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老师”缘何游走在“灰色办学地带”
■周畅 邬慧颖 聂可
暑期过半,一些学生的“补课生活”也正在继续。记者近日在江西、安徽、江苏等地调查发现,许多大学生瞅准暑假补课的商机,当起了“新老师”,合伙招生办辅导班,名校大学生的“招牌”和“实惠”的价格,吸引了不少家长。
学有所长且有用武之地,对大学生来说一举多得。但记者也发现,这些辅导班普遍无资质、无教学经验,大学生临时“搭台唱戏”,处在“灰色办学地带”。
大学生暑期合伙“开班”忙
今年暑假前,教育部印发《严禁中小学校和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的规定》,明确指出“禁止中小学组织、要求学生参加有偿补课”。但禁了学校补课,却火了校外培训机构,而大学生也看准“商机”,加入开办辅导班的队伍。
7月下旬,记者通过招生宣传单来到南昌市一家位于小区商品房内的暑期辅导班,这里简陋的三室一厅被改装成4间教室,100多平方米的屋内,1个空调、5名老师、20多个孩子和书桌就组成了一个简易的大学生暑期辅导班。
辅导班是由江西某高校的一名姓章的大学生开的,上课的4名老师都是章的同校同学,共开设小学写作、数学、英语、画画等几门课程,每门课程收费是每月500元。
“我们几个人有的是学教育专业,有的是学医学、法学之类的学科。”其中一名大学生小丽(化名)告诉记者,暑假前他们一起在南昌市几所小学门口发了两个礼拜的传单,一共招收了20多名学生,之后根据各自专业安排教授不同的课程。
记者了解到,大学生合伙办暑期辅导班的现象并不鲜见。“禁补令”下,许多高校大学生发现补课“商机”,商品房、幼儿园、职业院校教室都成为他们租房办学的场地。
名校“招牌”、价格实惠受家长青睐
大学生“招生”的途径主要是在中小学门口摆摊、发传单。南京某院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大三学生张亮(化名)坦言,他们在广告宣传单上专门注明了“名校、价格优惠、在报纸上曾发表文章”等显眼文字,以此来吸引学生家长。
张亮表示,去年暑假在培训机构担任老师一个月赚3000元,但今年自己开班一个月就有近6000元的收入,“更重要的是自己办班就像创业一样,能使自己得到充分锻炼”。
记者了解到,这些辅导班大多无办班资质。在问到是否有教师资格证时,大多数大学生表示,自己正在考,要大学毕业之后才能拿到。还有一些地方的大学生可以在相关管理部门申请领到“教学咨询证”,但最多只能进行一对三的教学。然而,目前市面上的培训班大多远超这个人数限制。
那么,家长为何愿意把孩子送到大学生开的暑期辅导班呢?
“他们都是名牌大学的学生,肯定在学习方法上有自己独到的经验,我陪儿子也听过几次课,感觉很不错。”南昌市湾里区学生家长涂雨香今年暑假给儿子报了语文课,虽然上课的是医学专业的大学生,但在她看来,他们给读小学六年级的儿子上课完全不成问题。
也有家长坦言,价格实惠也是其中原因,“大学生开的辅导班一个月才500元,而外面的培训机构动不动就上百元一节课,实在太贵了”。
大学生“三无”辅导班如何规范?
大学生暑期办班,也并不是“看上去那么美”。一些家长担忧,这些辅导班普遍无资质,大学生普遍无教师资格证、无教学经验,场地、安全、教学质量等是否有保障受到质疑。
记者采访发现,辅导班所用的教材都是从网络上下载打印的。一名大学生表示:“中小学生的教学内容很简单,英语教教发音,语文教教写作,数学、物理这些课程则只要教网上拷贝下来的教材就行了。”
江西省教育厅发展规划处工作人员表示,大学生暑假开办的短期辅导班不能界定为民办教育,其资金、场地、人员很难达到开办法定民办教育的要求,也就是说其没有资格申请,属于非法办学。
而对大学生来说,也有不少困惑。一些受访者坦言,短期辅导无法申请相关的办学资质,没有场地和相关资质的老师,就只能采取租用其他场地、找同学来当“合伙人”的做法。
“大学生利用假期积累经验是好事,但目前没有合法资格的大学生培训班仍处在‘灰色地带’。”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认为,“如何合法创业、办理符合规定的证书,这需要相关部门引导他们。”
安徽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范和生指出,要让大学生学有所用,利用专长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辅导,不能抱着赚一把就走的心态办班,不能草台班子一搭就赚钱。
一些大学生希望管理部门能牵头搭建一个平台,让他们和被培训者按需对接,还希望能提供一些师资服务和安全场所。
业内人士建议,要发挥好学校、协会的作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不仅应当指导学生就业,还应指导他们如何合法创业、如何进行社会实践。相关部门并不能因为大学生办班时间短、身份难界定就放任不管,而应积极主动介入,对不规范的培训班提出整改方案,整改不了、有安全隐患的要依法关停。
(来源:中国教育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