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逼迫人才培养变局
制造业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得以推行的重要产业支撑。“一带一路”给我国的制造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要求“中国制造”能够得到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认可,满足其消费需求;另一方面要求制造业技术能够满足当地制造企业的生产需求,服务区域建设与发展。如何满足这些要求,人才是最关键的因素。
■张力跃
我国拥有一支庞大的制造业队伍,但令人堪忧的是,制造业从业人员中生产加工人员多、研发设计人员少,初级技术工人占比过重、中高级技工短缺,由于从业者普遍受教育程度较低,人力资本存量不足,使得制造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如核心技术欠缺、产品附加值低、人均创造产值偏低等问题长期得不到真正解决。为了助推“一带一路”的进程,充分发挥制造业的产业支撑作用,我们需要在“一带一路”的框架下,树立全新的思路来设计和实施制造业人才的培养,有效提升制造业人才供给的匹配性和适用性,为“一带一路”上流动的“人”和“产品”的升级奠定可靠基础。
如何看待制造业人才培养
从时间维度看,“一带一路”的近期目标是加强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交通道路的互联互通。我国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技术和经验相对成熟,相关制造行业完全可以承接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基建工作,既可以有效化解部分产能过剩问题,也能为相关从业人员创造海外就业的机会。因此,就现阶段而言,要围绕基础设施建设涉及的制造行业,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其适应不同工作环境的劳动素质和工作能力。交通道路实现互联互通以后,经济贸易往来将成为“一带一路”的工作重点,中国制造的产品将会更顺畅地流通到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消费市场中。为了更好地满足不同人群的消费需求,需要对出口产品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和生产,需要具备灵活性和变通性的产业工人参与其中,因此需要我们具备前瞻性的眼光来培养支撑经贸往来的制造业人才,做好人力资源储备工作。
从空间维度看,一方面要加强对国内制造业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也要做好沿线国家和地区制造业人才的教育和培训工作。“一带一路”为我国制造业的海外转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市场,为了拓展我国制造业劳动者的海外就业市场,需要培养一批可以“走出去”的制造业人才,重点增强其对海外工作环境的适应力,培养其在新的工作环境中参与生产制造的工作能力和职业素养。从长远来看,我们还应注意到“一带一路”沿线腹地存在着大量的潜在劳动力人口,通过对他们的教育和培训,促使其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参与到本地区的制造业生产过程中,既可以为我国转移到海外的制造企业节约劳务成本,又可以开发当地制造业的人力资源,为当地民众提供就业机会。如此,我国制造业的转移就不仅仅是为了自身的发展,也可以很好地促进承接国制造业人才的成长和发展,为其本土制造业的发展培育人才,更好地贯彻“一带一路”所倡导的互惠共赢原则。
构建制造业人才培养体系
制造业从业人员中高级人才短缺、初级生产加工人员占比过重的不合理人才结构,是制约我国制造业优化升级的瓶颈,这与我国单一的人才培养体系息息相关。为了适应当前国内制造业转型升级以及“一带一路”发展规划的需要,必须突破囿于学校教育的单一的人才培养机制,充分发挥企业、行业在人才培训方面的积极作用,动员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其中,构建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
一直以来,职业教育是培养制造业人才的主要阵地,为制造业输送了大批技术技能人才,并且基于其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模式,职业院校毕业生具备更强的实操能力,满足了制造业生产加工环节的用人需求。但在当前形势下,仅仅依靠职业院校为制造业培养人才是远远不够的。与职业院校相比,应用技术型大学应该为制造业培养出具备更高水平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人才,以此来弥补我国制造业人才队伍在该方面的不足,推动人才结构分布逐步趋于合理化。至于更高阶段的研究生教育,可将培养目标定位于研发设计人员和管理人员,为制造业发展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撑。
除了学校教育之外,还应当发挥制造业企业、行业协会以及其他社会力量在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作为生产经营活动的直接参与者,企业的用工需求决定了学校输出人才的就业状况,并且作为接收吸纳就业人员的场所,企业对其工作技能和职业素养的评价最有发言权,所以企业在人才培养中应该承担重要角色。政府可以通过购买服务、税收优惠等政策鼓励制造业企业参与其中,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提供实习机会、派遣技术人员教授实训课程等环节发挥重要作用。此外,还应当发挥各行业协会在组织和协调行业人才培养活动中的作用,培养急需的专业人才。通过企业、行业的参与,可以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匹配性,也能更好地满足企业自身的用工需求。
创新制造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带一路”对制造业提出两大要求,即对内实现东中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对外实现向沿线国家的有序转移,这就需要我们积极构建本土化与国际化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制造业人才的从业能力和水平。
本土化是要立足于我国的发展情况,坚守自身的定位和特色。在过去的发展中,我国制造业依靠大量资源、资金和劳动力的投入,取得了较快发展。但随着经济发展深化调整期的到来,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制造业也进入了全面转型升级阶段。加快传统制造业的转移和改造,优先发展新兴产业,鼓励发展低能耗、低排放的绿色行业,已经成为加速制造业转型发展的重要路径。所以,对制造业人才的培养要立足于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态势,紧密结合我国制造业正在调整、改革的实际,针对不同子行业所产生的变化及用人需求,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的方向和重点,使人才培养能够更好地满足制造业的实际用人需求,更好地服务于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国际化是要符合国际环境的变化趋势,以跨国界、跨文化的视角来分析和解决问题。“一带一路”加速了我国制造业向海外拓展的进程,为制造业从业人员提供了更多的海外就业机会。为了增强制造业人员海外就业的能力和优势,需要从国际化的视角出发,坚持通用性、开放性和交流性的原则,开展人才培养工作,提升我国制造业从业人员在国际和多国背景下的职业能力。一方面,要加强与制造业发达国家的交流与合作,通过派遣留学生、选派教师和访问学者、加强国际开发项目合作及研究等形式,积极学习、借鉴其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根据前沿科技发展变化及时更新培训内容、调整培养方案;另一方面,要着眼于海外就业市场的需求,明确不同国家的制造业发展水平,将人才培养的方向与当地人才需求的缺口相对接,服务当地制造业发展。(作者系浙江师范大学职业教育研究中心副教授)
(来源:中国教育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