庄中学开展为期一年的支教。这成为同济每年坚持的支教项目。截至今年7月,已经有10批共49名学生接力在李庄支教10年。章仪青等5名成员今年7月初结束支教前,获得了李庄镇政府领导和李庄中学校领导颁发的“李庄镇荣誉居民”,浓笃情谊于此可见一斑。

  这个暑假里,刚从同济大学本科毕业的黄一航在为备课而忙碌着,7月下旬,他和另外4名同学各自启程前往四川李庄,开始了为期一年的支教历程。

  同济大学对外联络与发展办公室主任李建昌动情地说:“同济与李庄的合作不求花架子,务求实效,涵盖了研究生支教、对口支援宜宾学院、开展科技合作、互派干部挂职、开展医疗支援等方面。同济与宜宾学院自愿结为‘亲家”,近七八年来,宜宾学院派出37名进修教师、26名挂职干部到同济,双方联合培养了5个专业的71名学生。同济成为李庄和宜宾发展进步的坚强支持力量。”

  当初同济在李庄办学的房舍是李庄的宝贵财富,也是同济难以割舍的牵挂。今年双方建立文化抗战纪念馆,同济医学院旧址祖师殿、工学院和法学院旧址东岳庙等纳入首批纪念景点,同济档案馆参与布展,让建筑讲述曾经的抗战故事。

  “不管是在同济举办‘抗日战争中的同济大学’专题展览,还是在李庄建立文化抗战纪念馆,都有助于铭记那段抗战的岁月,让历史照亮和启迪未来。”朱大章一席话,道出了同济师生的共同感受。

  注:本文资料参考《烽火同济——在李庄的日子里》,江鸿波、祁明编著,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并参考同济大学档案馆提供资料。在此一并致谢。

   本版照片均为资料图片

(来源:中国教育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