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一场创新教育的野外试验

2015年08月12日09:03 | 来源:中国教育报
小字号
原标题:一场创新教育的野外试验

  编者按

  放暑假了,老师、学生们都去哪儿了?中国教育报调查发现,除了放松休闲,教师们或充电进修,或把课堂开到户外;青年学子实习、考研、支教、学理财,也都没闲着;低龄段的学生旅行、运动、报兴趣班,更多的是享受假期。要如何“挥霍”,才不辜负这两个月的盛夏时光?

  今天起,本报刊发系列报道“2015暑假特别报道·师生们去哪儿了”,敬请关注。

  ■本报记者 刘博智 杨国营

  东经128°28′、北纬42°24′,地理坐标指向了吉林省安图县二道白河镇。这里是长白山北坡,海拔700米左右。

  7月的一天,一支60多人的考察队来到这里,带队的是两位头发花白的老科学家:67岁的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原常务副所长、研究员李承森,64岁的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研究员戴进业。考察队的主力,却是一群十六七岁的高中生,他们来自距长白山千里之外的北京市平谷区,参加为期一周的“长白山生物多样性及人文科学考察”活动。

  在实践中掌握基本科研方法

  关晓萱蹲下身子,睁大眼睛,仔细观察眼前一平方米草地上,每一株植物的细微差别。她正在采集植物标本,每看到一个植物品种,就摘取一片叶子,交给同组的一个男生。在他们周围几米远的地方,其他几组学生正在做着同样的事。

  这是在长白山北坡的东北亚植物园,学生们正在带队教师的指导下做“作业”。指导教师、北师大附中平谷一分校教研组组长易瑾告诉中国教育报记者,学生们正在用“五点取样法”,考察植物园内的植物种群分布情况。

  十几分钟后,关晓萱得出了她所负责样点的统计结果:一共15种植物,均为草本。

  学生们的“作业”至此并未结束。他们人手一本考察活动手册,上面有标本采集记录表。记者看到,需要填写的信息包括日期、地点、海拔、生存条件,植物的学名、俗名、科名以及根、茎、叶的尺寸等。为了弄清自己采集到的植物标本的名称,学生们需要根据叶子或花的大小、形状、脉络等,先判断出它们属于哪一科,然后通过手头的植物辞典进行检索、比对。碧冬茄、单穗升麻、丝梗扭柄花……对于很多学生来说,长白山上的这些植物之前是闻所未闻的,时时让他们惊喜不已。

  易瑾拥有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博士学位。她告诉记者,这次野外考察,无论是器材、研究方法,还是工作强度,基本都达到了国内植物学专业硕士生水平。记者看到,学生们随身携带的设备包括酸度计、分光光度计、温湿度计、地质锤、地质罗盘、照相机、标本夹等,一应俱全。

  这次活动共吸引了平谷区5所中学的40多名学生参加,以刚参加完期末考试的高一学生为主。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科研课题,比如,刘家河中学研究的课题是《对比长白山和雾灵山植物多样性的差异及成因》,平谷第五中学的研究题目是《调查长白山地区主要植物类型及分布特点》。按照兴趣,他们分成两个小组,一组侧重考察生物多样性,一组侧重考察地质,每组20多人。每所学校还选派了2—3名带队教师。为了锻炼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活动严禁家长陪同。

  学生们的表现让科学家惊喜

  考察途中,两位科学家像明星一样,总是被学生们簇拥着。每当发现一种陌生的植物或一块奇特的岩石,学生们总要拿给两位科学家看,并提出各种问题。

  每个学生都带着课题而来。两个小组的学生根据各自兴趣,几个人为一组,选择一个研究课题。考察过程中,他们要为课题搜集各种标本和数据,暑假期间进行分析论证,形成研究报告并撰写论文,新学期开学后提交。

  学生李沅晟参加的是地质小组,他和其他两名同学研究的题目是《土壤水分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考察过程中,李沅晟发现,长白山地区土壤的腐殖质层非常厚,“经过测量,植物园里可以达到15厘米,在一些原始森林里甚至超过20厘米”。这让他惊讶:如此厚的腐殖质层是如何形成的?戴进业告诉他,主要原因是当地植被繁茂,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长年累月形成的结果,当然也要归功于当地对自然环境保护得力。

  学生们的勤学善思让两位科学家时常感到惊喜。

  在天池边,戴进业给学生们讲解了天池的形成过程及特点,随后他抛出了一个问题:“你们看,天池北侧山上的火山灰层明显比其他几个方位的要厚,你们分析一下原因是什么?”

  沉默片刻,几个学生几乎异口同声地喊出了一个字:“风!”戴进业微笑着点点头:“没错,是风,而且是南风。准确地说,当年火山喷发时,天池地区主要刮的是南风,这就是自然的力量。”学生们一片惊叹。

  解答“钱之问”不能光说不练

  考察活动的时间安排非常紧凑。学生们清晨5点起床,简单吃过早饭后就要启程,爬山、采集标本、拍照,晚上回到住处时,往往太阳已落山。吃过晚饭,学生们还要抓紧时间开总结会。平谷中学带队教师朱智铭告诉记者,每天睡觉前,学生都要抓紧时间制作当天采集的标本,经常要忙到晚上10点钟才能休息,“几天下来,虽然很辛苦,但学生们的精神状态非常高昂”。

  与科学同行网的郑立华老师表示,一周的野外科学考察,不奢望学生发现多少有价值的课题,做出多少有价值的论文,关键是对他们进行一次科学启蒙。

  在李承森看来,我国创新人才培养之所以遭遇瓶颈,与青少年缺少创新思维培养与方法训练密切相关。寒暑假是中小学生接触大自然的好时机,可以让他们感受课堂之外的另一种学习。这对于开阔学生眼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提升科学素养具有重要价值。他打了一个比喻,创新人才培养就像种植一片树林,从栽下树苗到大木擎天,需要时间的积累,“我们现在做的就是为未来打基础的工作,要解答‘钱学森之问’,光反思不行动是没有用的,必须从中小学生做起,从现在做起”。

  北师大附中平谷一分校副校长董长华认为,除了知识学习和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通过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与科学家同行,以及亲手采集标本、完成课题,将有助于学生明确自身职业发展目标。

  这并非只是科学家和教师们的美好愿望。关晓萱告诉记者,“这次考察让我对生物学、医药学的兴趣越来越浓厚”。她表示,两年后参加高考,自己的目标就是生物医药学专业。

(来源:中国教育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