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家庭体育 大有可为

2015年08月23日09:03 | 来源:中国教育报
小字号
原标题:家庭体育 大有可为

  ■关颖

  当国际奥委会主席宣布北京正式获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的那一刻,又一次举国沸腾,也又一次激发了国人对体育运动的关注和热情。

  体育本是家庭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培养孩子成为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的基础。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忽视家庭体育,有的父母则感到茫然。近年来,我们不时地听到、看到少年儿童体质下降、孩子弱不禁风、儿童成年病多发等触目惊心的报道,原因当然很多,但父母忽视体育、孩子缺乏运动难辞其咎。

  相当一部分父母认为,孩子的学习是最重要的,学习负担够重了,再拿出时间运动就强人所难了。有的则认为孩子不生病就行了,没必要专门花时间进行体育锻炼。也有的认为要使孩子身体好,重要的是要吃好、营养好,运动健身被排斥在家庭日常生活之外。还有父母对孩子呵护过度,怕孩子运动时累着、摔着、碰着,对孩子运动健身百般限制。个别父母甚至因为孩子不愿意上体育课便给他们请病假。这些认识上的误区,导致如今的父母对孩子教育的重视达到空前的程度,却仍然没把体育作为家庭教育的内容,培养孩子的运动习惯在相当一些家庭中成了盲点。

  运动就像阳光、空气和水,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原动力。现代体育倡导生理、心理、社会能力的综合发展,正是儿童成长之必需。

  从生理意义上说,运动使身体各种功能得到充分发挥,是增强抵抗力、减少和避免疾病的有效手段;从心理意义上说,运动有助于孩子增强自信心、责任感、荣誉感和集体主义精神,有利于培养持久性、果敢性、自制力、独立性等个性品质,使他们性格开朗、乐观、精神振奋、充满生气。通过体育运动还可以缓解学习压力、消除心理疲劳、释放不良情绪,得到身体的放松和心理上的愉悦。

  从社会交往的意义上说,参加一些自己喜爱和擅长的运动项目,可以得到美妙的快感和心理上的满足感,融洽与伙伴、家长的关系,形成与他人亲和、合作的习惯,为适应未来的社会打好基础。

  从培养道德规范的意义上说,体育运动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活动,孩子不仅可以培养社会生活所需的行为能力,而且可学到社会生活的一般规则,还能培养尊重权利、履行义务的意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理解公平竞争的含义等。体育功能如此强大,家庭体育不可小觑。

  近年来,重视学生体育运动的呼声越来越高,决策层多次重申“全面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要求“切实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但如何帮助家长提高认识,指导家长科学地进行家庭体育,并没有硬性要求和切实可行的举措。家庭成了三结合体育体系中的一大短板,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体育素质的整体提升。

  家庭体育中,父母的作用尤为重要。我们对六城市2000余名中小学生的调查显示,在课余时间没有体育运动的孩子中,60.6%的父母平时不进行体育锻炼。喜欢运动的父母会为体育运动积极创造家庭物质条件,与孩子一起活动。而自身排斥体育运动的父母,则很少为孩子创造体育运动的条件。

  调查显示,在有健身器材的家庭中,父母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例为59.3%。因为“没有合适的场所”而运动量不足的孩子中,家里没有健身器材的高达79.5%。也就是说,父母自身对体育运动的认识和行为,以及给孩子创造的家庭条件,对孩子是否有足够的运动起了很大的作用。

  所以,父母首先要转变教育价值观,强化自身运动健身的意识,重视孩子的体育。同时“从我做起”,创造条件与孩子一起运动,挖掘家里的运动资源,养成见缝插针的运动习惯,让运动融入家庭生活。全家人在共同运动中放松精神、感受休闲的乐趣、达到健身的目的,比只盯着学习更能激发孩子自身的正能量,亲子关系也会更融洽。

  对学校和社会而言,在抓学校体育的同时采取有效措施指导家长,把家庭体育指导作为自身工作的一部分,把家长作为学生体育的同盟军,才能使学校体育得到家长的支持,实现与家庭的优势互补,在学生身上体现事半功倍的效果。

  归根结底,体育是全社会的事,是每一位父母、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孩子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最重要、最基础的条件是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在奥林匹克精神激励下,家庭体育必定大有可为,父母与孩子的健康素质将有更大提升。(作者系天津社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责编:温静、杨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