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的报童经历
刘苑妮 绘
■王贞虎
2012年秋天,儿子上了小学二年级,我心里琢磨着,新学年应该有新气象和新变化吧。碰巧读到我们的社区免费报需要送报小童的广告,眼睛一亮,为何不让他去送报纸呢?
说起这份报纸,我们和它还真有点缘分。早在2007年,我带两岁的儿子小布去参加在图书馆举行的食品节。在一个现做现尝的糕点摊位旁,我正拿着一块糖糕喂坐在推车里的儿子,一位拿着相机的男士上来搭话:“我是社区报的记者。刚才拍了几张你们的照片,想放在我们报纸上,不知道行不行?”“当然可以。”我随口回答。收到下一期报纸时,我随意打开浏览,赫然发现儿子的照片刊登在第六版上。我至今仍珍藏着这份报纸,越久越觉得珍贵。
我马上电话联系社区报,询问七岁小童能否帮他们送报纸。报社回答:没有年龄限制,只要家长同意、陪同就可以,但我们街区已有人在送,最近的投送区是三个街区外,每周送两次,每次送30份报纸。
我一想,三个街区不算远,30份报纸不算多,我们父子齐上阵,没问题,送!填完表格,办完手续,买好安全反光背心,就等开始工作。由于报社每月会给报童一点钱作为报酬,并从中扣除安全保险费,我们就给儿子开设银行账户,报社每月会往他的账户里自动存钱。
我还帮他制作打印了一份统计表格,每次送完报纸后,让他自己记录日期,如送多少报纸,有无广告品派送,因为有些公司时常会派发一些广告样品,要求报童将广告样品和报纸一起送到住户家。
第一天上班结束后,我们明白为什么上一个报童不干了。原来这条街很偏僻,房屋陈旧,人迹稀少。好多房屋已经没人居住,或者是出租房。由于到处在大兴土木,晴天尘土飞扬,雨天道路泥泞。冬天,天一黑,路灯少,走路全靠手里的手电筒照明。这不是个轻松的活。
可是,我找这个工作的目的就是想培养儿子的责任心、意志和恒心,不被困难吓到,培养他克服困难的决心和毅力。我们没有退却。每周三、周五是送报日,报社会派人早早地把报纸及清单放在我们大楼门前。我上班前,先下楼去清点份数,装入书包里,放在汽车后备箱。下班后,先去学校接儿子,然后一起来到我们要送报纸的街区,穿上荧光安全背心,拿好手电筒,背上装满报纸的书包。我们父子二人一前一后,一高一矮,我背着装满报纸的书包,儿子打着手电筒,沿着大街挨家挨户送报纸。
若是遇上雨天,我们各自打着伞、穿着雨靴、顶着大雨照常送报。每到一户住家前,我先把报纸折起来,递给儿子,他再把报纸塞进邮箱里,或放在门前的地上。冬去春来,不管刮风下雨,还是烈日当空,不管天寒地冻,还是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我们父子俩坚持不懈,配合默契,在这条街上送了整整一年的报纸。
有的人家养着狗和猫,狗见我们会叫,猫见我们会跑出来和我们玩。刚开始,儿子很害怕狗,听见狗叫不敢去送,或者飞奔过去,然后像逃跑一样窜出来。这种情况下,我就和他一起去送。一次,两次,渐渐地狗和猫熟悉了我们,和我们成了朋友,每次我们会和它们玩一会儿再走。
有的人家屋内、门前都没有灯光,也不知道里面有没有人居住,黑咕隆咚,杂物成堆,地面高低不平,确实有点恐怖。儿子害怕,不敢去送,我就鼓励他,但不陪他去。有的住家的信箱在室外马路旁,上面结满了蜘蛛网,儿子特别害怕蜘蛛网,不敢往邮箱里塞报纸,我也不妥协。他眼泪汪汪,想哭不敢哭,可又不敢去,我们就这样僵持着,最后他不得已,硬着头皮走上前去,然后迅速回来。
反复多次,儿子的胆子也渐渐大了,不会再哭哭啼啼、心怀恐惧。为父的我,看见他的进步心里由衷的高兴。每次送完最后一户人家,我和儿子都会相互击掌。我们肩并肩,一路说笑走回自己的车,高兴地回家。时至今日,每每回忆起那些送报的日子,那情那景,依然历历在目,温暖着我。
街上的居民都知道这个小报童叫小布。每当儿子上门送报时,主人都会热情地和他打招呼。每到月底,当收到报社的月结单时,小家伙都会用稚嫩的小手在表格里填上起止日期、金额,如果有广告品派发,他就会有额外收入,此时,小家伙是最兴奋了。
不久,我们从报纸上得知,这条街的开发计划被批准,以沃尔玛为首的大型购物中心马上要动工,街的另一边,成片的住宅小区也在紧锣密鼓地建设。街上的旧房子一幢幢被推倒,住户也一家接一家搬走了。有一天,一家住户告诉我们说:“不要再送报纸给我们了,我们要搬走了,谢谢你们一年来的服务!”
送报满一年,学校的功课越来越多,课外活动也排得满满的,我们知道是该结束的时候了。通知报社时,他们竭力挽留我们,提出几个安静、干净的街区让我们挑,如果我们愿意继续送的话,但我们还是婉言谢绝了。
送报一年,儿子的银行账户上有了约两百块钱的储蓄,他非常高兴,时不时地盘算着如何花这笔小钱。然而,比挣钱更重要的是,送报纸使他知道了劳动可以有收获,了解了什么是银行账户,懂得了工作不能怕艰苦,有困难应该想办法去克服。做一件事情,必须认真、负责、仔细,有始有终,优秀出色的工作会得到他人的称赞和肯定。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